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說課稿是幼兒教師在美術課上展示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幫助幼兒園教師更好地準備說課稿,我們準備了4篇精選范文。這些范文內容豐富、觀點獨特,旨在幫助教師提高自己的說課水平并豐富幼兒的藝術修養(yǎng)。無論您是剛入行還是資深教師,都能從這些范文中找到靈感和借鑒,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讓我們一同進入這個美妙的世界,為幼兒帶來更多精彩的美術教育!
美術說課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新伙伴》是七年級上冊美術課本第二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課是學習人物畫的基礎課,主要通過觀察新伙伴的形態(tài)特征、習慣姿勢和各種動作、初步了解人體比例、結構和運動規(guī)律、重心變化的表現(xiàn)方法等,并進行人物動態(tài)速寫練習。
2、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課是學生初中三年美術學習的一個難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師生間的情感,學習用速寫的方法來記錄生活中的美,提高學生動手繪畫能力。
3、教學目標:
①、知識能力目標:掌握表現(xiàn)人物速寫的基本技法。
②、過程方法目標:能大膽表現(xiàn),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③、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同學、師生之間的情感,相互關心,關愛互助。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材的重點:人物動態(tài)速寫的表現(xiàn)手法。
教材的難點:以線條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結構,比例準確,線條流暢。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中學,12—13歲的年齡正處于繪畫的“轉型期”,對所描繪的對象追求“像”為最高標準,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像”與藝術的“像”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表現(xiàn)。
三、教學方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1、情景導入法:上課前,教師出示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照片,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望。
2、問題探秘法: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討論。
3、嘗試練習法: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對各種人物動態(tài)進行描繪動態(tài)線和找重心的練習。
4、比較欣賞法:老師拿出一些速寫作品,讓學生結合課本上名家作品進行比較欣賞。
(二)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新課標中提出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提倡“以學生為本,注重團隊精神與策劃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教師應讓學生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情感,提高繪畫表現(xiàn)能力。
四、教學過程分析
1、情景導入
教師把課前搜集好的學生生活相片展示給學生看,讓全班學生分為六組,共同觀察相片上同學的各種姿態(tài)和表情特征。
教師拓展引導:同學們再觀察一下我們班中的學習伙伴,他們的動作和表情是不是很有趣呢?你又想不想把它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探究一下如何描畫人物對象。
2、問題探秘
教師再每組發(fā)給一個人體模型,讓學生共同探討以下兩個問題,填寫好下面兩個表格:
①、以下人體各部份的長度,相當于多少個該人體人頭的長度呢?
部位
狀態(tài)
手臂
大腿
上半身
全身
直立
坐
盤地
②你能說說人體各部位像一個什么形狀嗎?
部位
名稱
頭
上身
臀
手臂
手掌
腳掌
小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二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繪畫《小花傘》這一個活動選自《春天的秘密》這一主題,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花開了,而這段時間我們正好學習了簡單的線條及圖案裝飾不同的物體,為此我想通過畫各種各→www.huzhidao.com←樣的傘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意識。同時通過畫傘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傘。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激發(fā)孩子的情趣、激活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賦于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tǒng)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xiàn)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chuàng)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影響。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通過幫助孩子認識不同傘,通過自己觀察,看看、想想、說說、畫畫,幫助幼兒掌握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意識。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二、說目標
鑒于對該活動的認識,并結合小班幼兒的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及圖案裝飾花傘。
(2)激發(fā)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
(3)激發(fā)幼兒喜歡裝飾的美術活動興趣
給予對本次活動的分析,我把活動的重難點放在傘的造型設計上,通過多種感官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意識。
三、說準備
教具準備根據(jù)活動的需要,及給予幼兒美的感受,我把幼兒的作畫紙設計成白紙傘,同時我運用大圖片供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傘,通過小圖片的出示,讓幼兒知道各種圖形與線條組合后傘的造型,激發(fā)創(chuàng)造意識。
四、說教法
繪畫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能在活動過程中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為此,我將此活動設計成讓幼兒觀察為主,通過故事導入,看看、說說,讓幼兒感受各種傘的造型,從而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意識。這樣做,我覺得不僅讓幼兒大膽參與活動,還能激起幼兒大膽探索、創(chuàng)作,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進而達成目標。
圖片引導法:小圖片的運用對孩子的幫助是很大的,由于要創(chuàng)作各種不同的傘,在孩子的思維中傘的造型還不多,為此通過各種傘造型的小圖片幫助幼兒進行梳理,,圓和線條又能創(chuàng)作出什么傘……給幼兒創(chuàng)作的意識。
五、說過程
1、以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小朋友我們聽過小花傘的故事,故事中:一會太陽就躲進了烏云里面,"轟隆隆"打雷了,"嘀嗒嘀嗒"下雨了,小動們出去玩,都忘記帶傘了,哎呀小動物們被雨淋濕了,我們來幫幫他們吧。我們怎樣才能使小動物不被雨淋到哪?
2、(出示圖片)看這些傘有什么不一樣呀?幼兒回答。
師:總結: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高矮不同。(在這一環(huán)中,通過孩子看看、說說,讓孩子知道原來傘的造型是很多的,通過簡單的線條及圖案裝飾不同的物體,為此我想通過畫各種各樣的傘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意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不同的傘。
3、你喜歡那一把傘?這傘是有那些圖形寶寶和線條寶寶組成的呀?(幼兒回答)師示范畫傘及組合的線條。(這是解決活動難點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小圖片的運用幫助幼兒進行梳理、提煉,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創(chuàng)作。
4、幼兒操作有了大家的交流及小圖片的輔助,孩子們對傘的創(chuàng)作有了底,在操作中這時孩子們從探索中獲得經(jīng)驗,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5、講評這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他可以幫助孩子進行互相的學習,從而激發(fā)孩子更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
《美術》說課稿 篇三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節(jié)“造型。表現(xiàn)”領域中的中國國畫課。針對五年級的小學生對中國畫中的墨色、用彩、運筆都有了初步的掌握,對宣紙的特性也有了認識。在此基礎上,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根據(jù)各種動物不同的臉部特征進行造型表現(xiàn)的,從而運用中國畫特有的表現(xiàn)方法,引發(fā)學生用國畫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的興趣。本課設為兩大頁面。第一頁面中展示了畫家黃永玉的作品《貓頭鷹》和一張6歲學生畫的貓頭鷹進行對比,主要是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認識到藝術作品與生活的關系。并且能夠讓學生們通過欣賞書中的作品,仔細觀察、體會、并發(fā)現(xiàn)畫中表現(xiàn)貓頭鷹臉部特征的生動,是以濃、淡、干、濕、焦的幾種運筆相結合的表現(xiàn),在此還展出了畫貓臉的分布圖,更進一步讓學生們能夠在仔細觀察、對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臉部的不同,掌握如何抓住特征來進行繪畫。第二頁面,展示了5張學生的作品和四種動物頭像圖片,這是為了讓學生們先通過欣賞同齡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發(fā)現(xiàn)他們是如何表現(xiàn)動物的臉部特點,并用明快而活潑的墨色效果展示有趣的畫面,以書中提供的動物圖片作為素材,給予進一步參考、引發(fā)創(chuàng)作的情趣。
(二)教學目標設計:
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了解藝術家的作品怎樣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認識中國畫表現(xiàn)的特殊效果。應會:能用國畫的表現(xiàn)方法,大膽地對動物的臉部特征進行創(chuàng)作;能較熟練地掌握用筆方法,控制墨色;能將動物的臉進行夸張、再現(xiàn);能夠自主探索繪畫創(chuàng)作。
2、隱性內容與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形成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平等發(fā)展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欣賞畫家的作品,了解國畫藝術表現(xiàn)的方法及魅力。學習用國畫形式大膽地對動物的臉部進行表現(xiàn)。教學難點: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抓住動物特征以及對水墨的控制。
二、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本課我先讓學生們通過欣賞,并提出問題,學生仔細觀察思考為原則,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們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并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獲得知識與技巧,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學法:采用有目的地、積極自主探究學習、嘗試中國畫繪畫的技巧與方法。
三、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我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做好示范圖,并收有關的動物圖片。
四、課堂教學整體思路及板書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程序:欣賞———討論———引導———應用 板書設計欣賞課件猜謎
1、出示動物圖片。
2、學生欣賞、觀察。
討論教師用模仿畫家黃永玉的作品《貓頭鷹》作為范例請學生欣賞并說一說。引導1、熊貓———步驟圖2、猴子———步驟圖3、欣賞書上貓臉的步驟圖。應用——側鋒 ——中鋒強調——(濃、淡、干、濕、焦的幾中運筆)
五、教學過程設計:
1、 欣賞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有關動物的猜謎游戲,讓學生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謎語中動物的臉,并展示課件出示課題。
2、討論緊接著進入學習新內容,先來欣賞書上的作品;畫家黃永玉的《貓頭鷹》,這里我準備了教學示范畫,是模仿畫家黃永玉的貓頭鷹的作品,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分析畫中貓頭鷹的臉部特;。
以此提出相關問題。例如:1、這個貓頭鷹給你的第一感覺是怎樣的? 2、看看貓頭鷹的臉部,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的,回憶所學過的知識來說一說運用了哪些筆法? 3、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說出畫中貓頭鷹繪畫的效果。3、引導引導學生有目的地、積極主動探索學習;引導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學習掌握如何用各種運筆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欣賞國畫形式出現(xiàn)的熊貓、猴子的教師范畫圖,并結合書上給出的有關貓臉的分部圖、討論其用筆的方法有哪些、并敢于分小組討論和嘗試練習各種運筆方法結合。4、應用在前面積累的過程中,使學生應用所學過的知識與技巧,在觀察與欣賞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濃、淡、干、濕、焦的墨色效果,來表現(xiàn)各種動物臉的特征,并從中體現(xiàn)繪畫的樂趣。反思在整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盡可能的體現(xiàn)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學習并進行創(chuàng)作愉悅性的繪畫練習,以夸張、生動、多種墨色變化的效果與手法,創(chuàng)作動物的臉;并在最后大膽展示和自我評價自己的作品,從中感悟國畫繪畫的表現(xiàn)魅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平等發(fā)展的意識。在本節(jié)課中尤其要注意指導學生作業(yè)練習,使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到勾染法、中鋒破筆法、破筆點染法、勾線點染法、絲毛法,并且能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畫出有趣的動物臉部特征。
美術說課稿 篇四
知識目標:運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則,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對中國畫的形式美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畫的整體認識和理解
能力目標:認識中國畫是通過筆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悟到中國畫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并內化為熱愛祖國的情懷。
教學重點: 賞析中國畫的筆墨美感。
教學難點: 中國畫形式美各因素的價值判斷(對形式美的把握)
教學方法: 啟發(fā)法 演示法 觀察法 情景創(chuàng)設法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溫故而知新導入 :提出問題請學生回答以前學過的舊知識。
1、《萬山紅遍》的作者是誰?
3、《溪山行旅圖》的作者是誰?
4、《江山如此多嬌》的作者是誰?
學生自由回答,教學給予總結,稟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究竟美在哪里,引出本堂課題目。
二、新課教學中國畫的形式美是指在大小橫豎不同的畫幅中,通過構圖將點、線、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現(xiàn)需要有規(guī)律地組合起來所呈現(xiàn)的多樣統(tǒng)一的美感。在形式美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因素:
1、形象之美無論工筆畫或寫意畫,必須以一定的形象為基礎。但是,中國畫歷來講究“以形寫神”,表現(xiàn)任何物象,形似僅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為人物畫像,稱作“傳神”。齊白石筆下的青蛙、蝦、小雞等動物,使人看了感到生動活潑,有稚拙的童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2、筆墨之美充分運用毛筆的性能,駕馭墨與色在宣紙上的滲化效果,表現(xiàn)不同物體的形狀、質感、量感,塑造出生動完美的藝術形象,這種綜合性的技巧在中國畫中統(tǒng)稱筆墨,它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語言。中國畫以線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筆的快慢、頓挫、提按與墨色的干、濕、濃、淡、枯焦等,干濕巧拙、澀暢互相交替使用,虛實相生,“筆為墨骨,墨為筆充,”從而表現(xiàn)出天地萬物,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觀者得到美的享受。
3、色彩之美中國畫有獨特的特點。以畫法分,又白廟、水墨淡彩、重彩、墨骨、勾勒填彩,又有潑墨潑彩等。各種不同的畫法與豐富的色彩運用,構成了中國畫獨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為東方繪畫的代表,是世界繪畫重要的品種之一。
4、章法之美中國畫的形制有多種,如中堂、條幅、橫披、手卷、斗方、冊頁、扇面等,在大小、長短方圓不同的形制中合理按排表現(xiàn)的物象叫做章法。每幅畫面上有主次、疏密、節(jié)奏、變化,并可以留白,有筆墨處為實境,可以是天、地、云、水、煙、氣、雪等,給觀者以豐富想象的余地。中國畫上的提款與印章,也是畫面構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三、實踐練習
1、 用已學過的中國畫表現(xiàn)方法,試作一折扇或團扇,并加蓋或添畫印章。 2. 簡述欣賞中國畫的心得體會。
四、小結匯總
通過體驗中國畫的形象、筆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們能夠運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則,探究中國畫的綜合性,對中國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內涵的中國畫精髓,更加熱愛祖國的民族藝術。
以上內容就是我為您提供的4篇《幼兒園美術說課稿》,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更多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我。
本文由用戶indos分享,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