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課文。
2.理解詞語“琳浪滿目、物美價廉、一應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學會圍繞中心句寫幾句話。
3.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
教學難點:課文時略讀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同學的討論交流,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相關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同學們,你們最喜歡、最向往的是哪個城市?誰來為我們介紹一下。播放《東方之珠》引入新課。
2.師板書課題,指名學生朗讀課題。
二、創設情景,學生自主學習:
1.同學們,對香港這座舉世矚目的城市你一定充滿好奇。你想知道些什么?帶著你的疑問,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香港的?自由大聲朗讀課文,了解各段主要內容。
2.學生匯報說說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寫的什么。
3.創設情景,鼓勵學生當小導游,帶領大家去香港游覽。
(1)從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東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國的南端……
(2)第二自然段中介紹了香港的市場是一個“萬國市場”。(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3)激發朗讀,欣賞圖片,加深印象。
(4)學生當小導游介紹“美食天堂”的香港。(引:香港我們領略了香港的繁華,認我們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5)人們為什么把香港稱作“美食天堂”?讀后、看圖交流。
(6)學生介紹“香港還是一個旅游勝地”。
(7)你覺得香港的海洋公園好玩嗎?為什么?
(因為公園里有海豚和海獅出色的表演,一會兒……有時……有時……)
三、當小導游帶大家參觀香港的夜景。
(1)每當夜幕降臨,整個香港流光溢彩,顯得更加美麗繁華。
(2)自由朗讀看看書上怎樣寫燈的。(燈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詞
b.“燈的海洋”從何看出來。讀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樣?(用了一個描繪、美麗、漂亮、繁華都可,師相書:美麗。)
(3)香港的海洋公園是那樣的迷人,街市是那樣的繁華,每一個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贊嘆。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4)經過香港之旅,相信大家進一步認識了香港。文章中優美的語言、豐富的詞匯同樣讓你印象深刻吧!同學們把你最喜歡的語句畫下來,那可是作者的心聲啊,字字句句中都包藏著作者對“東方之珠”的喜愛之情。請同學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小結全文,升華感情:
1.師小結:這顆“東方之珠”在離開祖國母親懷抱一百年后終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期盼是回來了,我們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遠閃耀在世界的東方。香港的今天是繁榮而美麗的,你可能無法想象它曾經歷經百年滄桑,它曾經一度離開祖國母親的懷抱。同學們關注今日香港的同時也讓我們再去目睹一下97回歸時的盛況。大家可以在網上進一步了解香港。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香港的熱愛之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設計 篇二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作為一篇選學課文來呈現的,選入本單元也是在前面三課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香港的美麗和繁華,從而激發孩子們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文字極其優美的文章,如果是平時我一定會安排兩課時,讓孩子們去慢慢地品嘗,仔細地研讀。但是作為展示課、公開課,我覺得如果放棄了哪一段,都有失整體感。課得上完,朗讀也得到位,要想讓孩子們走進文本,又能輕松駕馭文本,這是我上這節課的目標。所以在課前我讓孩子們去找了有關香港的資料,讓孩子們在課前就對香港有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我也精心準備了課件,力求為孩子們理解課文,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一節課下來,感覺還是有一些收獲的:一是課前讓孩子去收集香港的資料,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去做了,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生習慣,并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多的延伸和了解。二是對課文內容的處理:對于第一自然段,我沒有讓孩子們花時間去讀,而是通過自己的介紹和課件,讓孩子們在無形中理解了,體會到了。我覺得對這樣的課文內容應有所取舍,應把握重點和難點,而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對于購物、美食和游玩,我都只是抓住了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去體會,去研讀。而對于夜景這一段,在通過課件演示后,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已達到了高潮,我更是只字不提,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讀喜歡的句子,去品味,去記住它們。在記憶、品讀的過程中,香港的美麗、繁華已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腦海中。而對于最后的一段教學則是在對課文的小結后讓孩子們以讀的形式完成,并輔之于教師不同的評價語言,讓孩子們在一遍遍的贊美聲中完成的。三是課件的適時呈現,特別是美食和夜景圖片,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為孩子們理解課文內容,走出文本創設了情境,使說話訓練有聲有色。
但是細思量,還是留下很多遺憾:一是導入談話這一段花時較多,對學生收集的資料估計不足,如果課前有所整理也許會更全面。二是由于本課生字較多,成語較多,再加上預習時間不多,學生對詞語的朗讀不夠熟練,幾次出現讀錯現象。三是雖然自己精心設計了連接詞,對教案也再三進行了修改,但對教案不是很熟,教學時有時不夠緊湊。四是由于時間關系,夜景這一段刪減了分段背誦,這一段的朗讀特色和優美的文句沒有展現出來。
有得有失,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這是最常見的。只要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將演繹更多的精彩。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設計 篇三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作為一篇選學課文來呈現的,選入本單元也是在前面三課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香港的美麗和繁華,從而激發孩子們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文字極其優美的文章,如果是平時我一定會安排兩課時,讓孩子們去慢慢地品嘗,仔細地研讀。但是作為展示課、公開課,我覺得如果放棄了哪一段,都有失整體感。課得上完,朗讀也得到位,要想讓孩子們走進文本,又能輕松駕馭文本,這是我上這節課的目標。所以在課前我讓孩子們去找了有關香港的資料,讓孩子們在課前就對香港有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我也精心準備了課件,力求為孩子們理解課文,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一節課下來,感覺還是有一些收獲的:一是課前讓孩子去收集香港的資料,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去做了,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生習慣,并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多的延伸和了解。二是對課文內容的處理:對于第一自然段,我沒有讓孩子們花時間去讀,而是通過自己的介紹和課件,讓孩子們在無形中理解了,體會到了。我覺得對這樣的課文內容應有所取舍,應把握重點和難點,而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對于購物、美食和游玩,我都只是抓住了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去體會,去研讀。而對于夜景這一段,在通過課件演示后,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已達到了高潮,我更是只字不提,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讀喜歡的句子,去品味,去記住它們。在記憶、品讀的過程中,香港的美麗、繁華已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腦海中。而對于最后的一段教學則是在對課文的小結后讓孩子們以讀的形式完成,并輔之于教師不同的評價語言,讓孩子們在一遍遍的贊美聲中完成的。三是課件的適時呈現,特別是美食和夜景圖片,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為孩子們理解課文內容,走出文本創設了情境,使說話訓練有聲有色。
但是細思量,還是留下很多遺憾:一是導入談話這一段花時較多,對學生收集的資料估計不足,如果課前有所整理也許會更全面。二是由于本課生字較多,成語較多,再加上預習時間不多,學生對詞語的朗讀不夠熟練,幾次出現讀錯現象。三是雖然自己精心設計了連接詞,對教案也再三進行了修改,但對教案不是很熟,教學時有時不夠緊湊。四是由于時間關系,夜景這一段刪減了分段背誦,這一段的朗讀特色和優美的文句沒有展現出來。
有得有失,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這是最常見的。只要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將演繹更多的精彩。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分課文分別從香港的市場、美食、海洋公園和夜景具體介紹了香港的繁華和美麗,贊頌了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課文內容淺顯,層次清晰,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大。
授課結束了,思考繼續進行。回顧《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所得: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學導入盡管是整堂課的一個微小部分,仍需謹慎待之,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好的導語相當一把智慧的鑰匙,開啟孩子含苞未放的思維花朵,讓它在和煦的春風中欣然綻放。在本課教學導入中,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起去南海游覽了富饒的西沙群島,到北國去欣賞了美麗的小興安嶺,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我們南海附近的香港去玩耍,大家想去嗎?”。當一對對小眼睛都聚精會神起來時,我知道孩子已經走到課文的身邊來了,學習課文的興趣已經被激起。為了結合學生去過香港的經歷和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資料,我馬上讓大家自由說說自己知道的香港,于是,安靜的課室開始有了交流,喜悅的火花開始跳躍,孩子們一張張興奮的、蠢蠢欲動的小臉,蕩漾著驕傲,充滿著好奇。課堂便按照設計的流程順利進行著。
有電影藝術家說過,表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想,語文教學何嘗不是這樣呢。一節課下來,深刻反思,也有不少令人遺憾的地方。
一、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很好體現。在學習生字的時候,未能放手讓學生自主或小組形式合作學習生字。其實學生對生字的學習重難點也許是不一樣的,老師預設的重難點是否就是學生學習中的重難點呢?如果不讓學生全面參與到學習中去,針對性地通過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突破自己的重難點,老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反饋也是籠統,沒效果的,教學繼續進行,學生的負擔會一步步加大。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在課文中找出不懂的生字、詞語,通過查字典,同學間交流,或者調動自己已有的識字方法進行識記,再自覺把詞語放到課文中去,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體會詞語,這種“放手”,正是有效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但對于學習有困難的中下生,教師就要多力度扶持好。
二、情感導讀力度不夠。新課標非常注重學生的情感朗讀,指出要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該課具體介紹了香港的繁華和美麗,贊頌了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作者對香港、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一表無遺。但在教學中,因為給學生“讀”的時間與空間都不充分,學生未能在讀中升華對香港的贊美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因為未能挖掘學生現有的信息知識、經驗、感受,學生自身與語句的體會不到位,就很難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朗讀便缺乏“味道”。如果能讓學生在小組內結合自己去過香港的經歷或對香港的認識,交流自己喜歡課文介紹香港的部分,再去品讀課文,有感情去朗誦,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
三、課堂評價性語言不夠豐富、精當。學生學習評價是一種必備的教學藝術,好的評價語可以使學生變無視自我為認識自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變消極無為為積極進取,變自發萌動為自覺進步。在教學中,或許是因為對課不熟的緣故,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全身心的關注學生的學,有時邊聽學生回答問題邊想我下一步該講什么了?只是想著把過程走下來,不要漏講了哪一點兒。這就使我不能全身心地去傾聽孩子們的回答,不能對孩子們的回答做出準備的評價。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以后的教學中要重視對孩子的評價。課堂上認真聆聽孩子的答案,有針對性地給予評價,肯定學生的學習方法,讓發展性的評價語言給學生的后續學習帶來有效的激勵。
四、未能抓好時機培養學生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我們都懂。在教學中,成功的課堂,不在于教給學生什么知識,而在于教給學生怎樣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什么樣的能力。這是教學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該課中,因為時間關系,我在幫助學生整理、歸納知識的學習方法方面,還做得不夠。例如,第六單元的很重要的一個學習方法是抓重點句子理解、歸納法。該課的結構也是采取前面課文總-分-總的結構,只要抓住每段前面的重點句子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課文是由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香港的。學生大部分能找出介紹的內容,但因為我沒有在課時結束前給學生結合單元知識進行歸納,錯過了讓他們對學習方法有所認識,有所提升的機會。
世間的美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有所缺陷。有得有失,是課堂教學的真實,只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并用心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去改變,我相信,明天的課堂教學將演繹真實的精彩。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共有六個自然段,描寫了香港是“萬國市場”、“美食天堂”、 “旅游勝地”和香港的夜景,贊美了這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教學本課時,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考慮:
1、以疑導學。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所以,閱讀教學中要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使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書,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揭示課題后,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中心句質疑、提問,然后共同梳理問題,確定本課學習目標。
2、自主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學設計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我緊緊圍繞香港是“萬國市場”、“美食天堂”、 “旅游勝地”和“香港的夜景”這些內容,引導學生讀、思、議、找,全面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達到了閱讀教學中“自悟自讀”的境界。
3、讀中感悟。新大綱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篇課文,無論從圖畫上,還是從語言文字中,都能讓學生感受“東方之珠”的輝煌、亮麗。因此,教學本課,我既注意到課型特點,更更注意到教材的特點,把較多的精力放在帶領學生借助圖畫和相應的語言文字,通過讀去感受“東方之珠”的迷人和繁華,通過讀去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受到愛“東方之珠”——香港及愛祖國的教育。
4、合作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其中評價綜合性學習的一個著眼點師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學習二至五自然段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選擇同一個地方的同學可以自由合作,進行探究的要求,目的在于讓學生全員參與,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優化學習。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香港。
(3)指導學生理解課題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認識香港,指導學生理解課題的含義,激發學生愛國愛港的情懷。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香港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時數:一節課(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解題質疑
(課前播放《東方之珠》的歌曲,學生聽或輕輕拍手哼唱)
1、談話揭題:
伴隨歌曲,我們走進了課堂,老師想問問同學們了,剛才的歌曲中反復地唱著“東方之珠”指的是哪里,知道嗎?(香港)
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嗎?(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地圖上畫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國漫長海岸線的南端,是一個著名的港口。)香港給你什么印象,說說你們知道的香港吧!(生結合課前收集的及課文“資料袋”中的內容簡單介紹香港)
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自己了解的香港,看來香港這座城市在大家腦海里已經留下初步印象了!
3、同學們,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她的名字!(生齊讀課題)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嗎?
(1)、理解“璀璨的明珠”的意思。(隨機解決)
(2)、為什么說香港是“璀璨的明珠”?(可結合收集的資料談一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視頻聽配音朗誦課文,思考:香港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自由讀課文
要求:(1)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香港的哪些方面?
3、檢查字音。
(重點指導多音字“應”: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4、匯報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香港的呢?并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
板書:“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
三、合作學習,品讀體驗
1、全班根據各人愛好分四大組開介紹會,分別證明香港是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可以把書上的和自己搜集的資料結合起來說,可以展示相關圖片,哪小組條理清晰,證據充分,發言生動,朗讀有感情,哪組就取勝。
2、學生分組準備。
3、開介紹會,各組上場介紹
(1)第二自然段:“萬國市場”?(簡單抓住“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物美價廉”指導朗讀)
板書:應有盡有
(2)第三自然段:“美食天堂”
(抓“一應俱全”理解、配“香港美食圖”指導朗讀)
板書:一應俱全
(3)第四自然段:“旅游勝地”
(結合課件“海豚表演”的錄像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重點指導描寫海豚表演的句子品讀)
板書:舉世聞名
(4)第五自然段:“燈的海洋”
(結合課件“香港夜景圖”理解這一自然段,指導朗讀。重點指導三個比喻句。)
板書:光彩奪目
4、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香港是一個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有著名的公園、美麗的夜景。它是旅游者的樂園,購物者的天堂。所以,作者最后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5、現在你們知道香港為什么被人們稱為“明珠”了嗎?(生說,師擦除黑板上的問號)
四、總結升華
1、再次播放視頻:香港風光
2、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隨課文一起認識了“東方之珠”——香港,最后,讓咱們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心目中的香港吧!師板書:香港,真是座( )的城市!
3、小結課文的寫作順序,稍微滲透一下寫景文章的寫作方法。(重點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板書設計:
萬國市場 應有盡有
香港,璀璨的明珠 美食天堂 一應俱全
旅游勝地 舉世聞名
燈的海洋 光彩奪目
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五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香港的美麗與繁華。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從地理位置、貿易。金融、商業、服務等方面簡要介紹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別從香港的市場、美食、海洋公園和夜景具體介紹香港的繁華和美麗,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括主題,贊頌了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教學目的:
1、體會課文優美的語句,感受香港景色特點。
2、選擇學習,深入理解,感情朗讀。
3、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把香港稱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中國 1997年7月1日 回歸 地名
以聯想題引出課題,激發學生興趣,相機板書課題。
2、揭題,理解“璀璨”、“明珠”意思。
3、過渡語:為什么說香港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呢?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布置搜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課中交流對香港了解的知識,讓學生對香港有感性認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2-5自然段的中心詞,整體感知課文。(設計意圖:通過找中心句和中心詞,讓學生能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
相機板書:萬國市場 美食天堂旅游勝地 燈的海洋
三、 合作探究, 精讀感悟
(一)引導學生小組內自主學習喜歡的部分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2–5自然段中的其中一個自然段,把自己喜歡的詞句做上喜歡的記號,小組內交流感受。
通過知識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布置搜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課中交流對香港了解的知識,讓學生對香港有感性認識。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香港的美麗與繁華。小組內喜歡哪個自然段就學習哪個自然段,給了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
(二)小組匯報,指導朗讀:(可不按課文順序)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借助課件中的有關圖片讓學生理解“琳瑯滿目”“ 應有盡有”,進而理解香港是“萬國市場”。
(1)香港的面積并大,為什么說她是“萬國市場”?
(2)“萬國市場”是什么樣子的,哪些詞語可以體現她的特點?
(3)“萬國市場”里的商品這么齊全,你能通過讀來展現嗎?(抓住“琳瑯滿目 應有盡有 物美價廉”指導朗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結合課件中有關美食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一應俱全”,感受“美食天堂”,并指導朗讀。
(1)你認為哪個詞語最能體現香港的美食特點?(一應俱全)
結合句子理解:一應俱全
(2)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讓人們盡情享用呢?請你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讀一讀。(課件演示)
(3)看到這么多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能用幾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的感受嗎?
(設計意圖:用詞語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已有的詞匯恰如其分地得到運用,增強學生積累詞語的欲望。)
(4)朗讀:這么多的美食,這么好的地方,你能通過讀來展現嗎?想想該怎樣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抓住詞語“出色”及相關句子感受海洋公園的“舉世聞名”。
(1)喜歡海洋公園的同學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在這里,你看到了什么?
(2)海豚和海獅表演得怎么樣?能從文中找出一個詞來形容嗎?(出色)
(3)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海豚和海獅出色的表演,劃出來,讀一讀。(4)如果你看了海豚和海獅的表演,你的心情怎樣?請你試著把你的心情讀出來。
(5)試用“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有時……”說句子。
(設計意圖: 練習用“一會……一會……”“有時……有時……”說話,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4、學習第五自然段。
抓住中心詞和兩個比喻句引導學生感受香港夜景的美。(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1)這一段的中心詞是什么?(燈的海洋)( 課件出示: 香港夜景圖片)
(2)“燈的海洋”從哪兒可以看出?
(3)文中用了兩個比喻句來形容香港美麗的夜景,讓我們一起來讀出香港美麗的夜景吧。
5、學習第六自然段
(1)、談話引出最后一個自然段。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香港是一個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園、美麗的夜景。她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所以,作者最后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香港著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談話,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的感情。
香港在經歷了100年的滄桑后終于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為我們的祖國擁有這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對香港,這顆我國南海之濱璀璨的明珠說些什么呢?(課件出示香港區旗圖案,同時歌曲《東方之珠》響起)
(設計意圖:通過香港區旗圖案、歌曲《東方之珠》,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充分感受香港回歸是祖國經濟強大的表現,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感情。)
五、趣味作業。
裝扮解說員,向游人介紹你最喜歡的那方面的內容。
板書設計: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萬國市場
美食天堂
旅游勝地—-海洋公園
燈的海洋
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六
學習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把香港稱為“東方之珠”的原因。
3.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香港的歷史與今天。
課前準備
搜集與香港有關的資料。
授課時間:20091127
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知道課文講的是什么地方嗎?(香港)
2.香港,她為什么被稱為“東方之珠”呢?今天我們就去游覽一下,具體感受這顆璀璨無比的“東方之珠”。
整體感知
1.指名讀閱讀提示,找出閱讀要求: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香港的。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
3.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板書: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
誦讀體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自己特別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沒有讀懂。
2.交流展示。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語段,說說從課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3.師生共同釋疑。
布置作業:
1、預習園地六。
2、完成語練24課。
3、回家做一次小導游,向家人介紹香港。
課后反思:本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重在通過一個單元學習方法的積累,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寫作特點總分總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此外,這節課所使用的課件,能夠使學生體會到香港的繁華和美麗。課后,鼓勵學生積累本課的好詞好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設計 篇七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對于教材特點的把握是上好這節課的重點。而且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還沒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我就得領著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在這節課上,我重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處理。
教材的處理。在教材的處理上,我充分地利用了課本上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如對資料袋的使用,對導讀的運用。對于略讀課文的處理,我采取的是引導學生自己讀通課文,完成課文前的導讀。
這雖然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是有一部分比較難讀難理解的詞語。所以我把它們拿出來讓學生們專門去認讀。在詞語的理解上,我做了兩手準備,一是在學生讀詞語的時候,根據他們在幾遍的讀文和自己的閱讀積累,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二是如果學生對詞語理解不到位,我就引導他們在學習導讀的時候,讓學生通過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在掃除了這些障礙后,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來找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香港的。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我采取的是學生間的相互交流,為的是讓學生們在交流中能擴大自己的思路,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動起來。之后是指導朗讀。
學習方法的滲透。這篇課文雖說比較短,但因為不少字不好讀,所以要是能夠讀通,也需要費一番周折。于是我采取的是同桌換書讀、用符號標出對方的讀書情況、根據同桌的標記自己再讀等教學小策略讓學生讀通課文。如果學生讀書上還有問題,我將再采取兩個人共用一本書來讀這篇課文,為的是利用同桌來約束、督促自己。在匯報資料上,我采取循環說的方式,是讓學生抓住自己查找到的一條自己能記住的資料匯報給大家,后面的同學不能和前面的同學重復,為的是避免學生一讀資料就坑坑巴巴,別人也喜歡聽的現象。我這樣處理的好處是讓學生能記住自己一條自己已經熟悉的資料,對于別人匯報資料,他們也會注意傾聽。在檢查學生讀詞的時候,我采取開火車的方式,目的是隨機抽查學生的認讀情況,但開火車最大的弊端就是,一部分學生動起來了,但大多數學生動不起來,所以在這個環節,我采取的是“你讀我也讀”的教學策略,讓所有同學都參與了進來。有的時候,一些教學小策略的使用,確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了進來,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一個改變。
香港,璀璨的明珠 篇八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香港的,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導入,提示課題
1.上課前,咱們來做個游戲,游戲規則很簡單。請在老師的描述中猜一猜,老師說的是什么地方:
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被英國占領。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它恢復行使主權,成產了特別行政區。中國政府贈送一座紫荊花鍍多雕塑,作為特區政府成產的禮物——(學生競猜)
2.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香港的圖片,想看嗎?(課件)同學們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一。圖片引入,交流感知
1.小朋友們,你們對香港了解多少呢?誰能來說說。
2.有剛才的聊天中,我知道咱們班的小朋友都想到香港去玩,好多小朋友沒到過香港,肖老師也沒去過香港,可真遺憾,今天,咱們就一起到美麗的香港走一走,看一看,準備好,咱們乘坐的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
(課件:飛機起飛)。
二。初讀課文
1.利用飛機上的這點時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手中的這分旅游指南。(語文教材)自由讀一讀,看看文中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香港的?
2.學生初讀。
3.交流讀后收獲。
(板書:萬國市場信息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
4.看,香港已經到達了,我們要開始一天的旅游了。
(課件:飛機降落)
三。學習課文
1.為了讓大家這次旅行愉快,咱們今天就以“自助游”的形式進行旅游觀光。以小組為單位,你們來設計旅游路線,但有幾個要求請大家記住:
學習要求:(1)先默讀旅游指南;
(2)想想你最喜歡香港的哪個方面,為什么?
(3)把你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4)準備工作做好后,和小伙伴一起制定旅游路線。
2.學生自學。
3.匯報學習成果
小結:看樣子,大家已經做好了香港旅游的一切準備。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香港,去感受香港的迷人魅力吧!
四。朗讀感悟
你最想到哪兒去?為什么?
(師隨機調整順序,機動展示)
(一)學習香港的市場。
1.師:香港是國際貿易的中心,繁華的大都市充滿了現代氣息。別猶豫了,讓我們跟隨著導游到熱鬧的“萬國市場”去看看!
(多媒體展示)
2.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3.看到這熱鬧場面,這么多商品,讓你想到哪些詞語?
4.感情朗讀。
(二)學習“美食天堂”
1.既然是“美食天堂”,有哪些地方的美食?
2.你覺得哪個詞最能體現香港美食的特點?(一應俱全)
3.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飽口福?
(課件展示)
(三)學習“海洋公園”
1.海洋公署為什么吸引你?
2.(課件展示)瞧,這就是有名的海洋公園。海洋劇場里的海豚和海獅正在表演節目呢!它們為我們表演了哪些節目?
3.海豚和海獅多么可愛呀!讀出它的可愛吧!
指名朗讀。
小結:其實,香港的海洋公園里,除了海豚,海獅的精彩表演,還有許多動物。百鳥居里有各種各樣的鳥,海底世界有許多漂亮的熱帶魚,還有海馬和鯊魚呢!
(四)學習“燈的海洋”
1.逛完了海洋公園,天色漸漸暗了,可香港還不愿過早地安眠,街上大大小小的燈都亮了,瞧——(課件展示)
2.看了這些畫面,想到了哪些詞語?
3.哪些燈把香港變成了燈的海洋?
指名分別讀:a,港灣燈光
b,馬路車燈(課件圖片)
c,霓虹燈(課件圖片)
4.香港的夜色如此之美,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個自然段。
(齊讀)小結:一到夜晚,香港到處是燈,路燈,車燈,霓虹燈,香港就變成了燈的海洋,五顏六色,流光溢彩,顯得更加美麗繁華。
五。美讀最后一段
1.香港有著琳瑯滿目的萬國市場,一應俱全的美食天堂,舉世聞名的海洋公園,光彩奪目的燈海,每一位去過的游客都會由衷的贊嘆,真像章是鑲嵌在祖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2.一天的香港之旅結束了,我們乘坐的返航飛機即將離開香港,看著機艙外燈光閃耀的香港,你最想說些什么?
3.帶著這種感受讀最后一段。(補齊課題)a每一位香港人民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b每一位去過香港的游客——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會發出這樣一個感嘆——
4.香港之旅這么令人難忘,我們把它的地理位置記下來,告訴咱們的親朋好友,讓他們有機會也來旅游觀光。(學習第一段)齊讀。
六。總結全文
1.這顆“璀璨的明珠”在離開祖國母親懷抱一百年后,終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期盼中回歸了。我們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遠閃耀在世界的東方。
2.讓我們在優美的歌聲中跟香港說再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8篇《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案》,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本文由用戶海底星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