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一
課文簡介: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精讀課文是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后,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意圖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閱讀、理解與感悟,與小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呼吁和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語:
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堂內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副最古老的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是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聯合國想告訴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夠和〈WWW.HUZHIDAO.COM〉平相處,讓戰爭遠離我們。聽完老師的敘述,你想說什么?
2、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詞是什么?(和平板書)
2、我們看到“和平”這個詞就容易想到哪個詞?(戰爭板書)
3、這篇課文是雷利寫個加利秘書長的一封信,這封信講了什么?
4、用筆勾畫出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語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點批注。
提示:勾畫好的同學再想想為什么這個地方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傾聽,有同學在發言時,要轉身看著發言的同學,仔細聽,或許他說到了我們想說的話,或許他說的對我們有啟發,使我們有話可說。
(一)句子: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
①生讀,談感受
②看到“如約”一詞,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個詞?(相約)讀相關句子
③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心情
可是,爸爸回來了,藍盔回來了,我和媽媽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生接讀“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保┳x到這里,你心情怎樣?原因是什么?
④生再讀這幾句話。
⑤老師聽到了同學們的悲痛,聽出了同學們發自內心的呼聲,再讀這段的最后一句,讓加利秘書長能聽到雷利的心聲。(??!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p>
⑥能將這句背下來嗎?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背下來,先找找這句話有什么規律?
師背
⑦現在我們把這句話放到這段文字里,用我們的心去感受。
課件出示:武警戰士把聯合國維和戰士的靈柩徐徐地從飛機的懸梯上抬下來,周圍站滿了淚流滿面的男女老少。(凄楚、哀婉的背景音樂)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前面的文字照著讀,后面的文字我們背。
孩子們藍盔回來了,爸爸回來了,可爸爸是躺在靈柩里回來的,看著大屏幕,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p>
(二)同學們,從你們深情地朗讀里,我相信雷利一定會感動,加利一定深受感動。
①孩子們,你們知道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嗎?
②這樣的爸爸離開了我們,心情是怎樣的?請帶著這樣的心情朗讀第五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圣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有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③爸爸倒下了,可是戰爭停止了嗎?課文哪些寫戰爭還沒停止?(6、7段)
④讀完課文6、7段,同學們想到了些什么?
⑤孩子們,我們一想到戰爭就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讀7段
⑥課件出示:戰爭給人類帶來慘烈深重的畫面及統計傷亡數據
看完,再讀7段
三、感受品味,升華情感
1、戰爭是殘酷的,戰爭讓多少像雷利一樣的家庭妻離子散,戰爭又讓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園毀于一旦,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雷利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發出了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p>
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聯合國在總部大堂掛上了這幅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p>
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你,我,我們大家,我們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都應該深深地發出我們的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2、二十一世紀已經來到,可是戰爭的喪鐘還沒有敲響,今天戰爭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學完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思考一下,把它寫下來。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孩子們,我們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要和平不要戰爭?。?/p>
相信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呼聲!也相信我們的世界會由此變得更加美好,最后,送給大家一段音樂《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在音樂聲中,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吧!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的教學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通過感情朗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中。
首先運用老師的導語,給學生創造“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和諧氛圍,伴著老師動情的演說,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為下一步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其次,老師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式,如文章的重點部分,作者對爸爸深切懷念,對和平的渴望,采取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鼓勵學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通過師生互背,學生的感情讀等方式來領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滲透理解文章內容。使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讀體會文中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對文章最后發出呼吁的部分,老師做了精心的設計,通過三次呼吁,引導學生在激情的齊讀中共同升華了維護和平、熱愛和平、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最高境界。
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訴之于筆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通過筆紙的交流,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事物,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了語文的思想性,同時也注重了對學生散發思維的訓練。
總之,本課的教學我都想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控教學的節奏,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和諧、融洽、平等、互動的氛圍,學生參與意識也積極主動了。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維護、壯烈、犧牲、謝意、沉浸、深情、凱旋、征衣、凝固、阿姨、精通、經濟、貢獻、圣壇、罪惡、呼吁、健康、永駐人間”等詞語。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準備: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兩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學生子夏說過“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就掛在聯合國總部大堂內最顯眼的位置,聯合國是想告訴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和平相處,遠離戰爭??墒乾F在戰爭依然還威脅著人類,在戰爭中最無辜的受害者是誰呢?孩子,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近一位中國孩子,一起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讀通順,把不會的字詞標注出來。
2、檢查生字詞,對重點詞語進行講解。
3、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細讀探究,感悟形象。
學生仔細朗讀課文,思考“爸爸是怎樣的一個人?”
匯報交流對爸爸的認識:
1、他是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了?!晃槐Pl和平的勇士。
2、 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還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粋€愛妻子、愛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3、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鮮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一位熱愛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和平的人。
4、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一個知識淵博,很有才華的人。
師:一位捍衛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愛的父親,就這樣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如果你是雷利,你的心情會怎樣呢?從文中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來,用具體的句子說一說。(可先默讀畫出,再回答)
預設匯報:
①生: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
師:事實是多么的無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你能否帶著這一心情讀出來?
②師:爸爸是不是就這樣離我們遠去?還有沒有未了的心愿?從哪里可以看出?
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聯想中表達失父之痛。)
這是爸爸未了的心愿,小雷利呼喚的也是和平,下節課我們來繼續探討作者為什么會呼喚和平。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生詞。
2、同學們,我們上節課認識了一位中國維和英雄的兒子小雷利,大家回憶一下,小雷利的爸爸是一位怎樣的人?(愛和平、愛家庭、有才華的人)
二 品讀重點,理解文意
過渡:作者失去了最親愛的爸爸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悲痛),是啊,這樣一位可親可愛的父親就被戰爭奪去了生命,爸爸的犧牲有沒有喚醒那些制造戰爭的惡魔呢?世界太平了嗎?下面大家朗讀一下六七自然段,找出能說明世界局勢的句子。
1、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沒有永駐人間。
解釋:“和平之神”是神話中渴望和平、播撒和平的人。這句話說明世界還并不太平,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向往,也預示著和平之路的艱辛。
2、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解釋:只要有局部戰爭的存在,整個世界就難保太平。這“和平之花”雖然美麗,卻容易被摧殘。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衛。
三、交流局勢,呼喚和平。
師:和平的環境是美好的,但當今世界并不太平,環顧這不安寧的世界,你能列舉具體事例說說嗎?
老師出示資料:
在過去10年里,200多萬兒童在戰爭中被殺死,另有600萬兒童受傷,100萬兒童成為孤兒。87個國家的兒童生活在6000萬枚地雷的陰影中。每年陸續有1萬名兒童成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國約有30萬男女少年和兒童在軍隊中當“兒童兵”,許多人還不到11歲。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孩子在戰爭中受到的傷害吧?。ǔ鍪疽曨l資料《戰爭中的兒童》)
師:同學們,看完這些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同學們,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心中的期盼,讓我們的心插上翅膀,飛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一齊起立,一起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和雷利一起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四、作業布置。
模仿本文書信的寫作格式給處在戰爭中的兒童寫一封信。
板書設計: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悲傷—-犧牲
憎恨—-戰爭
呼吁—-和平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3、能聯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2、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設計理念:
以讀代講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畫一種最可愛的動物、
2、齊畫和平鴿
3、同學們,你們愛它嗎?
(愛)
因為它象征著“和平”!是呀,這純白的鴿子在向我們呼喚著和平,然而,這世界卻并不太平、
4、觀看錄像、
戰爭帶給人們的是什么?
5、小結:
戰爭,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陽光普照,而是一片陰暗,那彌漫著戰火硝煙的地區,有多少孩子失去父親,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親失去兒子!同學們,在這樣殘酷的戰爭面前,讓我們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板書)
(二)新授課文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就在我們呼吁和平的同時,有一個中國的孩子也發出了同樣的呼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板書課題)
2、自由初讀課文,注意讀準確、
3、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讀到你愿讀的地方你就站起來一起讀、)
4、同學們,這篇課文感人之深,催人淚下、請你們再讀讀,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動的一處,反復品讀、
⑴四人小組交流
⑵集體交流(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重點指導:
句子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讀、
⑵你是怎么讀“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還有誰愿讀?
⑷愿讀的同學一起讀、
小結:雷利的父親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懷來愛他的孩子,來愛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讀、
⑵你為什么把“罪惡”、“嬌嫩”讀得那么重?
⑶還有誰讀,男生讀、
⑷看世界地圖(出現戰爭國家爆炸,有硝煙的圖景)
⑸學生結合當前形勢談對句子的理解、
⑹教師激情(放戰爭災難的圖片,配悲樂)
敘述:同學們,你們看!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將是一連串悲劇的開始、戰爭,讓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呀!戰爭,它只會帶來犧牲!犧牲!犧牲!
⑺此時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大聲地說出來吧!
小結:戰爭太殘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戰爭呼喊—————停止吧!我們要和平!和平?。ò鍟?/p>
過渡:然而悲劇卻無法避免地發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親在一次維和戰爭中犧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們中國又一位偉大的父親在這美伊戰爭中犧牲了,他就是—————郁建興、(齊說)
(配樂師述)他,一位偉大的生化學家,他的死是光榮的,然而他的死,意味著又一個母親失去了兒子,又一個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個孩子失去了父親、
句子三: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⑴教師范讀、
⑵指導學生讀(站立讀,加上動作,表情)
⑶同學們,從你們的朗讀中,我聽到了雷利的心聲,聽到了全中國人的心聲,聽到了全世界人的心聲,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孩子們,你們都是和平的使者,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學生談)
教師指導:我想寫—————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大膽地寫,可以給安南,薩達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戰爭苦難的小朋友寫一寫你的心聲、
6、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夢想實現了,世界一片和平,那會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畫筆,畫和平的景象,并給你們的畫取一個題目、
(四人小組作畫,師生演板作畫)
(三)總結全文
我們的呼聲永不停止(全體起立)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聽到我們的呼吁—————“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板書設計:
和平鴿
和平?。?!
和平!和平??!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案設計 篇四
一、學習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4、能聯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重點: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教學時數:2課時
四、課前準備:課件、資料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學習內容: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信中對爸爸的描寫的內容。
第二課時
課前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一)激qing——凸顯“呼聲”。
1、聽寫詞語。
2、同桌互評自改。
3、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4、同學們,雷利的呼聲是——要和平不要戰爭。一個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雷利,為什么會發出如此強烈的呼聲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共同探究的重點內容。
[意圖:通過課前播放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那哀婉的音樂與悲慘的景象呼應,為本節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又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激起學生的情感,凸顯“呼聲”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究——感悟呼聲。
1、默讀課文,找原因。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并動筆畫一畫,找出“雷利為什么會發出如此強烈的呼聲”的最根本原因,讀讀有關句子,體會體會。
2、小組合作、議原因。
小組互相交流讀書體會。
3、班級交流,悟原因。
問題:雷利發出這樣的呼聲,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①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語句,教師點拔、領悟“雷利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呼聲”的最根本原因是“世界并不太平”。
②出示語句——“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課后思考練習2)
③讀句感悟
(a)理解重點詞語“太平”“嬌嫩的和平之花”、體會句子意思。
(b)聯系課文內容,互評促進,體會“世界并不太平”。
(c)交流具體事例,體會“世界并不太平”。
(d)觀看錄相圖片,體會“世界并不太平”。
④小結:同學們,大家從“雷利的爸爸為維護和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收集的有關具體事實和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想到了什么,請用一句話表達出來。(要和平不要戰爭)。
⑤過渡:“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雷利的呼聲,也是我們的呼聲,更是全世界一切熱愛和平的人們共同的心聲,讓我們拿起課本和小作者一同吶喊,一起呼吁!(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意圖: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切入,找出最根本原因,突出難點所在,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從有關事例交流和觀看錄相圖片中以評促學突破難點,使學生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延伸——內化呼聲。
1、聯系實際,寫行動。
學習課文中的有關語言或句式小練筆。
2、內化情感,道心聲。
學生在班上交流,評價。
3、總結:同學們,我們以實際行動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為了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讓我們一起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同學們把我們的心聲唱出來吧!(音樂響起——《讓世界充滿愛》)下課。
[意圖:通過自己寫行動,交流評價道心聲,意在讀寫結合,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內化情感,進一步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板書: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
要和平不要戰爭
↑
世界并不太平
[設計說明]
一、設計理念?!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庇种赋觯骸巴怀稣Z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痹诮虒W設計中,力圖體現這個理念,始終重視“以讀為本”,突出感悟;重視“三維”目標的評價,突出素養;注意加強詞句訓練,扎實基礎,培養能力。
二、教材處理。根據《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提示,應圍繞思考·練習2、 3題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后思考·練習2——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句話,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與文本對話并通過聯系實際,小練筆、道心聲等途徑讓學生加深感悟,突破難點。
三、設計意圖。
1、以“呼聲”為情感線——激qing。《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意情感體驗,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兑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是一篇情感性很強的課文,在設計中,貫穿“呼聲”于全過程。課伊始,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激起學生情感,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在感悟語句,突破難點,情感共鳴時,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強化學生情感,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又在“小練筆,道心聲”內化情感時,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升華學生情感,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樣,讓學生沿著小作者的情感階梯,邁向情感高潮,產生共鳴,受到熏陶,得到啟迪。
2、以“評價”為杠桿力——促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評價是我們學校“語文學習能力科學評價”實驗課題的子課題,我們力圖在課堂教學中實驗摸索,努力實施,盡量發揮課堂評價的功能,努力達到以評促學的評價目標。如在聽寫詞語后,讓學生對照屏幕同桌互評自改,促進學生把詞語寫正確,把字寫工整漂亮;在突破難點時,讓學生互評感受,讀中互評,以評促理解,以評促朗讀;在小練筆、道心聲時,又讓學生互評行動,互評語言運用,促進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的進一步內化。
3、以“讀悟”為主渠道——內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币虼?,在設計中,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書有所感悟,通過感悟促進內化。如:“默讀課文,找原因”這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找出最根本的原因,讀讀有關句子,體會體會。這樣,讓學生有的放矢地讀書,通過讀書、思考、感悟原因所在。又如在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個語句時,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感悟這個語句的意思,又聯系全文讀書內化,突破了難點,從而實現了師生與作者、編者之間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溝通,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圣壇,威脅,呼吁,妻子,充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
4.能聯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課前準備:
1.搜集家庭一起外出游玩,購物等的照片;
2.搜集近年來的局部戰爭情況資料;
3.了解聯合國,維和部隊情況。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了解內容——引情
1. 觀看課件,兩組圖片,形成強烈視聽感觀沖擊,強烈對比,形成基調。(觀看伊拉克戰爭災難課件,加上音樂和旁白。)
師:同學們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生:我感到……
生:我感到……
師:無情而殘酷的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尤其是兒童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我們也是孩子啊,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頭頂同樣的藍天,和他們相比,我們大多數中國孩子的生活如何啊
師:(播放課件:一組表現幸福生活的畫面)看了這些畫面,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他們非常幸福!
生:我感到我們的生活非??鞓?!
師: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園里,在商場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幕溫馨的畫面。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并不是每一個中國了孩子都有這樣的幸福,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吧!(板書課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2.由題質疑,激發感情。
學生齊讀課題,再讀。
師:讀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生: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他發出什么呼聲
為什么會發出這一呼聲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些問題提得很好!請同學們大聲讀讀課文,先把生字讀正確,把語句讀通順,然后從中找一找答案,相信這些問題不會難住你們的。
(1)學生朗讀課文
(2)匯報檢查難讀的生字詞,難寫的字(簡要評價).
(3)簡要回答以上幾個問題。
二,再讀課文,質疑全文。(教師歸納成幾個主要問題)
1.老師現在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再讀課文,用筆在書上提出自己的問題。
2.默讀課文,自已提出問題。(放背景音樂《琵琶語》)
3.四人小組討論,歸納兩個有價值的問題。
4.學生匯報并板書。每組同學板書一個,后面的同學有相同的就省略。
5.教師歸納成三個主要問題。
(1)雷利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2)當今的和平環境怎樣
(3)雷利在為誰呼吁 呼吁什么
三,默讀課文,尋找答案。(放背景音樂《琵琶語》)
四,布置作業。(朗讀課文,追尋答案)
第二課時
一,開門見山導入。
先板書22課《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傾聽雷利的呼聲。
二,精品細讀,感悟內容——動情
1.回顧問題。
上一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幾個非常好的問題,現在來回顧一下,是哪幾個問題
可個人回答,也可齊答。投影問題。
2.研讀課文,同伴互助。
⑴”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師:請同學們讀讀文中描寫”爸爸”有關句段,想想”爸爸”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找出有關句子,互相說說自己的理解。匯報并說出理由。
生:他是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了?!晃槐Pl和平的勇士。(投影)
生: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還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一個愛妻子,愛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一位可敬可愛的父親”投影)
生: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鮮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一位熱愛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和平的人。(投影)
生: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一個出色的人才。(投影)
⑵體會失去”爸爸”的悲痛。
師:一位捍衛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愛的父親,就這樣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如果你是雷利,你的心情會怎樣呢
從文中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來,用具體的句子說一說。(可先默讀畫出,再回答)
匯報:
①生: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
師:事實是多么的無情。(客觀的敘述中飽含巨大的悲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未)語淚先流。)你能否帶著這一心情讀出來
有誰更能體會雷利的心情 (配哀樂讀)
你們都是小雷利,請大家沉痛地一起讀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到”浸滿了凝固的血”.(配哀樂讀)
②師:爸爸是不是就這樣離我們遠去 還有沒有未了的心愿 從哪里可以看出
生: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聯想中表達失父之痛。)
師:是啊!我聽見了,他呼喚的是:請你呼喚:和平;
媽媽聽見了,請女生呼喚:和平;
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請男生呼喚:和平;
全世界都聽見了,請全班一起呼喚:和平!
⑶對”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師:”爸爸”在呼喚和平,可世界和平了嗎 再讀課文第七自然段有關句子,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小組討論。
匯報。
(“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嬌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說,和平很容易受破壞。)
師:和平的環境是美好的,但當今世界并不太平,交流課外收集到的當代發生的戰爭。
生: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市世貿大廈遭到恐怖襲擊,頃刻間倒坍,死亡兩千多人。
生:印度和巴基斯坦經常為克什米爾發生爭端,長期的爭端給當事國特別是當地的人民帶來的災難。
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長期爭端所帶來的不斷的仇殺。
生:阿富汗的長期內亂給國家帶來的破壞。
生:車臣的戰爭,以及南北朝鮮的長期對峙等等。
⑷對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①師:和平之花是如此的嬌嫩,一位捍衛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愛的父親,就這樣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②孩子失去父親是一件多么悲慘的事??!如何才能避免雷利的悲劇不再其他孩子身上上演,我們該怎樣呢 學生隨自己的理解說。
(呼吁和平,制止戰爭。)
③是??!雷利和我們的想法是一樣的。
課文中雷利是怎樣呼吁的 默讀課文。
誰來讀讀雷利的呼吁
(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投影。
④為什么要這樣呼吁
為了…. 為了…. 為了….全世界….(投影).
⑤這只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嗎
⑥我們雖然無法阻止戰爭,但是我們能夠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讓我們將心中的渴望化作我們共同的聲音。
齊聲朗讀投影:”讓21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3.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再回顧前面提到的問題。投影并回答,總結學法。
(1)雷利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2)當今的和平環境怎樣
(3)雷利在為誰呼吁 呼吁什么
三,即時訓練,深化內容——抒情
師:同學們,面對戰爭給人們造成的苦難,雷利發出了自己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而做為每一位同學,都是和平的使者,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生:(自由交談)
師: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大膽地寫,可以給安南,給發動戰爭的布什們,或者正在深受戰爭苦難的小朋友寫一寫你的心聲。
生:(自由練筆,寫后交流)
四,作業。
1.感情朗讀全文。
2.將自己寫的信和父母交流。
3.有條件的同學找一找俄羅斯托爾斯泰寫的《戰爭與和平》讀一讀。
板書設計:
2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和平 和平 和平
設計理念: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個中國孩子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信,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中國這片比較和平的圣土上,很難體會到”戰爭”這個可怕的代名詞意味著什么!很難想象出作者雷利因為戰爭失去父親的痛苦心境。教學時,以課文為媒介,以悲憤音樂及情境做渲染,引領學生”以讀為主,讀出個性;讀中悟情,以情動人。”通過讀,讓學生有真切的體會;通過讀,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與分析 篇六
佚名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要堅決反對各種戰爭;體會孩子呼吁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感情。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信中都寫了哪些內容;積累印象深刻的詞句。
能力要求: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舉出例子說明“世界并不太平”;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
教具準備:常規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新課
1996年11月,一個中國孩子給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寫了一封信,你知道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看看孩子在信中寫了哪些內容?他為什么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寫信?
二、 聯合國簡介
三、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中國孩子雷利為什么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寫信?
2、 信中主要寫了什么事?
四、自學生字詞
1、 讀準字音
2、 記清字形
3、 理解詞義
五、 學習課文
1、 學習信的第一自然段,討論:這段中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2、 讀讀這一段
六、 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繼續學習課文
1、 默讀課文,找出信中哪些內容是作者回憶的?從他的回憶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 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3、 點撥:爸爸的嘴張著,孩子想到了什么?
4、 讀最后一個部分課文
a、 五十一年前和五十一年后各指哪一年?
b、 五十一年后是什么情況?讀讀課文
c、 舉例說說你對這段的理解
d、 老師用現在發生身邊的事實說明“世界并不太平”
5、 討論對作者呼吁的理解
6、 帶感情讀課文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6篇《以讀為主以情動人《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更多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我。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