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游戲教案是為了增強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動感協調能力而設計的游戲方案。本文精選了4篇教案,旨在為老師們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建議。通過有趣的游戲方式,幼兒們能夠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培養自信心和團隊合作意識。教案中包含了適合小班幼兒的音樂律動活動和游戲目標,旨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若你對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游戲教案感興趣,請繼續閱讀。
小班公開課律動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身體諧調能力培養,體驗毽花飛揚的愉快
2、探索、發現:毽子表現的可能性
3、欣賞民間樂曲和自編花鍵律動操
教學準備:
花鍵如干、音帶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玩過花鍵嗎?欣賞小學生哥哥姐姐花鍵表演賽。
二、幼兒聽音樂,想想音樂的攝體動作
三、音樂中加入花鍵 并進行表演。
–律動,跑園場,并手做各種動作(如高舉雙手等)。做毽子飛揚的各種動作練習,注意揮動大臂并與腳諧調。嘗試跟著音樂踢毽子。
–換"放風箏"歌曲,該曲四段歌詞,分三組各設計自己的午蹈,要求幼兒自己玩花鍵,拋接花鍵,每一段歌一組動作。
四、觀看各組花鍵簡單表演,其他老師也進行鼓勵。
小班公開課律動教案 篇二
動作建議:
[1-2]小節:前奏,教師預令“準備加能量”。
[3-10]小節:隨樂雙手握拳做加能量,每小節做1次,共8次。
[11]小節:教師預令“怪獸來了,準備進攻”,準備做“武術”的動作。
[12-20]小節:雙手出拳,雙腳馬步,同時加上ロ號“嗨嚯”。
[21]小節:教師預令“準備變造型”。
[22-30]小節:兩兩合作,雙手對拍,并做出造型動作。
[31-32]小節:合作變造型的動作。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嘗試用“加能量”、“與怪獸打斗”、“變造型”等動作表現剛勁有力的氣勢。
2、通過觀察模仿,在A、B段練習小龍人的武術本領,在A'段大膽和同伴合作創編龍的組合造型。
3、感知中國武術的魅力,愿意表現小龍人“勇敢、正義、善良”的人格品質。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熟悉兒童故事《小龍人》。
2、樂譜、剪輯好的音樂。
3、熟悉各種恐龍(例如火龍、水龍等);并有表現龍頭、龍身等造型經驗。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音樂旋律。
1、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神龍村莊里住著一群勇敢的小龍人。可是有一天,一個怪獸要來攻打神龍村莊了,我們要保護自己的村莊,和怪獸決斗。
2、觀察模仿教師為自己的身體加能量。
3、根據腿、腰、肩、頭的順序隨樂為自己的身體加能量。
二、情境挑戰,“小龍人”大戰“怪獸”。
1、教師帶領幼兒與怪獸隨樂決斗,引導幼兒觀察打怪獸的方法。
2、合樂表現,強調打怪獸的力度。
3、加上口號:“嗨囉”,合樂表現,增強氣勢。
三、游戲升華,小龍人變造型。
1、師幼一起傳遞能量,變出造型
2、幼兒兩兩合作變造型。
3、挑戰游戲難度,三人一組合作表現。
活動反思:
在活動結束后許多老師幫我分析這節課的流程及構架,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對這一特色的把握還是不夠的,對孩子的興趣點著落處不夠準確,這首歌曲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它卻是脫離幼兒生活的,畢竟龍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孩子很難通過動作將之表演出來。不過從這次活動后,我就經常從孩子對教學內容的參與積極性來探索適合的教學手段、不斷調整。
小班律動游戲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感知木匠勞動程序的基礎上,學習有序的創編小木匠做工、休息的工作
2、熟悉樂句,能聽清音樂的變化變換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帶孩子參觀過木匠的工作,了解木匠工作的基本程序,認識過工具。
2、相關教學音樂、木匠做工的圖片、錄像
活動過程
(一)律動《我愛勞動》。調動幼兒情緒
(二)感受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的節奏與結構。
感受音樂的性質
2、感受音樂的節奏
3、感受音樂的結構
(三)學習創編動作
1、導入課題,交流經驗。
2、觀看錄像,會議木匠動作。
3、跟著音樂自由模仿木匠動作。
4、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集體模仿
5、集體跟著音樂做鋸木頭、刨木頭、鑿木頭、釘木頭的動作。
6、創編小木匠完工后的動作,體驗其預約的情緒。
(四)完整表演律動(注意動作合拍,并能較好地表現木匠工作室的情緒)
1、第一遍提醒幼兒注意音樂變換處小木匠動作的變化
2、第二遍和小椅子合作表演,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表演情緒
小班舞蹈律動教案 篇四
一、活動目標:
1、能合著歌詞的內容,交換與朋友跳舞的動作和方位,發展合拍動作與靈活的反應能力。
2、能看懂圖示,學習內外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走。
3、通過道具手腕花學習并掌握舞蹈中的方位變化。
4、體驗不斷變換新舞伴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朋友舞》,理解歌詞內容。
2、根據歌詞內容的四張隊列圖示。
3、貼花人手一個(蘋果、五角星貼花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錄音機、歌曲磁帶。
5、場地布置:事先畫好內外兩個圓圈(一個上貼蘋果標記,一個上貼五角星標記)。
三、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朋友舞》,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并大膽用動作來表示對朋友的喜愛。
2、逐一出示隊列圖,觀察理解隊列圖所表達的意思。
(1)(出示隊列圖1),根據圖示,理解“手拉著手兒向前走”的動作要求。
(2)(出示隊列圖2),能看懂圖示,理解箭頭所表示的意思,明白“臉對著臉兒退著走”的動作要點。
(3)(出示隊列圖3),根據圖示,重點指導斜著找朋友的方法,并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請幾位幼兒進行示范。
(4)(出示隊列圖4),幫助幼兒理解“臂挽著臂兒繞圈走”的方法,并請幾位幼兒進行示范。
3、學跳舞蹈。
(1)幼兒自由選擇蘋果或者五角星貼于右手,并根據自己佩戴的貼花形狀站到相應的圓圈上。
(2)教師提醒幼兒站在圓圈上不擠在一起,要與左右的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并引導幼兒內外圈的朋友要一一對應地站好。
(3)在雙圈隊形中,根據隊列圖,邊唱歌,邊練習向前走,退著走,斜著走及繞圈走,熟悉方位變化。
A、重點練習斜著找朋友,將貼花的手先指向自己對面的朋友,接著把手移向旁邊的朋友,同時把身體轉向斜方向。
B、重點練習手挽手,將有貼花的手挽在一起,轉圈后回到圓上。
(4)聽著音樂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師注意檢查方位的正確交換情況,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掌握程度。
4、有重點地練習。
5、聽音樂,完整舞蹈。
6、延伸活動:嘗試變換內外圈的位置進行舞蹈。
以上內容就是我為您提供的4篇《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游戲教案》,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本文由用戶xiaoxi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