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视频_成人福利视频网站_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人爽爽人爽爽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秀10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 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秀10篇)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查辭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懂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語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讀課文首尾2段。

2、質疑:盲婦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為什么會這樣?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看圖讀課文,自由質疑

2、圈畫生字新詞,小組內討論理解詞義

3、說說課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2)詩人和盲婦人是什么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的詞句說說。

2、學習第二段

(1)讀課文,看插圖上畫的是什么?

(2)這一段寫什么?

(3)聯系上文想想:過路人對盲婦人前后的態度有何不同?

(4)讀文中語句,理解詩人眼中的“欣慰”。

3、學習第三段

(1)自學第三段,比較詩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義發生了什么變化?說說你看到前后2句話時的感受有何不同?

(2)詩人加了一句話,使盲婦人擺脫了困境,說明了什么?

(3)理解“襯托、風燭殘年、萬紫千紅”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四、談談學完課文后的感受與收獲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六、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太陽》是四年級語文的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數字、假設、比較、比喻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密切。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很活躍,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較強,而且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常常會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課外知識來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認識。

根據我班學生這一學習特點,我感到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怎樣把新課程中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讓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關鍵。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的,同時了解到列數字、作比較等寫作方法,并能將其寫作方法運用到練筆中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寫一個”日”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最早這個字指的是什么?(師相機板書:太陽。)

師引導學生說出課前查找的有關太陽的資料。

【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同時也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交流。】

師隨機鼓勵引入下一環節:同學們對太陽的了解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太陽的課文,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太陽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體感知課文。

師讓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問:看看通過閱讀你能讀懂什么?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師:誰想來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師相機板書:

師:《太陽》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它的特點和與我們的關系這兩方面來寫的。現在我們就先來學習太陽的特點。

三、學習太陽的特點。

1.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

(課件播放:動畫畫面、太陽公公說話的錄音及文字。)

“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高。現在,你們對我了解清楚了嗎?”

這時,一學生站起來說道:“我只知道太陽的三個特點是:遠、大、熱,但它遠、大、熱到什么程度并沒有說清楚,所以我覺得太陽公公說的話不清楚。(師進行鼓勵,進入下一環節。)

2.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三個特點寫清楚的,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特點進行閱讀。

3.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并分為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果,想學習“遠”的分為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為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為一組。

【學生在對知識的學習上有了選擇性,這樣他們不僅樂意去學,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4.匯報。

學習“遠”的學生匯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學生將課文中的內容讀了出來。)

師引導:不錯,你讀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這個內容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這個內容說清楚的。(學生不知該怎么說。)

師用課件演示、引導: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三千五百年,飛——二十幾年。

學生看課件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發現( )里面填的是數字,通過數字具體說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了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

師板書:列數字

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發現問題的能力。】

這時學生們高舉右手,有的學生忍不住脫口而出:“還運用了寫傳說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調動。

學習“大”的學生匯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師用課件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么?

這時學生頓時領悟了,大聲說道:“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進行鼓勵,并進行小結: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引導學生發現說明太陽“大”的特點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中去尋找答案。】

學習“熱”的學生匯報:(此時,學習“熱”的學生有了以上學習的基礎,回答問題就相對有條理)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片刻,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這時有學生強調:是估計,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

師進行鼓勵: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說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學生起來說道: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寫作方法,使理論與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練筆。

1.教師寫一個“月”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最早這個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時教師演示課件:用圖畫的形式出示有關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于1個地球。

先讓學生說出資料上月亮有幾個特點(遠、小)。

(師出示的資料為程度差一點的學生保底。)

讓學生自由說出課前查閱的有關月亮的資料。(學生用課外知識再次進行交流。)

2.生進行練筆。

要求:選取月亮的兩三個特點寫一寫,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等方法,爭取把月亮的兩個特點說清楚。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2.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收集資料。

課前準備

1.搜集與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文字、圖片。

2.師制作雅魯藏布大峽谷風光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實驗教具

錄音機、磁帶和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資料,都帶來了吧!誰來說一說。

1.(教師放歌曲《喜馬拉雅山》)同學們,在課前先請大家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會出現什么?

2.學生匯報(會出現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師:(出示圖片)這就是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跟隨作者的,一同去游覽雅魯藏布大峽谷。

(板書:雅魯藏布大峽谷)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思考:師: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呢?今天我們一起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看一看。

作者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什么人文景觀?

3.整體感知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伙伴聽。

2)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通過畫畫展示出來。

3)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點撥指導。(同時理解重點詞句。)

第二課時

理解課文:

1.師指名學生讀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①讀一讀,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課文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3.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交流匯報

4.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畫的“問題泡泡”。

【口頭提問是學生質疑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學畫“問題泡泡”,卻更具情趣和誘惑,同時使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

拓展實踐:

教師放一段風光雅魯藏布大峽谷錄象片,要求學生自由配加導游詞,適當加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拓展總結:

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節課我們欣賞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知道它無愧于“世界第一壯麗景觀”這個美稱。

嘗試運用:

1.嘗試練筆。

師:你能仿照課文的寫法,選擇其中的一個景觀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嗎?

生練筆,師巡視學情。

2.班級交流。

3.演讀課文。

師再次播”雅魯藏布大峽谷”風光片,并讓學生裝扮成導游,向游人介紹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內容。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主要寫扁鵲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這篇寓言故事耐人尋味,有著多元的寓意,從蔡桓公的身上,我們分析出:剛愎自用、太過固執就沒有好的結果;還可以讀出應該防微杜漸,把“毛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它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嚴重。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在學習生字詞和閱讀方面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所以生字詞以自學為主。本篇寓言淺顯易懂,學生在理解上不會有太大的障礙。教學中要突出道理,讓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想法,讀出人物心情、態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文紙、練習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揭題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身體難免會出現小狀況,比如頭疼、肚子疼、感冒。當你生病了,你通常都是怎么做的?(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名醫,來學習和這位名醫有關的一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自己的看病、治病經歷說開去,引出本課內容,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自主學習

1.預習情況了解

學生是否根據導學案的引領標段落、劃生詞,對于閱讀感受或疑惑是否做批注。

2.檢查自主學習(出示課件)

(1)生詞朗讀(主要檢查成績處于下游的7號或8號學生)。

(2)詞語的理解。

(3)課文內容的了解。

【設計意圖: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引領,已在課下進行個人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所以在新受之前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以及進一步的指導。個人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開展,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能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三、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扁鵲與蔡桓公見面,每次扁鵲和蔡桓公的態度分別是怎樣的?小組內讀一讀對話,朗讀時把人物的態度表現出來。

【設計意圖: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展開組內交流,學生說自己的疑惑或看法,其他學生或質疑或補充,最后由小組長組織交流成果。通過組內交流,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處于下游的7號和8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交流匯報

(1)教師以抽簽的方式選出匯報組。

(2)被抽中小組長在小組長帶領下整體匯報。

匯報建議:①一共有幾次見面。

②每次見面分別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③每次見面中,扁鵲的`態度是怎樣的,蔡桓公的態度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本部分是合作交流的延續。選取一個小組整體匯報時,小組成員中有的回答問題,有的進行及時補充;匯報完畢后其他小組或贊同,或補充,或發表不同看法,促成三維目標的統整融合】

3.朗讀扁鵲和蔡桓公的話,在朗讀中體會任務的態度變化。

四、成果展示

1.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兩個環節活動的開展,看來大家對于故事情節以及人物態度的變化已有深刻理解。下面我們要演一演這則寓言故事,看哪個組更生動地重現扁鵲治病。(課件呈現展示建議)

2.小組排練故事

(1)小組長組織選取角色扮演者。

(2)小演員試演,其他成員指導。

3.教師抽簽決定有機會上臺演出的小組。

4.小組演出。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合起來。

學生準備:

做好預習:預習生字 朗讀課文 回答問題 提出質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掛圖:爬山虎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墻壁上爬著的一種綠色的植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嗎?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爬山虎

二、初讀感知3、

1、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

a、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b.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爬的?

小結過渡: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提問: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寫得美?你喜歡哪些句子?

3、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4、老師指導讀出美感來。可以采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

5、拓展

為什么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葉子寫得這么美呢?思考:光光的墻上為什么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

6、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爬滿墻,這跟它的什么有關系呢?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學習本課生字。

1、讀生字詞。

2、注意易錯的字。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一、導入課題

前兩課,我們體會到手能傳遞幸福、友好、真誠、快樂……能帶給人們美好生活。又目睹了張迎善那雙特大號的、粗糙、有力的手。今天,我們來近距離研究一下自己的手。板書課題:手上的皮膚

二、出示目標:

1.通過學文,了解手上皮膚的特點和功能,增強對手的情感。

2.學習運用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1分鐘識記生字。

4.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用來總說的段落。

四、品讀感悟

1.指名回答找出來的`段落。并說說從中獲得的信息。

第一自然段。 (概括地介紹我們的手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第六自然段。 (說明手的用途多,手上皮膚的學問也多。)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質疑:根據前兩段的學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在大家自學前,我們先看金鑰匙又教給我們的新的學習方法,翻開書,齊讀。〔小黑板出示金鑰匙〕

4.共同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此段,思考這段圍繞什么來寫的?(2)畫出指紋的特點及作用。(3)看一看自己的指紋有什么不同;你還知道指紋有什么作用?(4)匯報。

5.總結學習方法:(1)讀課文。(2)找中心句。(3)畫出指紋的特點及作用,用①②③標出來。

6.用同樣的方法,自選學習2、3、5三自然段中的一段,小組合作學習。

7.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引導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段中處理的問題:你還知道哪些人雙手的特點?

②第三段中處理的問題:如果有人去看手相,你打算怎樣勸說?

③第五段中處理的問題:相互比一比指甲是否相同。

8.小結:看板書,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有關手上皮膚的知識呢?

師介紹方法2:想想每段寫的是什么,把各段的意思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板書總結文章結構順序:總——分——總

其實,在這課的學習中,你還有什么發現?(運用了列數字、假如等寫作方法。像這樣,通過列數字、舉例子、下定義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一種事物的文章,叫說明文。)

五、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今后應該怎樣來保護手?

2.運用批注的方法自讀《手指》。

3.運用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內容。

六、總結:

人人都有兩只手,但靈巧的程度不一樣。手的靈巧在于手腦并用。勤動腦又勤動手,才能心靈手巧;動腦又動手,才能把理想變為現實。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采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8個,練習正確書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積累好詞好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格列佛在小人國的經歷。

4.初步體會西方經典童話的魅力,并且能夠根據閱讀所得加上自己的想像,創作一段格列佛在小人國的經歷。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講述格列佛在小人兒國的經歷。

2.創編格列佛在小人兒國的經歷。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斯威夫特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揭示課題。

1.讓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斯威夫特的資料。

教師補充:斯威夫特是18世紀前期英國著名的諷刺作家。他生于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貧苦家庭,父母都是英國人。父親在他出生以前就去世了,由伯父撫養成人,他喜歡歷史和詩歌,早年創作的《書的戰爭》和《桶的故事》,初步顯示了諷刺的才能。其中《桶的故事》是英國的啟蒙主義者諷刺教會的作品之一,也是斯威夫特第一部重要作品。在他晚期作品中,他積極號召愛爾蘭人民為獨立自由而斗爭,在作品中痛斥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朽政治。就在這個時期,斯威夫特完成了他不朽的諷刺杰作《格列佛游記》。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交流: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格列佛是倫敦的一個著名醫生,喜歡航海旅行的他無意中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島上,島上生活著一群身高不滿五寸的小人兒。格列佛在小人兒國里有一段奇特的遭遇,但是最后還是回到了家鄉。)

三、再讀課文,講述故事。

1.再讀課文,想想,格列佛在小人兒國有哪些奇特的遭遇?

2.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3.講述格列佛在小人兒國的經歷。

(1)小組內說一說。

(2)指名學生上臺講述。

四、學習生字。

1.在讀課文時,你認識了哪些生字?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全班讀,并說說哪些字是讀音要注意的。“箭”“吊”“筐”是三拼音節,有介母“i”或“u”。“遮”是翹舌音,“艘”是平舌音。

2.你認為哪些生字容易寫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按結構,本課的生字可以分成幾類?

左右結構:航、刮、綁、涂、鉤

上下結構:箭、暴、吊

“綁”字筆畫較多,絞絲旁注意避讓右邊。

3.你有什么辦法記住這8個生字?

五、作業。

1.自主積累文中的好詞語。

2.向你的父母或朋友,講述格列佛在小人兒國的經歷。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

航海捆綁射箭暴風

刮風鉤子吊起來涂抹

2.講述格列佛在小人兒國的經歷。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默讀,一邊做出批注。批注的內容可以是自己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或讀后的體會。

2.小組合作交流自學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匯報,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和引導。(學生講到哪兒,就組織學生學習討論哪一段,并且相機指導朗讀)

(1)學習格列佛在初到小人兒國被攻擊時,讓孩子們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境,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格列佛當時會想些什么?

(2)當格列佛受到小人兒國的禮遇時,他又會想些什么?他是怎樣和小人兒國的人建立起友誼的?

(3)學習格列佛幫助小人兒國擊退敵人的段落時,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當時的場景和語言。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

(1)小組內表演。

(2)指名學生表演,評議。

四、拓展延伸,創編故事。

插上想象的翅膀繼續飛翔,結合自己的閱讀說一說:如果格列佛重回小人兒國,又會有怎樣的奇遇?請你也來創作一段格列佛在小人兒國的經歷吧。

1.小組內創編。

2.小組匯報。

五、作業。

1.想象作文:《重回小人國》。

2.閱讀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記》等。

板書設計

30 小人國

受到攻擊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單元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生字。

2、了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弄清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怎樣的啟示,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3、利用科學家幾次進行科學實驗的例子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科學家的實驗過程。(重點)

2、弄清蝙蝠和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聯系。(難點)

教學準備:小黑板和圖片設計。

教學過程:

一、設懸念,激趣導入

1、請兩位同學做走路比賽的游戲,其中一位同學蒙上眼睛,賽后各自談感受。

2、(出示蝙蝠圖片)認識它嗎?關于它你們知道些什么?

3、(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么?知道雷達有什么作用嗎?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貼蝙蝠圖片)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貼雷達圖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為什么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么聯系呢?

二、讀課文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后展示并齊讀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并質疑。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你們對蝙蝠有什么認識?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夜間”“還能”“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極細”等)。

3、指導朗讀。

①從我們剛才找到的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領可真夠大的!我們讀的時候,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點詞語朗讀時要加重語氣。

四、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1、快速閱讀4、5、6三個自然段,看看需做幾次試驗(三次)

2、4個人組成一小組,邊討論邊完成實驗表格。

3、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報告。

4、每組選一個代表介紹試驗情況。

5、理解“配合起來”。

第二次試驗證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試驗證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還是靠嘴巴呢?

小結:對!這就是我們三次試驗所得出的結論。

6、屏示、齊讀。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質疑過渡:對這個結論你們滿意了嗎?產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探路的”疑問。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

2、讀懂了嗎?請同桌邊討論邊畫出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探路的

3、能看著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4、拓寬知識。

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么神奇呀!

5、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七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八自然段

1、自讀第八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無線電波,障礙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學生自畫自說。

導語:同學們:根據以上的兩幅示意圖,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呢?

4、出示小黑板。

A、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

B、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

C、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

七、總結

其實,人類在生物的啟示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你們還知道些什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生物界的不斷認識,還有更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明、去創造。希望同學們從小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將來成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九

課 題

5、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背誦課文。默寫《菊花》和《楓橋夜泊》兩首詩。

3、學習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結合起來,入情入境,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悟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教具準備

幻燈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讀熟三首古詩,試理解詩句含義。

2、了解詩人。搜集有關材料。

第三課時

一、質疑導入。

江蘇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上成千上萬的游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余座名橋之首。這首詩究竟散發是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張繼的《楓橋夜泊》。

二、初讀古詩,把古詩讀流利。

三、了解古詩大意。

1、解釋題目。

2、對照課后注釋,了解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四、感受畫面。

祖國古詩歷來注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剛才的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品讀賞析。

1、本詩包括題目僅32個字,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2、面對這良辰美景,詩人是怎樣一種心情?從詩中的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詩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從哪個字可以看得出來?眠是什么意思?那詩人不是睡著了嗎,你是怎么理解的?

3、詩人可能在憂愁什么呢?

蘇州是中的江南水鄉,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這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了濃濃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這就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4、你愁過嗎?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東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詩人寫得多真實呀!帶著詩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過的愁,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六、帶入情境,幫助學生深入了解

這船家可是個熱心人,一大早就來叫張繼了:張公子,張公子,起床了嗎?喲,看你眼睛通紅通紅的,怎么?昨晚沒睡好?你沒睡好,那你在做什么?詩人經歷過了無數個夜晚,但是這個夜晚卻與眾不同,在詩人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七、自由背誦本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能仔細觀察教師走進教師后所做的一系列動作,能連貫,具體生動地描寫教師地動作,并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通過本次練習,鞏固并提高描寫動作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仔細觀察。

2、運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動作,同時能結合觀察所得展開合理的聯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動作小品,攝像師。

【教學過程】

一、學會觀察

1、師生問好后,教師做一系列動作。(如:準備寫課題,卻發現粉筆不翼而飛,于是在黑板粉筆槽、講臺上、學生課桌里急切地尋找,最后在講臺下找到粉筆,寫上課題粉筆飛了。)

2、同學們,你們注意到宋老師剛才都做了哪些動作嗎?這些動作我又是怎么做的呢(預設:只能說出幾個比較突出的動作)

3、師提示: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著許多有趣的事,只是我們平時不注意觀察罷了。

4、攝像機回放剛才的動作,生仔細觀察,并按順序將動作列出。

5、課堂交流:在這些個動作中,你對哪幾個印象比較深?請具體說說。

二、學會表述

1、將一連串動作連成一段話。

*你能將這些個動作練成一段通順具體的話嗎?(學生準備,點名個別學生演示)

教師隨機點評,滲透進:用上恰當的連詞,將有些動作合理兼并。

2、生動筆操練,要求給片斷起個題目,教師巡視,

3、抽樣評講。

(1)選文一,以教師評講為主(點評時圍繞動作素描的要求進行。)

(2)學生聽后,自行修改片段。

(3)選文二,以學生點評為主。

4、小結:課上到這里,你有什么收獲呢?(看清動作,用準動詞,加上適當聯想)

三、實踐運用

A、回家后,仔細觀察父母剛回家時的一系列動作,嘗試為他們寫一幅素描,然后讀與父母聽,請他們進行點評。

B、看動畫片,寫片斷。

設計意圖:

學生在習作中常常表現出描寫人物的動作簡單無趣,很生動的事到了他們的筆下往往變得枯燥乏味。其實這都是不會觀察,不注意觀察造成的。新課標在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本課習作輔導落腳于扎實有效,即通過創設常見的情境,通過學生實實在在的練習,加上教師的及時點評,切切實實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因此本課先創設了一個情景找粉筆。當時學生處于一種無意觀察的狀態,當然不可能有多少發現。接著借助媒體回放,學生有意識地再次觀察了老師的動作,有了不少新發現,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僅注意到教師做了什么,還注意到教師是怎么做的,更嘗試著從教師的一些體態語言揣測心理活動,這樣一來,原本單調的動作一下子豐滿起來,在描寫動作的同時,還在練習描寫人物的神態和心理活動。

【教學目標】

通過親身參與游戲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同學的舉動,并嘗試進行表述。通過本次練習,鞏固并提高描寫動作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仔細觀察。

2、運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動作,同時能結合觀察所得展開合理的聯想。

3、能抓住游戲中的關鍵人物或關鍵環節,進行描寫,體現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前了解學生愛做的游戲種類,從中選擇合適的引入課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實踐

[設計意圖:將游戲引入課堂,為學生創造觀察同學、觀察生活的平臺,為學生提供直觀的習作素材。]

1、導入:同學們,大家一定愛做游戲吧?平時你們都愛做哪些游戲呢?

2、提出游戲中的注意事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游戲。游戲之前,老師請大家注意三件事:

1)、注意安全;

2)注意觀察身邊同學在游戲中的表現;

3)注意體會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不同感受。

3、明確游戲內容及要求:

1)游戲名稱老鷹捉小雞

2)請學生簡述游戲規則。

3)引導學生分組,分配任務。

4、學生分組進行游戲,教師穿插期間巡視或參與游戲活動。

二、談話引導選擇習作內容及重點,梳理習作思路。

5、大家玩得開心嗎?

6、在游戲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誰?為什么?

7、在游戲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環節是什么,為什么?

上述兩個問題的提出,旨在引導學生回憶游戲場面,在學生的交流反饋過程中,教師有機地圍繞下列目標進行引導:

1)通過反饋,與學生一同回憶游戲三方在攻守之間的不同動作,并嘗試用準確的動詞進行表述。

2)通過反饋,引導學生不僅能說出游戲三方的不同動作,還要能回憶出當時是怎么做這些動作的,并能用恰當的語句進行描述,使得語言更加具體生動。

3)通過反饋,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內心變化,并嘗試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描述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變化。

上述三點中,1、2為重點引導內容,3為對習作已經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的特別提醒。

8、如果老師要請你寫寫剛才的這個游戲,你打算怎么寫呢?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想要體現游戲的快樂,你認為哪個內容可以多寫幾句的?

引導學生理出習作的思路,分出思路來。

三、佳作欣賞。

1、教師出示范文,按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

2、我們可以從這篇習作中學到些什么?

借助范文,更加直觀的引導學生明確:

1)習作的答題思路

2)本次習作素材的詳略安排

四、學生當場完成習作

五、講評習作

1、回顧本次習作要求

2、以學生習作中比較典型的習作進行講評。

3、學生自主修改習作。

(設計者:xx小學宋珺)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10篇《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本文由用戶xiaoxi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913.html

(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羞羞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片 | 国产精品99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播放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 国内自拍第一页 |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 | 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干夜夜干 | 中文字幕网站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 av久草|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 青青草久久网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蜜臀粉嫩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大片在线观看 | 久热中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黄色免费成人 | 久久66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一级黄色大片在线 | 九九久久久 | 久久精品久久久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 91精品福利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 |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绯色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成人午夜在线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日本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图片 | 人人爱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