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视频_成人福利视频网站_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人爽爽人爽爽

過 橋【5篇】

過

過 橋 篇一

蘭蘭過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三冊第9課)

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2、了解兩座新型橋的樣子、特點,體會新型橋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感受發明創造的偉大,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向往科學和發明創造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學習生字新詞,讀好課文。

2、            了解新型的橋的特點,激發學生創造發明的興趣。

教學準備:

CAI課件:潛水橋的畫面;魚兒在橋周圍游動,船在船頂劃動的動畫效果;塑料橋的畫面;人物從塑料橋上通過的動畫效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1、            你見過什么樣的橋?還聽說過什么樣的橋?

2、            今天我們要和蘭蘭一起去過兩座新型橋,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大概了解課文內容。

1、            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檢查自學情況,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特別注意指導幾個長句子中的停頓。

三、        分析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            認讀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和詞語,通過各種形式,達

到人人動口練讀的目的。

2、            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運用已掌握的熟字加偏旁、換偏旁、形聲字的規律、熟字和生字進行比較等方法記字形。)

3、            學生交流記字方法,重點強調幾個易錯字:

結:右上邊是“士”,不是“土”。

野:右邊不要寫成“矛”。

專:上面不是“土”,第3畫是豎折折,最后寫點。

4、            指導書寫:

指導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幫助學生寫好字。

蘭、專: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

座:廣字旁的“撇”要長,包住里邊的“坐”。

野:左短右長,“里”的最后一筆要變成“提”。

5、  學生書寫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過 橋 篇二

[ 作者:佚名    轉貼自:北京學前教育網    點擊數:333    文章錄入:admin ]

內容:

目標:

1,幼兒踩著高蹺走各種類型的橋(不同高度和不同寬度的平衡木,不同 的間隔物),發展幼兒的平衡性和靈活性。

2,讓幼兒判斷走不同的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培養幼兒敢于嘗試及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重點:利用高蹺在橋上練習平衡

難點:用高蹺上下橋時注意保持平衡。

準備:高蹺,錄音機,磁帶,水果,搭橋的各種材料

場地布置如圖:

過程:

一, 準備活動

1, 幼兒四散在場地周圍上高蹺

2, 幼兒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繩子拉緊點, 步子跨遠點, 小腳抬高點

二, 探索活動

1, 探索過橋的方法

語言導入  :這里有許多小橋,我們都去過過各種小橋,過小橋時想想怎么樣才能穩穩當當地過小橋。

2, 幼兒第一次過橋交流:

1) 你過橋時有沒有碰到困難?我們可以怎么樣來解決?怎么樣才能很穩地過橋?

2) 小結:線要拉緊,腳和高蹺要做朋友,上橋時腳抬高一點,下橋時步子不要跨太大。

3, 幼兒再次過橋

1) 幼兒嘗試走不同類型的橋(高低,間隔,寬窄等)

2) 教師觀察并鼓勵幼兒走不同的橋。

4, 幼兒合作搭橋,并嘗試走自己搭的橋

語言導入  :這里有一條河,河上什么也沒有,我們要過河,怎么辦呢?我們自己找些好朋友來,搭一座能過的橋。

1) 啟發提問: 在河上可以搭什么樣的橋呢?

2) 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自己搭橋

3) 嘗試走自己搭的橋(允許幼兒調整)

5, 游戲:

每個幼兒選擇一座能過的橋,過橋后摘一個水果。然后從邊上返回,把水果放在籃子里,再過橋去摘水果。三種水果都能摘到,并鼓勵幼兒過三次不同的橋。

三, 放松活動

我們一起來跳跳“摘果子舞”。結束。

設計意圖

體育活動目標主要在于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和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說體育不僅是對身體的教育(生理目標),同時體育又是通過身體進行教育的一種活動(包括心理的發展、心理的健康教育等)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孩子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在走高蹺的活動中可以發展平衡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在本次活動中,我適當地設置了一些情景,增加一定的難度,幫助幼兒勇敢的迎接挑戰,在不斷的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所以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3條。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流程:

第一個流程:熱身活動

活動開始,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在平地上練習走高蹺,這個環節既是整個活動的準備,又是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反饋,(活動前幼兒已會在平地上走高蹺),同時,又滲透了下個環節中的動作技能。如教師讓孩子繩子拉緊點,步子跨遠點,小腳抬高點,這樣使他們對上、下橋過程中的技能打下了基礎。

第二個流程:探索活動

這是整個活動的中心環節,通過讓幼兒過平坦的橋——過變化的橋——走自己搭的橋三個步驟完成。

1、 過比較平坦的橋:讓孩子在比較平坦的橋上自由探索,如何才能穩穩當當地上、下橋,通過集中講評示范解決腳和高蹺做朋友,繩“拉緊點”這個技巧,這也是一個教學重點,并讓幼兒繼續練習掌握這個技能。

2、 過變化的橋:當幼兒掌握了穩穩當當上、下橋的方法后,我就根據幼兒活動水平提供了可選擇的、難度不同的橋(寬窄、高低、間隔),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運動能力判斷哪座橋適應自己,然后再進行選擇。給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滿足幼兒不同的需要,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鼓勵幼兒努力爭取一次比一次練得更好發揮幼兒的潛力。

3、 過自己搭的橋: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這里,我讓孩子自己搭橋。在搭的過程中啟發幼兒積極思考,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讓幼兒的動作和思維共同參與。由于這些橋是給孩子們自己搭的,同時又增加了新的材料,再一次吸引和激發幼兒活動的欲望,增加了挑戰性,孩子們在挑戰中認識自我,增強了信心。

4、 游戲:游戲設置時,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幼兒選擇不同難度的橋,使每一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將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個流程:放松運動

整個活動后,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都到位了,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跳跳摘果子舞,有利于消除幼兒身體的疲勞,更有利于幼兒的健康,在成功的喜悅中結束整個活動。

過 橋 篇三

活動目標:1、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學習表演詩歌。2、教育幼兒懂禮貌,知道要尊敬老人。

活動準備

小白兔、山羊公公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詩歌名稱、內容。

1、有一首詩歌,說的是小白兔和山羊公公過橋的事,還記得這首詩歌的名字叫什么嗎?

2、《小白兔過橋》的詩歌里講了什么?

二、集體朗誦詩歌一遍。

三、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

1、小白兔過小橋,走到橋上怎么樣?

2、小白兔看到誰走來了?

3、山羊公公是怎樣走上橋的?我們一起來學學。

4、看到山羊公公走上橋,小白兔是怎么做的?說了什么?

5、河水聽了小白兔的話怎樣?

6、小魚聽了小白兔的話后怎么樣?

7、河水和小魚都夸小白兔什么?

四、學習表演詩歌。

1、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動作。

4、帶領幼兒表演詩歌。

3、集體邊念詩歌邊表演詩歌。

過 橋 篇四

北京景山學校 特級教師 馬淑珍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包括一篇課文、一幅插圖、七個生字、七個詞語、四個新出現的部首和課后練習。課文敘述了雷鋒小時候熱心幫助同學的一件事。  全文分兩個自然段。第一段只有一句話,講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經過一座小橋。第二段共有五句話,講因為下雨,河水漫過了小橋,小同學上學遇到了困難,雷鋒主動幫助小同學過橋。 教學重點是第二自然段。  難點是按漢字結構分析字形,理解、掌握新詞(放在閱讀教學中聯系上下文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詞義)。二 教學要求  1.學會七個生字,理解掌握七個新詞語,學會四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雷鋒叔叔熱心幫助同學的助人為樂的精神。 三教案  (一)課時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提示生字詞;學習認識七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初步理解詞義。  第二課時:鞏固復習生字詞,分析講解課文,指導朗讀,復述,完成課后作業 。  (二)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教學要求:學會七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學會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初步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導入  新課,出示課題,掛出雷鋒的畫像(或放投影片) 老師提問(以下”問”):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位叔叔嗎?知道他是誰?  學生回答(以下”答”):雷鋒叔叔。  老師板書(以下”板書”):”雷鋒”,接著介紹雷鋒的生平事跡。 (二)放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  (三)借助拼音,讓學生讀文  (每個人都自讀,讀后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從回答中教師提示出生字詞)  問:第一自然段里有幾句話?  答:一句話。  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答: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經過一座小橋。    過(走過)  要  問:第二自然段里有幾句話?  答:有五句話。(請五名同學各讀一句話)  學生每讀完一句話,讓學生用筆做個記號,五句全讀完了,再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認真讀,讀中教師板書出生字詞:    起(一起) 邊(橋邊) 放(放學) 又 背(背過去)(背過來)  (四)教學生認讀生字詞  教師要按字形結構,幫助學生記憶分析字形。在生字教學中教師可啟發學生說出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問學生,你們怎樣記住這幾個生字呀?啟發學生說出:”過”與”邊”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都是”走之旁,”只是里面不同。這兩個字,字形相近,可教給學生進行區別、比較,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再啟發學生說出”起”字是”走”字旁,里面是自己的”己”字。教師告訴學生說:”起”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外邊是個’走”字,里面是個”己”字,(教學生說一句順口溜:起床先別走,疊好小被子”指’己’字”再走。)同時告訴學生:”走字旁”的最后一筆要拉長,要托住里邊的”己”字。  繼續教學生認:”要”、”背”、”放”、”又”四個生字,從中教學生識記部首:”西字頭”(要與西字區分);”反文旁”(攵)告訴學生是:四筆反文,不要寫成三筆(攵),注意西字頭與西字的寫法不同,”西字頭”的第五筆是豎,不是豎彎。”要”字的下半部分的”女”字不是女字旁,第三筆是橫不是提。最后可教說:”西女要”、”北月背”,以幫助學生掌握字形。教”又”字可告訴學生”又”字的意思是:”重復。連續”的意思。讓學生用”又”練習說幾句話,。以幫助學生理解”又”字的字義。  帶領同學齊讀生字詞:”過”,過橋的過,過橋。”要”,要過橋的要,要不要的要,重要,主要。”起”,一起的起,一起。”邊”橋邊的邊,橋邊。”背”,背過去,背過來的背,背上。”放”放學的放,放學。”又”又過來的又。(分行讀、男女生分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按結構分析字形,指名同學說出:”過、邊、起”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要、背”是上下結構的字。 “放”是左右結構的字。  “又”是獨體字。  (五)鞏固練習:  1.認讀字卡、詞卡。(開火車認讀)  2.用七個生字進行口頭組詞練習。  3,猜字謎游戲。 4.將卡片放在板槽內,請一名同學讀字,兩名同學找,看誰先找到。復習鞏固所學的七個生字。  5.齊讀一遍課文。  6.指導書寫生字,每個字只寫3遍,課上完成抄寫生字的作業 。  第二課時教學要求:分析講解課文,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反復讀中,使學生感受到雷鋒熱心助人的精神,使 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學會復述本文,完成課后作業 。  教學過程   (一)指名分段讀課文,齊讀全文。  (二)分析講解全文。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思考:這段話講的是什么時間,什么事兒?)  問:這段里只有–句話,這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兒?  答: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經過-座小橋。  問:一座什么樣的橋?  答:是一座小橋。(學生答后,老師讓學生講講小橋是什么樣子,與大橋相比較。)  齊讀這一段,自由讀這一段,說出這一段里只有一句話。  2,指名讀第二段。(請五名同學每人只讀一句話,讀后回答問題。)  問:在什么樣的天氣里,雷鋒和小同學去干什么?(打出投影幻燈:雨天里,雷鋒和幾個小同學一起去上學。)  答:有一天下大雨,雷鋒和幾個小同學一起上學去。  問:他們走到橋邊看見了什么?(出示幻燈片)水從橋下流過,還是從橋上流過?  學生答后,教師說:”因為下大雨,河水漲得比橋高,河水漫過了橋面。(引導學生看課本中的插圖,從圖上看出,河水已經漫過了橋面。重點講”漫過”這個詞語。)  問:雷鋒和小同學都遇到了困難;雷鋒是怎么說的?(讓同學讀第二段中的第三句話。)  讀:來,我背你們過橋。  問:這句話是誰說的?(回答后,再讀一遍這句話。)  答:雷鋒。  接著,齊讀第四句話。讀后提問:雷鋒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雷鋒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同時打出投影幻燈:雷鋒背小同學過橋的畫面。)  指名讀這句話后,提問:放學的時候,雷鋒又怎么做的呢?(讓同學齊讀第五句話。)  問:雷鋒背同學過橋的次數多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答:放學的時候,他又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來。  問:”一個一個”和”一個”有什么不同?”一個一個”和一個個”意思一樣嗎?  齊讀第四、五兩句話,讀后回答問題。  問:課文中的”背過去”與”背過來”各是指什么時間?  答:上學的時候,雷鋒把小同學背過去。放學的時候,雷鋒又把小同學背過來。  教師說:這兩句話具體講雷鋒是怎樣背小同學過橋的。這里的”背過去”又”背過來”是告訴我們雷鋒不止一次地背同學過橋。在大雨中,雷鋒背著小同學來回走在小橋上,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體會一下,在大雨中,他背著打著傘的小同學在漫過河水的小橋上來回走很多次,你們說說,困難不困難,辛苦不辛苦。(講這些話時,要引導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一邊看圖一邊講,使學生在具體環境中,體會到雷鋒在下雨天,河水漫過小橋的情況下,背同學過橋的困難和辛苦。)  (三)總結全文  1.請兩名同學朗讀全文。(一個人讀旁白的話,一個人讀雷鋒說的話。)  2.齊讀全文。  3.問:這篇課文講述了雷鋒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兒?  答:講述了雷鋒小時候熱心幫助同學的一件事兒。  教師說:對。這篇課文是敘述雷鋒小時候熱心幫助同學的一件事。全篇課文分兩個自然段,第一段是寫雷鋒小時候上學必經過-座小橋。第二段寫下雨天,雷鋒是怎樣幫助小同學過的,雷鋒叔叔在困難面前,沒有想到自己過橋不好走,他想的是小同學過橋有困難,他在大雨里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又一個一個地背過來,這里的”又”是指背了不止一次兩次,”過去”、過來”這兩個詞就告訴我們雷鋒從這邊往那邊(叫過去)又從那邊往這邊(叫過來)一個一個地背送小同學。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大家向他學習。  (四)師生進行討論  教師誘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大家要向雷鋒學習什么?”學習雷鋒熱心助人的精神。  (五)指導朗讀  教師先范讀,要注意幾個長句子的讀法。如:”雷鋒和幾個小同學一起上學去”及后邊兩個重點句都比較長。在讀的時候,要指導學生在”小同學”后邊稍稍停頓一下,要重視通過范讀來指導朗讀。  (六)指導復述全文  教師分段分句指導讀,每讀完一句話都要求學生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在學生理解掌握每句話的意思的基礎上,再指導復述就容易多了。  (七)課后作業   1.回答問題:  下雨天,雷鋒是怎樣幫助小同學過橋的?  2.填空練習。  ①下雨天,河水漫( )小橋。  ②( )的時候,雷鋒把( )背( )。( )的時候,雷鋒又把( )背( )。  3.讀一讀,比一比,進一步掌握字形,牢固記憶所學的生字。  方–放 西–要 己–起  4.寫出本課兩個走之旁的字,并組成詞。  辶 ――( ) 辶 ――( )   5.朗讀、復述全文。  板書設計   15.過橋  下大雨 河水漫過小橋  上學的時候 雷鋒把小同學背過去 放學的時候 雷鋒又把小同學背過來

四 教學提示  (一)兩個重點句子是學生學習時應注意的地方 1.上學的時候,雷鋒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  2.放學的時候,雷鋒又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來。  (二)句子中的重點詞語要讓學生掌握 過去:從這邊到那邊。  過來:從那邊到這邊。  “背過去”又”背過來”是指背了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多次。  一個一個:不是一個,而是好多個的意思。 五 資料  雷鋒,湖南長沙人,共產黨員: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雷鋒生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班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并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六 課后記 七 提示  作者簡介:馬淑珍 女 北京景山學校特級教師。 從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任全國集中識字教研會理事。1983年獲全國兒童少年先進工作者稱號,代表性論著有《小學生訓練與思維》《特級教師教學叢書》《啟蒙教師的責任》等。 按照兒童年齡特點,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把集中識字教學同發展兒童語言和培養思維能力相結合。

過 橋 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雷鋒熱心助人的精神。

2.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3.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理解詞句。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圖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雷鋒熱心幫助小同學的好品質。

(二)讀懂句子,理解詞語意思。

(三)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第2自然段,理解詞語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介雷鋒生平,講雷鋒助人為樂的故事。

(二)讀題,解題,請一位同學讀題。

板書:14

1.誰能說說是什么意思?(從橋的這邊走到那邊)

2.這篇課文課題是,我們看看課文圍繞這一詞語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讀準字音,讀成句。(學生練習2~3遍)

1.這篇課文由幾個自然段組成?

2.講的是誰的什么事?(講的是雷鋒背小同學的事)

3.拿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要 又 放 起 邊 過

(四)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句。

1.讀第1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1)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

(2)這句話講的是誰?(雷鋒)

(3)講的是他什么時候的事?(小時候)

(4)他小時候怎么樣?(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要走過一座小橋)板書:小橋

(5)看圖,讀課文,說說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小橋。(用木頭架的很窄的小橋,沒有橋欄)

(五)讀第2自然段課文,理解思考題。教師出示小黑板:

1.讀題,指名讀題。

2.理解題意:①題目問在什么天氣?(下雨天)②問雷鋒做什么?(問雷鋒是怎樣幫助小同學的)③我們讀課文重點要思考什么?(雷鋒怎樣做的)

學生帶著問題讀2遍課文。

(六)認真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懂得詞句意思。

1.這段課文一共有幾句話?(5句)

2.讀第1句話。(指名讀)

(1)這一天天氣情況怎樣?(下大雨)大雨是什么樣的雨?(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板書:下大雨

(2)這句話里講的都有誰?(雷鋒和小同學)小同學是一人,還是兩人?(沒有明確表明,但人數較多)

(3)雷鋒和小同學做什么?(一起上學去)“一起”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他們在一塊兒走向學校)

3.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什么天氣,誰和誰一起干什么。誰能讀一讀?(請2~3名同學讀)

4.讀第2句話,想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事?(他們走到橋邊,看見河水漫過了小橋)他們指的是誰?(雷鋒和小同學)

(1)他們為什么要“走”到橋邊?課文在什么地方告訴了我們這個原因?(因為他們上學要過小橋)

(2)他們來到橋邊看見了什么?(看見了河水漫過了小橋)板書:水漫面

(3)河水為什么會漫過小橋?(因為下大雨)“漫過”是什么意思?(指河水沒面,也就是說小橋的橋面在河水下面)

(4)小同學要走過小橋有什么困難?(小橋很窄,又沒有扶欄,河水還在流面,小同學要走過小橋既不好走,又有危險)

(5)雷鋒要走過小橋有困難嗎?(雷鋒要在水流中踩穩橋面,很費力氣地走)

師述:讓我們看看在這種情況下,雷鋒是怎樣做的?

5.讀第3句話,自讀2遍,想想雷鋒是怎樣說的?

(1)他們走到橋邊,看見河水漫過了小橋,雷鋒是怎樣說的?(來,我背你們)

(2)“來”在這里表示什么?(招呼小同學過來)教師范讀這句話,讓學生體會雷鋒的態度。(“來”不僅是招呼小同學過來,還表明了雷鋒的態度是很堅決的)

(3)“你們”指誰說的?(幾個和雷鋒一起上學的小同學)板書:來背

(4)雷鋒為什么在自己走過小橋也很吃力的情況下要背小同學過去呢?(因為他看到河水漫面,小同學不僅困難,也容易發生危險,所以要背小同學)

6.讀第4句話,想想雷鋒是怎樣做的。

(1)讀第5句話,回答雷鋒是怎樣做的?(雷鋒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

(2)“一個一個”和“一個”意思有什么不同?(“一個”只是一個,“一個一個”數量較多,幾個的意思)板書:一個一個

(3)“一個一個地背過去”和“背過去”有什么不同?(“一個一個地背過去”是背過去一個,又背第二個,第……的意思;“背過去”沒說幾個,只是講背去)

(4)在河水漫面的情況下,雷鋒自己也很不容易,他背上又背著小同學,更增加了困難,想象一下可能遇到什么困難?

(5)誰能把雷鋒背小同學時困難情景這句話讀出來。(雷鋒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了)

7.讀最后一句話,想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自讀,指名讀)

(1)這句話寫的是什么時間?(放學的時候)什么事情?(雷鋒又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來)

(2)上學的時候雷鋒和小同學怎么會一起上學去呢?(在路上碰到一起的)放學的時候呢?(雷鋒把小同學找到一起的)

(3)認真讀一讀第4句話和第5句話中有哪幾個詞語不同?

板書:(一個一個) 背過去

又 背過來

(4)①“又”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再,還的意思,這里指放學的時候,雷鋒再一次背小同學)

②“背過去”和“背過來”有什么不同?(“背過去”是從家住的這邊背到學校的那邊;“背過來”,是從學校那邊背到家住的這邊)

8.讀讀第4~6句話,說說雷鋒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1)從雷鋒克服困難背小同學這件事,你能看出雷鋒是什么樣的人?(雷鋒是熱心幫助別人的人)

(2)你要怎樣向雷鋒學習?

【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雷鋒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二)學會6個生字:過 要 起 邊 放 又

(三)認識3個新偏旁:“ ”,西字頭;“走”,走字旁;“攵”,反文旁。

(四)正確書寫6個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2.朗讀課文。

(二)學會6個生字。

1.過,gu^,拼讀音節,讀詞語:過來。

(1)識記字形。自學后討論發言。

提示:想想“過”字是什么結構的字,先寫什么部件,后寫什么部件。(用偏旁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半包圍結構,走之旁。先寫里邊:一筆橫“一”,二筆豎鉤“ ”,三筆點“寸”,再寫走之旁“過”,一共6筆。過去的過)

走之旁幾筆,怎么寫?(3筆,一筆點“丶”,二筆橫折折撇“ ”,三筆捺“辶”)

(2)口頭組詞語。

過來 來過 過去 過往 走過

(3)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里邊的“寸”一筆橫,過豎中線,在橫中線上面。二筆豎鉤,占右半格離豎中線三分之一的地方。三筆點,點在中心點上。外邊的走之旁和“送”占同樣的位置,寫法相同。

②指導書寫,重點是走之旁,同學仿寫字頭。

2.要,y4o,拼讀音節。

(1)認識新偏旁“ ”,西字頭。

板書: —西,讓學生區分“西”字作偏旁時筆畫有什么變化?(“西”作偏旁,第4筆撇,“ ”第5筆豎彎“ ”,都改成豎“丨”)

(2)識記字形,自學后討論發言。(要,y4o,上下結構,西字頭,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上面西字頭,下面“女”字,一共9筆)

(3)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整件位置:上窄下寬。部件位置:西字在上半格正中間,第一筆離邊線三分之一。第6筆橫,斜壓橫中線。下面“女”字,占下半格三分之二,第二筆撇點( ),從中心點起筆,點到右中格中心點的斜右下方。第三筆斜撇在豎中線與第二筆交叉。

②指導書寫,重點是下面的“女”,學生仿寫字頭。

3.起,q!,拼讀音節,讀詞語:一起。

(1)認識新偏旁“走”,走字旁。看看“起”字,“走”字作偏旁筆畫有什么變化?(把最后一筆捺寫長。

(2)識記字形,自學,討論。(走,z%u,半包圍結構,走字旁,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自己的“己”字加個走字旁,組合成起。一共10筆。一起的“起”)

(3)口頭組詞語。

一起 起來 起床 起始 起立

(4)指導書寫。

①看準位置,“己”占右半格中間,第二筆橫,壓橫中線。“走”占左半格三分之二,三個橫都到豎中線收筆。“捺”過豎中線在右下格下面三分之一處。

②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走”的占位。學生仿寫字頭。

4.邊,bi1n,拼讀音節,讀詞語:橋邊。

(1)識記字形,自學,自說,互說互檢。

(2)口頭組詞語:

橋邊 一邊 旁邊 兩邊

(3)指導書寫。自學,看田字格字帖自己寫字頭,教師檢查指導。

5.放,f4ng,拼讀音節,讀詞語:放學。

(二)認識新偏旁“攵”,反文旁,筆順是: 攵,一共4筆。

(2)識記字形,自學,討論發言。

(3)口頭組詞語。

放學 開放 放手 解放 發放

(4)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左右相等。右邊“方”字,占左半格右半邊,第一筆點,點在上半格中間,不靠豎中線上。第二筆橫,壓橫中線起筆,寫斜橫到豎中線收筆。第四筆橫折鉤,寫斜橫折斜鉤,折在中心點。右邊反文旁,第一筆稍高于點起筆,在中心點收筆;第二筆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兒;第三筆撇,從橫的中間起筆,過豎中線與“方”的鉤對齊收筆。第四筆捺,從中心點起筆,過右下格中心點收筆。

②教師范寫,學生仿寫字頭。

6.又,y^u,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自學,同桌互記互檢。

(2)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第一筆橫撇“ ”與二筆捺在中心點交叉,下面兩筆對稱。

②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出示小黑板練習書后第二題:

(1)下雨天,河水漫(過)小橋。

(2)(上)(學)的時候,雷鋒把(小)(同)(學)背(過)(去)。

(3)(放)(學)的時候,雷鋒又把(小)(同)(學)背(過)(來)。

1.讀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2.讀一讀填好的句子,體會填上的詞語的意思。

(1)河水漫過小橋的“過”字和背過來的“過”字意思有什么不同?(漫過的“過”是超過的意思,背過來的“過”是通過的意思)

(2)找出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上學”“放學”)這表示兩個什么時間?(早上,下午)

(3)找出表示相同動作不同方向的詞。(過來、過去)

(四)鞏固練習。

1.讀一讀,比一比。

(1)從字形上比一比。放(方—)要(西—)起(己—)(2)從字義上比一比,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詞語。

過來過去 要好 起來 起頭

兩邊 天邊 地邊 放開 放學

本文由用戶fe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356.html

(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成人 | 亚洲一区二区av | 日日麻批免费视频40分钟 | 久久久久久人 | 老司机午夜影院 | 在线免费av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人人干干人人 | 不用播放器的毛片 | 干干人人 | 亚洲欧美aa | 婷婷综合网 | 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网在线看 | 狠狠综合| 欧美日韩专区 |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欧美日韩成人网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成人av | 久久精品综合 | 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欧洲精品一区 | 日本乱码视频 | 午夜视频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 欧美大片免费观看 | 国产区在线观看 | 亚洲aⅴ天堂av在线电影软件 | 久久麻豆视频 |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 丝袜 | 日韩美女毛片 | 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中文区永久区 | 久久精彩免费视频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 伊人色网 | 在线视频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