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喊數抱團的游戲,了解玩法。
2、在玩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增強團的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準備
音樂、對游戲的認識、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去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好朋友抱抱團》,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幼兒一個個紛紛議論說著自己的想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渴望游戲的樂趣。)
師:"這個游戲其實很簡單,當老師說到某一個數字寶寶的時候例如3,你就要尋找到三個小伙伴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團。當說到4的時候你就要尋找四個小伙伴抱在一起。"
2、開始游戲,師:"在圓圈的線上找到一個自己的位置,一起圍著圓圈走,當聽到指示的時候,抱起來組成團、最后數數看是不是對的。錯誤的小朋友和沒有找到小伙伴的小朋友就會被淘汰退出,最后我們來看看是那幾個小朋友留在最后。
3、游戲結束,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四、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游戲,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煉,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游戲教學課。
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二
活動名稱:
蜘蛛買鞋(中班)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2、感受兒歌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
3、學習改變兒歌的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4、聆聽音樂并用仿編的內容歌唱和表演。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鞋及圖卡數張、每人10枚硬幣、每人一個小盒子。
活動重點:
學習10以內簡單加減概念。
活動難點:
改變兒歌數字、并仿編新的詩句。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問幼兒:小朋友你有幾只腳?穿幾只鞋?蜘蛛有幾只腳?穿幾鞋?
基本部分: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屏幕,念兒歌《蜘蛛買鞋》念過一遍后,請幼兒再次念兒歌。同時拿出與鞋子等值的硬幣、念到最后一句:”總共花了10元錢”時,請幼兒算算桌面上總共有多少錢,再作出答案。
2、請幼兒看屏幕做練習,老師點擊屏幕上改變位置的鞋子與變值的錢幣,請幼兒拿出相應的硬幣。
3、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成兩種色,幾個人扮演賣鞋商,另外幾人扮演顧客。拿錢買鞋,然后請幼兒將買賣后的鞋子種類及價錢相應的畫上。最后選出幾人來根據自己畫的圖畫進行改編兒歌,并唱出來(如幼兒不能順利完成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結束部分:師幼共同唱編后的兒歌并做動作。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科學領域的活動課,活動通過幽默有趣的兒歌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加減的概念。為了使這節課能讓孩子們產生足夠的興趣,在上這節課之前,我準備了充分的教具,蜘蛛、涼鞋、雨鞋、布鞋、皮鞋等圖片。另外,還準備了一元錢的圖卡及一首《蜘蛛買鞋》的兒歌。
幼兒園中班教學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感知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感情和思想,并能用語言進行表述
2、創作“有星星的夜晚”,嘗試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星夜”、凡高的自畫像。
2、幼兒人手一張畫紙和筆
活動實錄
1、直接導入: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欣賞作品
A:引導幼兒觀察、描述畫面
師:小朋友,請仔細看一看,畫面上畫了什么?
幼1:我看到了龍卷風、房子、星星、月亮、火、樹、大海……
幼2:我看到了洪水涌過來了……
幼3:我覺得天空在翻滾了……
B:引導幼兒從顏色上欣賞、討論:
師:這副畫用了哪些顏色?
幼:有黑的、灰的、黃的、藍的……
師:什么顏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藍的、紫的)這些是灰暗色還是明亮色?(灰暗色)
師:它們在一起對比強烈嗎?你有什么感覺?
幼:對比強烈,心里有點不開心……
教師小結:畫家用了深藍色、紫色和黃色,色彩鮮明,對比非常強烈,給人一種不安的感覺。
C:引導幼兒從線條上欣賞、討論
師:這副作品中畫家用了哪些線條?
幼:用了波浪線、螺旋線……
師: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線?給你什么感覺?
幼:樹用了波浪線,好像向上昌一樣的。(請幼兒學一學)
幼:天空用了波浪線,我覺得云在滾動……
師:畫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線?
幼:星星和月亮周圍用了螺旋線……
師:你有什么感覺?(好像包住了)星星和月亮被緊緊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覺?(肯定很難受)
請小朋友相互緊緊地抱住,感受難過。
D:引導幼兒整體感受。
師:你看了這副作品,有什么感覺?
幼:很難過、恐懼……
教師小結:星星和月亮好象被旋渦圍住了,大樹象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藍顏色、紫顏色和黃顏色對比強烈,畫家用這些顏色和形象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E:請幼兒為這幅畫起個名字。
師:誰來為這幅畫起個名字?
幼:星星和月亮、害怕的夜晚、恐怖的天空……
4、欣賞梵高自畫像,了解凡高的生平。
5、討論:師:我們看到的有星星和月亮的夜空是什么樣的?心情怎樣?
6、創作“有星星的夜晚”。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中,幼兒參與性很強,互動和諧。具有以下兩大主要特點:
1、寬松的互動環境。美術欣賞活動是幼兒對藝術作品自由表達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寬松愉悅的環境對幼兒的表達非常重要。本節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平等互動,讓幼兒思維活躍,暢所欲言。
2、有效的問題引領。這是一副抽象的作品,但個性明顯。本節活動中,教師預設了幾個大問題,孩子們在問題的引領下充分感受了作品所表現的內涵和意思,體會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護皮膚。
2、通過遷移生活經驗及音樂表演,初步學習自己洗澡。
3、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豬小弟》。
小豬圖片一張。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豬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它的名字叫“豬小弟”,我們一起來聽聽在它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聽音樂《豬小弟》。
提問:
1、開始小豬有朋友和它游戲嗎?為什么沒有?(因為它身上全是泥。)
2、后來有朋友和它游戲了嗎?為什么又有朋友了呢?(因為小豬它洗澡以后變干凈了。)
三、組織幼兒討論:
你愛洗澡嗎?為什么要經常洗澡呢?
教師小結:
1、洗澡可以使我們干凈,這樣人很舒服。
2、運動后會出汗,皮膚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產生細菌,對皮膚不好。
3、經常洗澡,干凈的皮膚可以放出“溶菌霉”消滅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
四、討論:你是怎樣洗澡的?
五、即興表演:
沖水——擦肥皂——搓泡泡——沖水——再搓一搓——沖水。
六、教師彈琴,幼兒隨音樂表演,體驗洗澡的樂趣。
你洗干凈了嗎?還想洗洗哪?(幼兒自由地創遍:頭、胳膊、肚子、屁股、腿等等。)
開始時就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知道洗澡的重要性,教育幼兒養成勤洗澡、講衛生的好習慣。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