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 篇一
一、教材
1、教學內容:
《6的乘法口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的第十一課時的內容。
2、教材所處的地位和重、難點:
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內容的呈現是在學生學25的乘法口訣以后。由于他們已經具有學習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體現了提高學生學習獨立性要求的編寫意圖。
熟練口算表內乘法,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因此,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理解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探索,使學生知道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
②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合作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
③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教法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里親自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不過如此簡單,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游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另外,音樂是陶冶人心靈的神丹妙藥,是調節情緒的有效工具。也為了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樂曲中進行操作。并以掌聲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表意見。
三、學法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主要培養了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共同討論,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2、在游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3、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具準備
寫有算式的卡片、蘋果;寫有口訣的盒子;主題圖、表格、蘋果樹。
五、教學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讓全班同學回憶25的乘法口訣。這不但是為了檢測他們是否掌握并記憶了,還可以為本堂課的教學做一些鋪墊。
(二)設置情境,探討新知。
在這一環節里,我設計了三塊教學活動:
1、編寫口訣。
這是本堂課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地觀察圖畫,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并加以記憶。根據教材的主題圖,我逐一出示小魚(1條小魚由6個全等三角形組成,一共出示6條)。學生觀察圖畫,思考并完成下面的問題:
①、填表。
魚(條)123456
三角形(個)612
②、根據表格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③、根據乘法算式歸納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④、根據口訣還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嗎?
前面已對25的乘法口訣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過這一系列的探索,本課的難點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學以致用。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要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如:①61頁做一做,呈現用6根小棒擺成的六邊形直觀圖,以口答擺2個六邊形用多少根小棒?擺鞏固6的乘法口訣;②63頁第6題,填空題,題目以圖文結合形式給出一只螞蟻6條腿的條件,讓學生分別填出3只、6只螞蟻多少條腿;③怎樣很快地算出在上課的學生的人數(每6人一組,共6組)?
3、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和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設計了下面一系列相干的游戲(播放音樂)。讓學生在游戲中有所鞏固,有所收獲。如:①開火車:讓同組的同學按順、逆時針的方向,接下去說口訣;②投信:把寫有算式的卡片投放到寫有口訣的盒子里;③摘蘋果:先說出想要摘那個蘋果(6乘幾或幾乘6),再說出其相關的口訣,說對了就把蘋果摘走,否則不能。
(三)結課。
1、結束語(師):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生答。板:6的乘法口訣]這不僅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他們概括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再次喚醒學生對本堂課的記憶,揭示課題。
2、知識伸展。這時,課以接近尾聲,為了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梢赃@樣提問:你們還想知道什么?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學生帶到另一個高潮。
口算乘法 篇二
教學目標
(一)通過直觀,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
(二)通過人人參與口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推理的能力。
(三)通過教學及反饋練習,培養學生認真口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難點: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具和學具
(一)教具:口算卡片、投影儀、投影片、小方塊圖。
(二)學具:小棒、反饋牌。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談話:同學們,上一節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同學們學得很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數乘兩位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板書課題)
2.口算:(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現下列各題,指名口算,其他人判斷對錯)
10×5+6
20×3+9
300×2+60
10×7+8
20×2+8
400×2+20
3.口答:(教師用投影片出示下列各題,采用指名答的形式,其他人用反饋牌做判斷)
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84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49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2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240里面有幾個十?有幾個百幾個十?
320里面有幾個十?有幾個百幾個十?
120里面有幾個十?有幾個百幾個十?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口算12×3.
(1)教師先出示12個正方體,把其中的10個連在一起,剩下的2個正方體與10個正方體中間稍空開些,讓學生看清楚共多少個。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再貼出2行,每行都是12個。
提問:每行有多少個正方體?一共有幾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怎樣列式?(12×3)讓學生用兩種讀法讀一讀。(12乘以3, 3乘12)
(2)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左邊擺1捆小棒(10根),右邊擺2根小棒,再照這樣擺2行。
仔細觀察:左邊是3捆小棒,是幾個十?(左邊是3個十是30)右邊是幾個2?(右邊是3個2是6)一共有多少根小棒?(36根) 36根是怎么得來的?(30加 6得 36)
教師把算式補充完整:12×3=36.
(3)討論:(以小組為單位)
30是怎么得來的?
6是怎么得來的?
36又是怎么得來的?
(4)指名學生說一說12×3的口算,你是怎樣想的?(10×3=30,2×3=6,30+6=36)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 12×3的口算的步驟。
(5)指名學生按口算步驟算出得數。
14×2
21×3
42×2
(6)口算下面各題。
12×4
23×2
32×3
(同桌二人互相說說口算步驟,再舉手回答口算結果)
2.學習例2:口算 120×3.
(1)讓學生試做。提問計算結果及思考過程。
提問:120×3得多少?怎樣想的?(120表示1個百和2個十, 1個百乘以3得300, 2個十乘以3得60,300加60等于 360)
教師把結果板書出來:120×3=360.
(2)教師小結:120是由1個百和2個十組成,所以3個120就是3個百和3個二十的和;計算時先要用3分別乘100和20,再把乘得的兩個積相加。
(3)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解題方法,再口算出結果來。(指名回答)
120×4
140×2
230×3
提問:你還能想出別的算法嗎?(先討論再回答)
學生回答。(120×4,我把120看作 12個十,用12個十乘以4,得48個十,就是 480)(140×2,我先把它看作14×2得 28,再在28后面添一個0,得 280)……
師說:以上幾位同學想得很好,他們在學習上肯動腦,掌握知識也很靈活。以后我們口算一位數乘幾百幾十的數,按上面說的哪種口算方法都可以。
(三)鞏固反饋
1.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1×2
130×3
指名回答,多找幾位同學來說。
2.全班筆練:
130×2
410×2
430×2
110×7
110×3
20×4
3.視題直接寫得數。(做在書上)
做完之后,集體訂正,指名個別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4.列式并口算出結果:(投影打出)
(2)5乘600得多少?
5.列式并口算出結果。(獨立完成)
(1)兒童三輪車每輛的價錢是21元。幼兒園買了4輛,一共用了多少元?
(2)校園里共栽了21棵槐樹,栽的松樹是槐樹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樹?
(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
(四)課后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乘兩位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的方法,有的題目,同學們還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很好。希望大家理解了算理之后,計算一定要準確,達到做一題就對一題的要求。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有了這個基礎,一位數乘兩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和算理,學生接受起來并不困難。
本節課,利用了直觀與操作,使學生通過操作,在動手活動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例2的教學,注意了“放手”先讓學生試做,再通過教師的提問,悟出了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
本節課注意了邊講邊練,講練結合,采用了多種形式進行鞏固反饋,為乘數是一位數的筆算乘法打好基礎。
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 篇三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第69頁,練習十五第1、1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游樂園這個熟悉情境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項目進行觀察,提出不同的有關乘法的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并掌握整十、百、千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品嘗成功的喜悅,增加數學意識,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口算。、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能熟練用乘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 創設情境:同學們,現在我們請兩名同學進行一組口算比賽,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比賽題目:第一組 53= 94= 85= 503= 904= 805=
第二組 47= 65= 86= 407= 605= 806=
師 :這兩位同學表現得太好了,現在請獲勝者說說自己的的方法…………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整十、百、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問題。
2、提出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想一想,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呢?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主題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出價目表)引出自己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然后自己解決(在小組內交流)
2、 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1) 展示(解決知識沖突)
1)10乘一位數
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
板書: 2╳ 9 = 18(元)
師:如果老師也想和他們一起玩,共幾人,需要多少錢呢?(全班)板書: 2 ╳ 10 =20(元)
組織學生討論: 2 ╳ 10 = 20(元)是怎么算的?
學生可能有的回答:
① 2╳ 9 + 2=20
② 2+2+2+2+2+2+2+2+2+2=20 ③ 10+10=20
4、21個十=2個十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結果。請大家比較一下,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并說出理由
(2)練一練(口算)。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同桌互對答案后,指名回答。 9 ╳ 10= 10 ╳ 5= 10 ╳
2= 8 ╳ 10 =
(3)整十數乘一位數 (現在我們一起去玩碰碰車吧)
出示例1的第(2)幅情境圖,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組織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再請個別同學展示。)
20 ╳ 3 = 60(元)
師:你是怎么算20 ╳ 3 = 60(元)的?(先小組互說,然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回答:
① 先把20后面的0不看,用2╳3=6,再在6的后面添上一個0,就是60。
②20+20+20=60。(學生們都沒有選擇20個3相加的口算方法,因為他們意識到這樣加很麻煩)
小結:整十數乘一位數都可以轉化成表內乘法來計算。
(4)、(口算):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回答。
我們班有40人,我們每個項目都想玩,請大家幫老師算一算,每個項目需要多少錢?(師先示范一個,接著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我有200元錢,幫老師選一下,可發玩什么項目
(5)比較:(算得較慢的同學和算得快的同學)
請算得較慢的同學采訪算得快的同學: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得這樣快?自己也試著用他們的方法算一算。(通過學生們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學生們進行了兩種方法的對比,也感受到了第一種方法的優化)
6)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
師:以上我們學習了整十數乘一位數,那么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又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試著做一做這幾道題。(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以下這些題目的特點,看你能發現什么?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發現。然后學生進行班內展示。(比較因數的變化從而發現積的變化規律,
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小結:在計算這類題目時,我們可以先把它看成表內乘法,用口決計算出積后,再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拓展知識外延
1、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練習十五第1題)
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鼓勵和表揚。(集體訂正)有針對性地對50╳6進行講解和說明為何積的末尾是2個0而不是1個0。
2、發散練習:練習十五第11題出示問題“整十數乘一位數積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出幾個?”
指名回答,板書學生答案。)
師:在思考這題時,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四、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感受?
口算乘法 篇四
教學目標 :
(一)理解并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
(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過程。
難點:理解并掌握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投影出示口算題:(逐題回答)
10×5 20×3 14×2 34×2
2.教師提問:14×2請你說一說口算過程。(學生回答10×2=20,4×2=8,20+8=28)
3.教師引導出示課題: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二)學習新課
1.板書出示:口算14×3.
(1)想一想 14×3的意義是什么?(3個14是多少)
(2)根據14×3的意義,用小棒擺出來。
(3)想口算的順序,先拿出表示10×3=30,3個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個4的小棒是12,合起來是42,30+12=42
板書: 14×3=42
(4)比較14×3與14×2兩道口算的異同:
(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同學互相啟發進行討論)然后請同學回答:兩道題口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數的十位上的數,再乘以個位上的數,只是14乘以3,個位上的數相乘,滿 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兩位數。
2.做一做
(1)投影出示:
16×2= 6×3= 25×2=
(2)要求同學在練習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再把這幾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幾個同學直接寫在小黑板上。待同學寫完后集體訂正。
(3)分別請同學說出口算過程。
①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②26×3,25×2分別請同學互相說,集體說,個人說。反復敘述口算過程。
3.試一試:140×3= 370×3= 1800×5=
(1)請同學想一想應該怎樣做,然后試做。(教師巡視,個別指導一下)做完后,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2)集中起來說出不同的想法:
因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個0得420.
把140看成14個十,14個十乘3得42個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數后面添上一個0.
以上這幾種算法,要給肯定,尤其第三種方法,給予表揚和鼓勵。
4.做一做
投影出示:
150×6= 380×2= 130×5=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能用幾種方法說出口算過程。
5.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要注意個位上、十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練習:
1. 書本練一練[1—4]
(1) 獨立操作,直接寫出答案。
(2) 指名說、同桌互相說口算過程。
2. 文字敘述題。
投影片出示,同學們在作業 本上做。四個同學寫在小黑板上,訂正時用。
(1)乘數是7,被乘數是12,積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口算乘法 篇五
口算乘法
第1課時教學內容:5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四1~4題。
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過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題: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二、新課
1、提出問題
(1)仔細觀察例1圖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回答中選擇例1的兩個問題:
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4)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口算方法解決其余的問題。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4、探討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么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總結,發現規律。
2、獨立完成練習十四1~2。
3、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十四3~4。
四、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乘法 篇六
指導過程
一、引探準備:
1、 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 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二、引探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4、問:你想怎樣計算?這兩種方法都行嗎?為什么?(板書)3/10+3/10+3/10 3/10×3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么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么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并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么算簡便?
三、引探總結:
1、3/18×6 2/5×15 3/7×6
3、P3 1、2
四、引探實踐:
你認為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一、引探準備:
1、 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 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二、引探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4、問:你想怎樣計算?這兩種方法都行嗎?為什么?(板書)3/10+3/10+3/10 3/10×3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么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么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并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么算簡便?
三、引探總結:
1、3/18×6 2/5×15 3/7×6
3、P3 1、2
四、引探實踐:
你認為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口算乘法 篇七
教學目標
(一)通過實物圖,學生理解算理并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理解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難點:準確、快速地進行口算。
教具與學具
(一)教具:投影片、小棒圖、口算卡片。
(二)學具:60根小棒。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搶答)
8×2=
7×5=
8×7=
4×9=
8×9=
5×5=
3×7=
6×9=
9×3=
2.口答:(投影,指名回答)
(1)30是幾個十?800是幾個百?
100是幾個十?90是幾個十?
6000是幾個千?500是幾個百?
(2) 4個十是多少?12個十呢?
12個百呢?17個百呢?
3.導入 :以上的練習是我們已學過的知識,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舊知識做基礎,來學習新知識。
板書(口算乘法)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1)學生動手擺小棒。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每堆擺2捆小棒,每捆10根,擺3堆。教師同時用投影片出示小棒圖。(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2)看圖思考:(列算式,推出算法)
問: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計算?
(用加法計算:20+20+20=60)
教師板書算式:20+20+20=60
問:還可以怎樣計算?
(用乘法計算:20×3=60)
問: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因為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
問:如果沒有加法算式,你怎樣想20乘以3得多少呢?(小組討論)
(教師巡視后,找表達較好的學生說一說)
答:(指著小棒圖說)因為3個2捆是6捆,也就是3個20根是60根,所以20乘以3就等于60.
問:如果沒有小棒圖了,你看到20×3=這個算式,你怎么想20×3得多少呢?
(分小組討論,教師深入小組,了解情況)每小組派代表發言。(想乘法口訣,因為二三得六,所以3個20就是60)
2.教學乘法算式的另一種讀法。
教師指著20×3提問讀法。(讀作 20乘以 3)(板書)
教師指著算式講:20×3這個式子,如果我們從被乘數開始讀,就讀作20乘以3,如果從乘數開始讀就讀作:3乘20.(板書)
(以上兩種讀法讓學生多讀幾次)
3.做一做:
(1)用兩種讀法讀下面的乘法算式,再口算。(看書)
20×4=
200×4=
2000×3=
(2)在書上第一頁上算出得數,訂正后,說一說為什么?
4×2=
30×3=
200×3=
40×2=
300×3=
4000×2=
400×2=
3000×3=
1000×6=
4.教學例2:(一位數乘整百數)
(1)用投影出示直觀圖:
(2)觀察思考:(小組討論)
①每個長方體圖里有多少個小方塊?
②4個長方體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③怎樣列式簡便?
(3)提問討論結果:
學生答:每個長方體里包含著300個小方塊,這圖的意思是讓我們求4個長方體一共含多少個小方塊?
問:怎樣列式簡便?(用乘法計算)
列式:300×4=
300×4得多少?怎樣想的?(300表示3個百,3個百乘以4得12個百,12個百是1200)(老師板書出結果)
(4)做一做:
①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0×4=
600×4=
②筆練。要求按欄來做。
6×3
5×4
90×3
60×3
50×4
800×6
6000×3
500×4
1000×5
訂正結果并提問: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說說你的思考過程。
③視題直接寫得數。
這組題做完以后,啟發學生思考:你發現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的數。怎樣計算簡便?
④用簡便方法進行口算。
20×4=
300×2=
2000×4=
60×2=
500×6=
3000×2=
70×9=
800×7=
1000×8=
(三)鞏固反饋
1.列式計算:
①40乘以7得多少?
②5乘600得多少?
2.脫式計算下列各題:
3×5+8
10×3+6
70-20×3
6×9+7
20×4+8
80-40×2
(四)課堂小結
提問:1.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
2.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應該怎樣想?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口算及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隨著知識的擴展,進而學習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通過教學例1,借助實物、每捆10根的小棒圖,說明3個2捆就是2個十乘以3是6個十是60.在學生理解算理之后,要放手例2的教學,用類推的方法,推導出口算思路,引導學生發現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計算規律,既有利于學生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有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 篇八
口算乘法
教學目標 :
(一)理解并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
(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過程。
難點:理解并掌握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投影出示口算題:(逐題回答)
10×5 20×3 14×2 34×2
2.教師提問:14×2請你說一說口算過程。(學生回答10×2=20,4×2=8,20+8=28)
3.教師引導出示課題: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二)學習新課
1.板書出示:口算14×3.
(1)想一想 14×3的意義是什么?(3個14是多少)
(2)根據14×3的意義,用小棒擺出來。
(3)想口算的順序,先拿出表示10×3=30,3個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個4的小棒是12,合起來是42,30+12=42
板書: 14×3=42
(4)比較14×3與14×2兩道口算的異同:
(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同學互相啟發進行討論)然后請同學回答:兩道題口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數的十位上的數,再乘以個位上的數,只是14乘以3,個位上的數相乘,滿 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兩位數。
2.做一做
(1)投影出示:
16×2= 6×3= 25×2=
(2)要求同學在練習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再把這幾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幾個同學直接寫在小黑板上。待同學寫完后集體訂正。
(3)分別請同學說出口算過程。
①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②26×3,25×2分別請同學互相說,集體說,個人說。反復敘述口算過程。
3.試一試:140×3= 370×3= 1800×5=
(1)請同學想一想應該怎樣做,然后試做。(教師巡視,個別指導一下)做完后,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2)集中起來說出不同的想法:
因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個0得420.
把140看成14個十,14個十乘3得42個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數后面添上一個0.
以上這幾種算法,要給肯定,尤其第三種方法,給予表揚和鼓勵。
4.做一做
投影出示:
150×6= 380×2= 130×5=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能用幾種方法說出口算過程。
5.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要注意個位上、十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練習:
1. 書本練一練[1—4]
(1) 獨立操作,直接寫出答案。
(2) 指名說、同桌互相說口算過程。
2. 文字敘述題。
投影片出示,同學們在作業 本上做。四個同學寫在小黑板上,訂正時用。
(1)乘數是7,被乘數是12,積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8篇《口算乘法》,能夠給予您一定的參考與啟發,是我的價值所在。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