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教科書》|人教版 篇一
今天我執教的《珍貴的教科書》一文上完后,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目標 的設計上能緊扣主題,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學重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體現了“長文短教,抓住重點 ,培養語感,讀中悟情,滲透學法”,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積極性,思維活躍性。
一、緊緊圍繞“教科書的珍貴”這一重點主題展開四個層次的“讀”。
一是激起關注讀。一我就通過板畫“一捆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點,先感受到我們的書普通而易得,然后又突出“珍貴的”這一關鍵的字眼,激起學生對珍貴原因的關注,從而激起讀書的欲望。二是圍繞問題讀。讓孩子們自己讀書、感悟、發現,“找一找、畫一畫”,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幾個關鍵處。三是引導感悟讀。通過抓重點詞、句“完整無缺”“壓”“最困難”“渴望”“毛主席的關懷”“黨中央印文件的紙里節省”的理解與感受,同時通過補充介紹背景,孩子們一步步明白了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孩子們非常渴望的,而且印書用的紙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省出來的,更是張指導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書的珍貴。四是想象補充讀。通過回看這捆書,想起哪些人,應該記住些什么,激發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景,想象補充并寫出指導員未說完的話,并進行多人次的交流讀,從而讓學生在補充讀中領悟到教科書寄托著老一輩的激勵。通過這堂課,我充分地認識到:多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愛憎情緒,而且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以“情”為主線,讀中體驗“情”。整堂課我都緊緊圍繞課題中飽含深情的字眼——“珍貴”做足文章。在讀書、理解、引導、感動中體驗珍貴之情,表達珍貴之情,朗讀珍貴之情,以“情”為主線,以老師的熱情之“情”激起學生的真誠之情。以情貫穿,多次深情地讀課題。
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想象、抓重點詞、抓標點等培養語感的“讀”
通過“比較和想象”的語感訓練,再現了課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鮮明、準確、豐富的語感形象,豐富了課文內容,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體驗,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地參與教與學的活動,同時也讓學生在大量的訓練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
這篇課文中有些詞語并不深奧,表面意思也不難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尋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引導學生進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體會其用詞的準確性和精神實質。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有這樣一句話“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比較:書被“壓”在下面——指導員的血肉之軀在上面;書“完整無缺”——指導員卻身負重傷。讓學生進行比較,體會到指導員的舍身護書。又如:“最困難的是沒有書”和文中的四個困難句作比較,突出句中的“最”字,讓學生了解在戰爭環境中能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十分困難的,從而體會到教科書是十分珍貴的這一教學難點 ,也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這些潛移默化地引導,讓學生逐步學會抓住關鍵詞讀書。
語感的產生是以“感”為主,它離不開生動具體的想象。因而,在教學中,我啟發想象,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在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品味語言文字,感悟課文的意境,獲得豐富的語感。如:文中的四個“沒有”,我通過一選讀——了解困難感受艱苦,二連讀——體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三范讀——想象孩子們當時學習的情景,讓學生身處“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的“教室”之中去學習,真切感受書對于延安小學的孩子們顯得那樣神圣、重要、寶貴、渴望。對于“渴望”的理解,我創設又熱又渴的情境,讓孩子們想象當時的心情、希望,理解了急切希望就是渴望的意思。又如: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我引導學生想象指導員在飛機呼嘯而來,倒下那一剎那,心里想到的是什么,體會到文中沒有描寫但完全可以想到的感人場面:指導員用自己的身體保護書,獻出寶貴生命,與“必須保護好書”的內心。再次讓學生感受到書的珍貴: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這節課教學設計巧妙,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主要體現在:
因為圍繞主要問題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順序的不唯一性,備課時,我注意設計多個策略,課堂上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交流順序為老師引導感悟的順序,使教學成為流動的過程,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較好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主體作用。同時以學生的研讀、交流感受、朗讀作為課堂互動的主體部分,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松、充足時空,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盡可能多的語文實踐活動。
雖然如此,講課中依然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學生方面:讀書有唱讀現象;部分同學發言不夠積極,反應慢,跟不上課堂步子;課堂坐姿、站姿、讀寫姿勢等學習習慣不好。
教師方面:一是對學生的生活經驗了解不充分。如學生對毛主席、黨中央的工作感受不到位;二是板書忘掉了寫上“前輩的激勵”;三是沒有范讀;四是心理素質不好。
四年級語文組 姜蘇琴
《珍貴的教科書》|人教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環境中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俯沖、轟隆、叨念等詞語。
3、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及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
2、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三、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每當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我們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是在戰爭年代要想得到一本教科書多么不容易啊!
那么,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這篇文章,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二、簡介時代背景
課文敘述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破產后,為了挽救其垂死的統治,實行所謂的重點進攻,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兵力達到23萬多人,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陜甘寧邊區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因而敵軍曾先后占領過我軍主動放棄的延安和陜甘寧邊區所有的縣城。中國共產黨轉移了延安的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指揮官彭德懷按照制定的“蘑菇戰術”出色地殲敵十多萬。在這段時間里延安小學師生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克服重重困難,仍然頑強地堅持學習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2、邊讀邊找出能表明教科書珍貴的詞語。
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并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敘述文章的主要內容及表明珍貴的語句。
五、讀懂每個自然段
1、圍繞“珍貴的教科書”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① 我們渴望得到教科書。
② 我和張指導員去印刷所取書。
③ 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④ 教科書和指導員的話激勵“我”前進。
2、再讀文,了解課文敘述順序,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上面的內容,滲透分段訓練。
六、講讀課文第1自然段(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歸納: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板書:炮火連天、渴望)
2、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艱苦?頑強學習表現在哪?(學生抓住“四個沒有、最困難、只能”這幾個詞理解。尤其突出無書的困難,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大家對教科書的渴望之情。)板書:盼書
3、抓住重點詞,有感情的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2~6自然段 (第二部分),說說主要寫什么?
1、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讀2~6自然段
①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一本教科書。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的跳起來、亮開嗓門喊起來、爭先恐后”等詞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的心情,并理解:爭先恐后:爭著向前惟恐落后,興高采烈:形容非常愉快、非常高興的神情,振奮人心:使人振作奮發。
②這些書是怎么來的?從中說明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討論,并匯報,師生共同歸納)
書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抓住“關懷”、“節省”兩詞理解)
2、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2~6自然段,讀出“指導員”和同學們激動、興奮、急切的心情。板書:情況緊急 爭先恐后
3、歸納總結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非常高興,決定讓“我”和指導員去取書(板書:取書)
二、學習7~10自然段(第三部分)
1、讀7~10自然段,說說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①取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②8~10自然段:取書回村途中遇敵機和炮轟,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
2、學習第7自然段,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的心情怎樣的,從哪看出來的。
①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把書發給大家。(體現高興又急切的心情。)
②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高興又急切的心情。
3、學習第8~10自然段
⑴高興又急切的住村子趕,途中發生了什么事?(板書:敵機轟炸)
指導學生朗讀,理清這部分的敘述順序:
①敵機轟炸
②我頭部受傷
③那捆書完好無缺一壓在指導員身上被鮮血染紅了
④張指導員傷勢嚴重,犧牲了
⑵再讀課文,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內容。
看插圖,想象“我”暈倒后,張指導員是怎樣保護書的?(找出課文中描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句子,加以體會。)
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身子下面。(板書:獻出生命)
理解“完整無缺”:一點兒也沒有損壞。從中體會在危險出現情況下,張指導員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寶貴,體現了張指導員獻身精神,又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3、體會文中幾處省略號的用法(出示訓練題小黑板,讓你學聯系句子,反復朗讀,在讀中體會。)
①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話沒被爆炸聲打斷了)
②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暈倒后事情經過的省略)
③指導員……指導員……(表示重復詞語的省略)
④書……書……(表示重復詞語的省略,說話斷續,說明張指導員傷勢嚴重,可心中只有書,體現書的珍貴)
⑤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的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內容,“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前兩個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臨犧牲前說話語氣斷斷續續,最后一個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犧牲了,話沒有說完。表達了張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前輩的期望,書是生命換來的,它十分珍貴。
4、總結歸納7~10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板書:護書)
5、小練筆
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說完,同學們想想,他要說什么,你知道嗎?拿起筆,把他沒有說完的話寫在小練筆本上。
6、指導學生有感謝地朗讀7—10自然段
(1)指導員受傷,要讀出慢而低沉的語氣。
(2)我的呼喚,要讀出急切哽咽的語氣。
(3)指導員的叨念,讀出微弱而又堅強的語氣。
三、學習最后一自然段(第四部分)
1、帶著問題自讀最后一自然段。
①張指導員沒說完的話指什么?
②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2、學生自學討論歸納
①沒說完的話指對學生們的殷切期望。
②教科書珍貴是因為:
a書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
b它是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下來的
c寄托著先烈的殷切期望
3、總結最后一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板書:激勵前進
四、朗讀全文,體會全文的思想感情。
五、總結全文
1、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理清文章的脈絡,練習給課文分段。
2、全文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同座練習說一說)
六、指導生字書寫: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上方是登。
爆:右下邊是五筆,不要寫成水。
鍋:右下方是“內”。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八、布置作業。讀了《珍貴的教科書》你有什么感想?以讀《珍貴的教科書》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 炮火連天情況緊急 敵機轟炸
珍貴的
渴 望爭先恐后 獻出生命
教科書
盼 書取 書 護 書 激勵前
《珍貴的教科書》|人教版 篇三
一、背景:
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審視當今的學生,面對信息瞬變的時代,他們已無所適從!無論知識與精神內涵都過于表面化,淺淺流于體表,無法深刻。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的欲望,談不上什么理解!而學校的學習,是應該教孩子們觀念!最好滲透觀念的教育就是語文學科了!
二、描述:
1、師:現在誰在關心我們的書?
生:每年開學時,我們就有了書。一定是許多的叔叔阿姨幫我們印刷的、搬運的!每年,國家提前為我們學生備好了書!我們很幸福!
師:有了書,令人高興!可是,不幸也發生了!請自由讀7──10節,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并說一說體會。
2、學生自由發言。
3、師:是呀,指導員為保護書,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多么值得尊敬呀!可是,老師覺得人的生命更寶貴,他這樣做不值!請大家談自己的看法!
4、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
生1:也許,叔叔活著能創造出比書更值錢的東西,如果是我,我就會把書扔到一邊,自己也趕緊臥倒,不是很好嗎?
生2:那時,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太突然了,而且從“快臥倒……”這里的省略號就可以看出,敵機來得太快。
生3:我也覺得,指導員只想到別人。他喊“快臥倒……”說明他沒想自己。而且書被壓在身子底下,也說明他沒想自己。他為別人著想的思想是不能和這捆書的價值比的。
師:同學們談得好。書是有價值的,而一個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同學們,如果你捧著這帶血的教科書,會怎么想?怎么做?
生1:我會懷念指導員叔叔,會好好學習,不讓叔叔失望!
生2:就像課文結尾說的那樣,這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也許,這才是指導員獻身的價值。
三、反思:
在教學這課時,我給學生留出廣闊的思維與價值取向的空間,學生提出“生命比教科書更重要”的觀點,我就讓他們各自談自己真實的想法,讓學生的閱讀個性充分展現,讓孩子們在思維互相碰撞的過程中,逐漸從別人的發言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認同感。沒有這爭論、辯解的過程,老師的講解與總結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的。我還注意從文章的內涵設計教學過程,用問題引起、呼喚學生的善良、同情心,受到勇于獻身的美好情感的熏陶。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特別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應受到積極有效的關注。
《珍貴的教科書》|人教版 篇四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來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進而更全面地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前提導入
要想擁有一本嶄新的教科書,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在1947年的春天延安小學的學生要得到一本教科書,卻是老師用生命換來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個真實而悲壯的故事《珍貴的教科書》,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進而更全面地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
二、新課
下面同學們把書打開把課文讀一遍。
復習: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提問2人)
說的非常好,看屏幕再復習一遍。
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思路又是什么?
(提問生答)師板書
看屏幕出示課件,再復習一遍。
師:本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了延安小學—其中重點寫了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這一部分,是7~10自然節,把7~10自然節再讀一遍。
師:7~10自然節,我們課前已經進行了自學,打開自學筆記,針對自己的自學情況,小組交流一下自學所悟。(學生交流)
師:到這。我們匯報一下自學所悟。
哪位同學概括分析一下7~10自然節的所得?(提問生答)
師板書:(動作、神態、語言)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一說
師: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找生讀第7自然節。
師:這一段你悟到了什么?(提問生答)
師板書:背、跨、趕、發、高興
出示課件(練習說一說)
師:我和指導員拿到了書,當我們歸心似箭的時候,卻遇到了危險,哪位同學來讀第8自然節(提問生讀)
師:發生了什么事?(提問生答)我們的情況怎么樣呢?哪位同學讀第9自然節。(提問生讀)
師:這一段你悟到了什么?(提問生答)
師板書:快臥倒……喊、趴、壓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一說)
師:這一段中兩處出現省略號,我們來體會一下省略號的用法。
出示課件(讓生答)
師:張指導員在生死攸關的緊要關心,他首先想到了是學生的教科書,而自己卻被炸成重傷,我們學到這,我們的心都揪起來了,我們急切地想知道他到底怎樣了呢?
誰來讀第10自然段(提問生讀)
你悟到了什么?(生答)
師板書: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
睜、搖、望
微微、微弱、勇于獻身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一說
師:在這一段中又有兩處出現省略號,我們來體會一下它的用法。(出示課件)
師:這一段是重點段中的重中之重,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最悲壯的地方,我們要反復朗讀來體會,我急切的呼喚,哽咽的話語,張指導員微弱而堅強的聲音要讀出來。(分角色讀)
提問生讀:
師:我們就讀到這,重點段我們逐段地分析了一遍,誰能系統地把重點段分析一下(提問生答)
師系統講解:老師和你們一樣故事中張指導員用生命護書的英勇壯舉,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我想把我的自學所得給你們匯報一下,愿意聽嗎?好這篇文章是圍繞革命前輩艱苦奮斗勇于獻身這一中心來寫的,為了表達這一中心,作者選取了解放戰爭中這一真實悲壯的故事,選票真實典型,是作者的成功之一。在擬題時,作者運用了“珍貴”一詞,設下懸念,全文以教科書為線索,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寫渴—去—用—激,重點寫了用生命保護書的經過,略寫了其余三部分,詳略得當,主次分明,這是成功之二。為了突出文章中心,寫出故事的高潮,作者在詳寫之處抓住了張指導員的動作、神態、語言進行了細致地刻畫,這是成功之三。如在寫張指導員的動作時,背、跨、趕、發4個動詞,寫出了我們得到書時的興奮,喜悅的心情,點出了書的珍貴。“喊、趴、壓”這幾個動詞是寫在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的動作,可以看出張指導員把書看得比命還重要,贊揚了他勇于獻身的精神,突出書的珍貴,睜、搖、望這幾個動詞是寫張指導員在生命垂危時的表現,顯示書的珍貴,再加上對人物神態的細致刻畫,由取到書時的高興到被炸傷后的微微睜開,再到臨終前的微弱的聲音,這一系列神態的變化,再配上人物的語言,發現敵機時的快臥倒……醒來后的第一意識是想到書,臨終前的殷切囑咐:好好學習……把這個悲壯的故事推向頂端,讓我們沉浸在故事情節中,為此而感傷,為此而敬佩張指導員的英勇獻身精神,從而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作者也達到了自己的寫作目的。
全文以珍貴為核心,先寫缺書,暗示珍貴,次寫取書,點出珍貴,再詳寫護書,突出珍貴,最后寫囑咐,顯示珍貴。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師:課文我們分析到這,你體會到作者的寫作目的了嗎?
(生答)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
師:那么寫作上又有什么特點?(生答)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
師:那么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生答)
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能夠有這么深刻的體會,我想作者的寫作目的達到了,烈士張指導員也會含笑九泉。
師:我們今天學習了重點段分析重點是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來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全面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還有一個側重點,就是用此手法來進行仿寫: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同學之間總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有時倆人可能會吵起來,有時倆人會非常友好地解決,你根據生活中真實素材寫一個片斷,要形象、生動地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這個小練筆我們下節課解決。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