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的優秀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能借助《新華字典》,讀準加點字的讀音:濮陽、粗獷、蜥蜴、游弋、房椽、舉世矚目;理解詞語:圖騰、萬能之獸、萬能之神等;豐富詞匯,積累帶龍的好詞佳句。
2、學會通過中心句的理解來閱讀、感悟段落的內容。
3、通過以讀促悟的自主學習方法了解龍的形成以及發展的過程。
4、體會中華民族和龍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龍”的象征意義。
學習重點:
了解“中華第一龍”的特征,理解中華民族對龍的情感,了解龍在中華文化的地位。
學習重點:
體會龍作為圖騰這一藝術形象的形成過程及象征意義。
學習時間:
1課時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展示龍的圖片,感知龍的藝術形象。
2、過渡:剛才我們聽了歌曲,看了圖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龍的一篇課文——《中華第一龍》。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1、出示課件,交代閱讀提示:
(1)、借助字典,讀準下列詞語中的帶點字的讀音。
濮陽 粗獷 蜥蜴 游弋 房椽 舉世矚目
(2)、“中華第一龍”指的是哪一條龍?它有什么特點?
(3)、我們的祖先為什么要把龍作為圖騰?你從這一藝術形象中體會到了什么?
(4)、用“詞語”或“短句”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10分鐘。
三、檢查自學,匯報交流
1、交流查字典讀準字音的學習情況:
濮陽、粗獷、蜥蜴、游弋、房椽、舉世矚目
補充:砌成、鷹爪、抒發、發掘、連綿、驚濤駭浪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正音并且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交流問題:
(1)、“中華第一龍”指的是哪一條龍?它有什么特點?
(2)、我們的祖先為什么要把龍作為圖騰?你從這一藝術形象中體會到了什么?(首先解釋“圖騰”,然后交流體會。)
四、深入學習,探究精髓
(一)、導讀第4自然段,深挖細究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課件出示語句]
于是,我們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圖騰具有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樣的雄姿,讓它像鳥兒一樣能騰云駕霧,像魚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弋,向馬一樣可以飛快奔跑……
探討我們的祖先為什么這樣想象。
2、探究兩個問題,模仿句式說話。
問題:(1)、省略號什么意思?
(2)、什么是萬能之獸、萬能之神?
句式訓練:
選用“駱頭、鹿角、蛇頸、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說說我們的祖先為什么這樣想象。
3、有感情地齊讀第4自然段。
(二)、品讀第5自然段,深入體會
1、指名朗讀,思考問題:
龍在我們民族的心目中是怎么樣的?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
2、匯報交流:
議點:裝飾(吉祥、神圣)、舞龍(喜慶、力量)、“龍”詞(贊頌、祝福)、歌詞(抒情、謳歌)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 提煉“龍”的精神是什么?
2、 把課文中帶龍的詞語抄下來,再寫幾個帶龍的詞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材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母語教育起步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她要求:“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因此我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力爭讓課堂充滿情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發展的主人。
三、教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志。語文中的閱讀教學要以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鉆研文本,誦讀文本,觸摸語言,達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讀中體悟語言之精妙,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境中,“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從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并樹立“生活即語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于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抓住父親的話聯系實際進行的重點品悟,少講精讀,讀中感悟,課中明理,情感熏陶,感悟人生。
四、學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的“點金術”授人以漁。我著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精讀領悟,討論理解及運用,讀、思、議、說、悟的方法學習。這樣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五、說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我認為一年級識字教學應該讓學生先認字,然后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學會寫字。因此,我將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引導學生熟讀古詩,理解古詩詩意,認識11個生字,而將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教學時,我采取以下步驟:
首先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再借助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在學習生字這一環節中,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分組讀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膠片給學生學習和記憶生字的方法。第三個環節是誦讀古詩,理解詩意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六、教后反思
認真反思本節課,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由于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
2、由于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
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松后緊,使得后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
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后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并突破重、難點。
2、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課為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松、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為會學、變不愛學為愛學、樂學。
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節課及時撰寫教學后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為什么,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
7、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并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8、業余時間多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專著,用新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地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總之,自己教齡短,缺乏經驗,還請各位老師在評課時,給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幫助我今后努力改進,更好、更快地成長。
小學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背誦第二、四自然段,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
教學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具準備:
電子白板和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歌曲,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想想這首歌是唱什么的?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簡介錫林郭勒草原。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劃出生字,讀讀記記。
3、和同桌比一比,看誰讀得更正確,更流利。
4、想想:課文主要寫出了錫林郭勒草原的哪些特點?
交流反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生詞,回顧課文內容:以拉幕的形式一組一組出示詞語、句子。
光芒草灘牧民寶鏡鈴鐺花山丹丹花
廣闊歡騰矯健安閑滿眼綠色一碧千里
鋪向覆滿揮舞騎馬撒歡兒捉迷藏
1、草原上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
2、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落著一個個圓頂的蒙古包。
3、各種各樣的野花散發著陣陣清香。
(2、3兩句中有一個多音字:散(sǎn)落、散(sàn)發)
4、小馬駒蹦蹦跳跳地撒歡兒,跟著馬群從這邊跑到那邊。
過渡:
那你們還記得課文是怎樣描寫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嗎?
好,快快打開語文書找到課文快速瀏覽一下找出概括草原特點的句子。
板書:廣闊美麗
歡騰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出了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哪幾個自然段寫出了它是個歡騰的世界?
二、理解感悟:
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一)現在我們先輕聲自由讀一讀第一、二自然段,看看這部分描寫了草原的哪些景物?讓你從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你能分別找出描寫野草、湖水、野花的句子嗎?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你們找的的一樣嗎?對不對?
在白板上用紅圓圈圈分別圈出野草、湖水、野花三個詞語
指導朗讀:無論是山嶺上、深谷里,還是平原上,到處都覆蓋著青青的野草。綠得廣闊!綠得美麗!請你自己讀讀這段話,讀出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帶給我們廣闊美麗的感覺吧!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還從哪兒描寫草原的廣闊美麗?讀一讀書中的句子。
再出示對比句:草灘上嵌著湖水。
“嵌著”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嵌著”指什么?出示圖片:這是一洼什么?這又是什么?這有多少湖水
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讓你想到了什么?通過想象神話故事中寶鏡的樣子、作用,體會湖水的。神奇與美麗。指導朗讀句子。
野草和湖水都讓我們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課文又是怎樣來具體描寫野花的?指名讀一讀書中句子。出示圖片:這就是文中說的三種花,指圖解釋。
只有這三種花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師在白板上把“各種各樣”這個詞用紅筆畫上括號。
學生欣賞欣賞課件中野花組圖,談感受。
過渡:在青翠的草地上,點綴著婀娜多姿的野花,它們為草原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美嗎?那我們就美美地讀讀吧!并指導朗讀。
作者用他的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一碧千里的野草,然后描寫了清亮的湖水,最后寫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這一自然段是從這三個方面寫出了草原的廣闊和美麗。
再看1、2自然段,你們發現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么?
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一部分。讓我們用心來感受這里的廣闊而美麗。愿意背誦的同學試著把他背下來。
(二)草原是歡騰的世界
(1)認識過渡段
出示句子:(草原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請同學們看課文,這句話是文中的哪個自然段,齊讀
師:這句話前半句總結了上文,后半句又把我們引到了下文,很自然的把上下文連起來了。你們猜猜下面該寫什么了?
為什么說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呢?我們一起來自學第四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用心大聲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場面描寫表現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匯報交流
這么歡騰的場面你們想看看嗎?
播放視頻《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你們從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完指名說一說
過渡:草原上這些充滿生機的人和動物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動物,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好,也構成了一幅大草原歡騰的畫面,令人陶醉。誰能用歡快地聲音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品味。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同學們讓我們把大草原那美麗、歡騰的場面永遠記在心中吧!大聲地朗讀一遍課文。
2、(點擊白板視頻連接播放視頻《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同領略了錫林郭勒大草原獨特的自然風光,感受到了那里的民族風情。今天這次愉快的草原之旅就要結束了,在歌聲中讓我們共同祝愿廣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更加美麗,更加和諧!
四、作業
1、背誦第2自然段
2、選做:自己或者和小伙伴合作畫一幅草原美景圖。
板書:
錫林郭勒大草原
野草
廣闊美麗湖水
野花
歡騰動物人
人教版小學語文的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3、繼續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語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3、看懂圖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4、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難點
1、課文較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課文篇幅較長,能夠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認識一個叫明明的小同學,他可喜歡蛐蛐了,一次上學的路上他逮開了蛐蛐,那么結果如何呢?請跟著老師一起學習語文,就會知道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請同學們先按著圖的順序,觀察一下四幅圖,了解圖的大意。
(三)范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
2、邊聽邊想,本課是寫誰的一件什么事?
3、讀完指名回答:
本課寫的是明明沒有因上學路上捉蛐蛐耽誤學習。
(四)學習生字。
1、看田格中的生字,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隨老師范讀課文,看看自己是否把所有的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畫全了。
(1)教師邊讀,邊提示畫哪個詞。
(2)同桌互相對照一下,畫的詞語。
3、借助拼音同桌一起讀準生字及詞語的音節。
(1)同桌互相讀,一人讀一人聽,互幫互學。
(2)檢查同桌學習情況。(用卡片)
(五)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提醒學生注意輕聲的讀法,“蛐蛐”第二個音讀輕聲。另外還有“啦,的,了”讀輕聲。
2、要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
3、邊讀邊體會生字詞在句中的意思。
(六)識記生字:本課生字也較多,要充分利用熟字快速記字。
叢:上邊“從”下面一橫。草叢是指很多很多的草生長在一起。單獨幾棵草長得再高也不能稱草叢。看圖理解。
扒:左邊提手旁,右邊“八”。扒開,因為草很多,他要找蛐蛐,所以用手扒開草找蛐蛐。
仔:單人旁右邊一個“子”,還讀z!。仔細,和粗心是反義詞。
遲:一把尺子的“尺”加走之旁。當“晚”講。遲到,我們小學生天天上學不遲到。
拍:左邊提手旁,右邊“白”。拍了拍身上的土,即用手把身上的土打掉。拍手,用手拍,所以提手旁。
往:左邊雙人旁,右邊“主”。往和來意思相反。往學校跑去,即向學校跑去。前往,往來,來來往往。
校:左邊木旁,右邊“交”。學校。
教:共11筆,左邊筆順是 ;也可以這樣記,先寫一個土,再一撇,然后加子字;也可以這樣記,“老”字下邊去掉“匕”換上“孑”。右邊是反文旁。
室:“到”去掉右邊立刀旁,上邊加寶蓋頭。教室:同學們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
課:左邊言字旁,右邊“果”,或一棵樹的棵去掉木旁換成言字旁。上課,聽課,課堂。
追:筆順: ,外面加走之旁。追趕,追上去。
利用生字卡片再次鞏固。
草叢 扒開 扒來扒去 追上去 仔細
遲到 拍了拍 往 學校 教室 上課
(七)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
追和教,這兩個字筆畫較多,比較起來又較生疏。
2、其它的字要求學生照田格的范字寫。
(八)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繼續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繼續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課后第2題)。
1、先拼讀音節,拼的時候先一個字一個字的拼,兩個字都拼完后,再合起來讀詞。
2、在書上括號內寫字。老師巡視。
(二)按順序觀察書上的四幅插圖,用“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
1、明明走在上學的路上,聽到草叢里蛐蛐的叫聲。
2、明明放下書包,到草叢里捉蛐蛐。
3、小文在路上喊正在捉蛐蛐的明明,讓他快去上學。
4、明明和小文剛走進教室,就上課了。
當你觀察好幾幅圖時,要先觀察幾幅圖的大概內容,確定幾幅圖的順序,然后再看圖說圖意,并且要把幾幅圖的內容聯系起來說,即從整體出發。
(三)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1段。
(1)小聲讀課文,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幫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名每讀一句,就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第一句話、告訴時間是早上,圖中的人物是明明,并說明他去上學。
②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明明聽到蛐蛐的叫聲。
③明明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讓學生反復讀一讀第三句,想:為什么,明明一聽叫聲就知道草叢里有一只好蛐蛐呢?
這說明明明非常喜歡蛐蛐,并且玩蛐蛐很有經驗,只從叫聲中就能判斷是不是好蛐蛐。
(4)讀一讀這一段,再看插圖,用“誰,干什么時發生了什么事?”的句式說一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早上,明明在上學的路上,忽然聽到草叢中蛐蛐的叫聲。
(5)再仔細觀察圖,看一看明明的神態,想象一下:明明這時心里會怎么想?
“這真是一只好蛐蛐,要是捉回家飼養起來,玩玩多好。”
2、學習第2段。
(1)自己讀第2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逐句理解:學生讀一句理解一句。
①第一句話,驗證了明明的判斷,果真是一只好大的蛐蛐。
②再細讀二、三兩句,畫出表示明明捉蛐蛐動作的詞語,想一想,從這些詞語體會出什么?
捂,追,扒開,扒來扒去。
再觀察第二幅圖,看明明捉蛐蛐時的神態表情,聯系詞句,說明明朗是多么的喜愛蛐蛐,多么想把這只蛐蛐捉住呀。
(3)指導朗讀。
要讀出明明捉蛐蛐時的緊張心情。“輕輕地”讀輕些,“好大”“捂,跳,鉆,追,仔細,怎么”這些詞要重讀。還要讀出明明捉不到蛐蛐焦急的心情,更體現了明明是那么的喜愛蛐蛐。
(4)用“誰、干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本段的段意。
明明在捉蛐蛐,蛐蛐又鉆到旁邊的草叢里,明明扒開草叢怎么也找不到蛐蛐。
3、學習課文第3、4段。
(1)指名讀課文3、4段。思考:
正當明明專心捉蛐蛐時,發生了什么事?明明是怎么做的?
找到相應的句子讀出來。
(2)看第三幅圖:
小文張大了嘴,使勁地喊明明,并且用手指向學校的方向,明明聽到小文的喊聲,回過頭來答應。
(3)指導朗讀第3段,要把小文喊的句子讀得聲音稍高,稍拖長點音,讀出喊的語氣。
邊讀邊想象,這時明明會怎么想?這么好的蛐蛐,沒有捉住太可惜了,繼續捉吧,可我還要去上學,怎么辦呢?
(4)指名讀第4段;邊聽邊想,看看明明怎么做?他毫不猶豫地,從草叢里走出來,和小文一同上學去,他真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4、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自己讀全段,思考:
①“剛……就……”說明什么?
②明明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你想象一下明明這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2)小組內讀句子談自己的理解。
(3)指名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認真觀察插圖,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①明明恐怕遲到,使勁地往學校跑去,累得滿頭大汗。說明明明遵守紀律。
②老師捧著書本和粉筆剛往講臺走去,同學(女生)剛往凳子上坐,還沒坐好,說明是剛上課。
③明明回頭沖小文笑笑。心想:還好,我們沒有遲到;虧了你喊我,要不我們就會遲到了,謝謝你。(這里的笑包含兩層意思,為沒有遲到而高興,用笑感謝小文的提醒。)
(3)把全段讀一讀:“剛、就”“笑了”重讀。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讀全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看圖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三)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二、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三、教學難點
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四、教學過程
(一)小聲讀課文,想一想每段講的是什么?
(二)邊讀課文,邊看插圖,然后看著四幅插圖講述《明明上學》的故事。講的時候,要加上明明的心理活動。
這樣既鞏固了本課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1、讓學生自己先讀課文,再看插圖練習講故事。
2、小組內每人講一遍,評出本組優秀者。
3、各組優秀選手在全班學生面前講一講。老師要對每個學生講評,評好在哪兒,給學生以導向;同時指出不足,并告訴他應該怎樣改才好。
(三)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學習明明不因為愛好而貪玩,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四)說話練習。
1、讀題目明確說話練習的要求。
(1)“喜歡的”“故事”,既然是故事,就應當有故事的情節。只有你喜歡的,才能講得有聲有色。
(2)要講清:什么時間,誰,發生什么事,事的經過,結果如何?
2、自己動腦想一想,你想講哪個故事,自己試著講一講。
3、小組內講。
4、指名把你準備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1)要注意同學們講的故事的真實性。
(2)每講完一個,讓學生用一句話說出他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培養學生會聽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案 篇五
一、復習
1.抽讀聲母卡片"d t n l"。
2.抽讀單韻母卡片"a o e i u ü"。
3.讀帶調的單韻母:"á ǎ ī í ǚ ù ú ǘ"
二、用游戲的形聲學習"d t n 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1.學習"d t "與"i u"相拼音節
(1)請兩名同學帶上"d、t"的頭飾,另外再找兩名同學帶上"i、u"的頭飾,做找朋友游戲。
(2)學生們邊拍手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
(3)找到的好朋友站在一起,組成"di、tu"。
(4)學生用學過的拼讀方法自己試著拼一拼。
(5)指名拼,教師糾正做示范,講的拼音方法。
(6)同桌互拼,相互糾正。
(7)開火車拼讀。
(8)四個字母朋友重新結識好朋友,再做找朋友游戲。學生邊唱邊找好朋友。重新組成音節:"du、ti"
(9)自己拼、指名拼,同桌拼、開火車拼讀。
2.用同樣的游戲方法學習"n l"與"ü u"相拼音節。
3.鞏固練習
dì dú tī tù nù nǚ lù lǘ
(1)自己試拼音節。
(2)學生可選擇音節進行拼讀。
(3)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
(4)同桌互讀。
(5)選擇音節進行組詞。
三、看圖拼讀音節
1.課件出示P14頁的圖(不帶音節)
提問:小明的家里都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生:小明的家里有爸爸、媽媽和小明。小明在拿玩具車。)
2.點擊鼠標:電腦出現"n–á–ná"
(1)自己試著讀,(2)指名讀,(3)教師糾正后進行范讀;(4)同學互讀,(5)指名讀。
3.生:爸爸在打電腦。點擊鼠標:電腦出示:"d–ǎ–dǎ"學生練習拼讀。
4.生:媽媽提著籃子對小明說話。點擊電腦:"t–í–tí"指名讀音節。
5.看圖:桌子上有什么?(梨)點擊鼠標,電腦出示:"l–í–lí"學生練習拼讀。
6.鞏固練習:同桌同學互讀四個音節,相互糾正,達到正確拼音。
四、讀兒歌
1.在實物投影上出示兒歌:請同學讀讀紅色的字母。
2.找出學過的聲母和韻母組成的音節。"de"讀一讀。告訴學生:沒有聲調讀輕聲。教師范讀學生隨讀,指名讀。
3.結合圖請認字多的同學讀兒歌。
4.教師領讀,學生隨讀,自由讀。
五、指導學生讀全文
1.教師范讀,學生了解讀書的順序。
2.教師領讀,學生隨讀。
3.自由讀。
4.同桌同學互讀,相互糾正。
5.指名讀。
六、小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四個聲母朋友"d t n l",不僅讀準字母的音,還學會了正確書寫,而且還學會了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非常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案》,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我。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