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二物理教案 篇一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兩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兢兢業業,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效果,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教學內容和方法
本學學期的教學內容是高中物理選修3-23-5,內容多、知識點多,但對這兩本書的知識點的要求和高一必修的兩本書有較大不同,知識點多但對知識點的應用的要求并不高。結合課程標準,在教學過程調整了教學方法,重難點突出,有一些要求記憶的規律和公式強調學生掌握,使學生學習效率更高。
2、作業的布置和批改情況
除了布置課本上的作業,也經常布置優化設計上的題給學生做,但是優化設計上的后面都有答案,為減少學生作業抄襲的不良習慣,首先有選擇性地布置難度不太大的題目,并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后再對答案,并要求學生獨自完成后用紅筆改正,對不理解的題目作記號,學生作業交上后,可以看出抄襲的現象減少了很多,這樣做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批改時,做到全批全改,并對學生的作業有一定的評價。
3、培優扶差工作
在所教的二個班中各挑選三10個左右物理成績較好的學生,在適當時間對他們進行培優,培優的內容是當前所教的內容,但適當加深一點,經常做、講一些與當前教學內容所相關的高考題,取得較好
效果;輔差方面,通過小測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沒過關的同學另找時間對他們進行補缺補漏,再進行檢測,直到他們掌握了知識。
4、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一段時期后,要進行教學反思。我每個班隨機找15名學生進行研討。讓他們總結一下前一段學習中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老師應該繼續提倡哪些,應該避免哪些,你對教學中有哪寫建議,有很多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人也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逐步改進來適應學生。
5、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培養能力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能只靠機械地灌輸,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嚴謹的學習作風。準確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培養能力的基礎。課堂練習和作業中,力求做題規范化。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應用,逐步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 篇二
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為什么電感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
(2)知道用感抗來表示電感對交變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與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交變電流能通過電容器。知道為什么電容器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
(4)知道用容抗來表示電容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與哪些因素有關。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
(2)培養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去理解、分析新問題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有志于把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電感、電容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感抗、容抗的物理意義。
教學難點:
感抗的概念及影響感抗大小的因素。容抗概念及影響容抗大小的因素。
教學方法:
實驗法、閱讀法、講解法。
教學手段:
雙刀雙擲開關、學生用低壓交直流電源、燈泡(6 V、0.3 A)、線圈(用變壓器的副線圈)、電容器(103 F、15 V與200 F、15 V)2個、兩個扼流圈、投影片、投影儀。
(一)引入新課
在直流電路中,影響電流跟電壓關系的只有電阻。在交變電流路中,影響電流跟電壓關系的,除了電阻外,還有電感和電容。電阻器、電感器、電容器是交變電流路中三種基本元件。這節課我們學習電感、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二)進行新課
1、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
演示:電阻、電感對交、直流的影響。實驗電路如下圖甲、乙所示:
[來源: ]
演示甲圖,電鍵分別接到交、直流電源上,引導學生觀察兩次燈的亮度(燈的亮度相同。說明電阻對交流和直流的阻礙作用相同。)
演示乙圖,電鍵分別接到交、直流電源上,引導學生觀察兩次燈的亮度(電鍵接到直流上,亮度不變;接到交流上時,燈泡亮度變暗。說明線圈對直流電和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
線圈對直流電的阻礙作用只是電阻;而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除了電阻之外,還有電感。
問題1: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答:由電磁感應的知識可知,當線圈中通過交變電流時,產生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的變化。[來源: ]
問題2:電感對交變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用感抗來表示。感抗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后回答。
答:感抗決定于線圈的自感系數和交變電流的頻率。線圈的自感系數越大,自感作用就越大,感抗就越大;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電流變化越快,自感作用越大,感抗越大。
線圈在電子技術中有廣泛應用,有兩種扼流圈就是利用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制成的。出示扼流圈,并介紹其構造和作用。
(1)低頻扼流圈
構造:線圈繞在閉合鐵芯上,匝數多,自感系數很大。
作用:對低頻交變電流有很大的阻礙作用。即通直流、阻交流。
(2)高頻扼流圈
構造:線圈繞在鐵氧體芯上,線圈匝數少,自感系數小。
作用:對低頻交變電流阻礙小,對高頻交變電流阻礙大。即通低頻、阻高頻。
2、交變電流能夠通過電容器
演示:電容對交、直流的影響。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開關S分別接到直流電源和交變電流源上,觀察現象(接通直流電源,燈泡不亮;接通交變電流源,燈泡亮了說明了直流電不能夠通過電容器,交變電流能夠通過電容器。)
電容器的兩極板間是絕緣介質,為什么交變電流能夠通過呢?用CAI課件展示電容器接到交變電流源上,充、放電的動態過程。強調自由電荷并沒有通過電容器兩極板間的絕緣介質,只是當電源電壓升高時電容器充電,電荷向電容器的極板上集聚,形成充電電流;當電源電壓降低時電容器放電,電荷從電容器的極板上放出,形成放電電流。電容器交替進行充電和放電,電路中就有了電流,表現為交流通過了電容器。
3、電容器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
演示:電容器對交變電流的影響:將剛才實驗電路中1000 F,15 V的電容器去掉,觀察燈泡的亮度,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燈泡的亮度變亮了。說明電容器對交變電流也有阻礙作用。(的確是這樣。物理上用容抗來表示電容器對交變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問題2:容抗跟哪些因素有關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后回答。
答:容抗決定于電容器電容的大小和交變電流的頻率。電容越大,在同樣電壓下電容器容納電荷越多,因此充放電的電流越大,容抗就越小;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充放電進行得越快,充放電電流越大,容抗越小。即電容器的電容越大,交變電流頻率越高,容抗越小。
電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的特點。
4、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以下幾個問題:
1、由于電感線圈中通過交變電流時產生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變化,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電感對交變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用感抗來表示。線圈自感系數越大,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感抗越大,即線圈有通直流、阻交流或通低頻,阻高頻特征。
2、交變電流通過電容器過程,就是電容器充放電過程。由于電容器極板上積累電荷反抗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電容器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用容抗表示阻礙作用的大小。電容器的電容越大,交流的頻率越高,容抗越小。故電容器在電路中有通交流、隔直流或通高頻、阻低頻特征。
5、實例探究
電感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例1】如圖所示電路中,L為電感線圈,R為燈泡,電流表內阻為零。電壓表內阻無限大,交流電源的電壓u=220 sin10t V。若保持電壓的有效值不變,只將電源頻率改為25Hz,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1、 電流表示數增大 B.電壓表示數減小 C.燈泡變暗 D.燈泡變亮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例2、圖所示是電視機電源部分的濾波裝置,當輸入端輸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頻成分的電流后,能在輸出端得到較穩定的直流電,試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各電容和電感的作用。
6、鞏固練習
1、關于低頻扼流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種線圈的自感系數很小,對直流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B.這種線圈的自感系數很大,對低頻電流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C.這種線圈的自感系數很大,對高頻交流的阻礙作用比低頻交流的阻礙作用更大
D.這種線圈的自感系數很小,對高頻交流的阻礙作用很大而對低頻交流的阻礙作用很小
2、在圖所示電路中,u是有效值為200 V的交流電源,C是電容器,R是電阻。關于交流電壓表的示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等于220 V B.大于220 V C.小于220 V D.等于零
3、在圖所示的電路中,a、b兩端連接的交流電源既含高頻交流,又含低頻交流;L是一個25 mH的高頻扼流圈,C是一個100 pF的電容器,R是負載電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L的作用是通低頻,阻高頻 B.C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C.C的作用是通高頻,阻低頻 D.通過R的電流中,低頻電流所占的百分比遠遠大于高頻交流所占的百分比
高二物理教學教案 篇三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對高一內容掌握地比較好的學生不多,故加強基礎教學。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不高,普遍認為物理難學,部分學生甚至有排斥感。需引導學生改變思想認識,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學期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分為選修3-2與選修3-4。選修3-2為電磁學的后半部分,電磁感應與交變電流為教學的重點,選修3-4為機械振動、機械波與光。本學期任務較重,要求在本期內完成選修模塊的教學任務,以便后面高考復習時間上的安排,便于對學生進行高考的第一輪基礎復習。
本學期教學目標
旨在讓學生掌握電磁感應、交變電流、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去,明白物理源于生活必將服務于生活的道理,體會到通過使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優勢與便捷。本學期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應向高考相靠近。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客觀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教材,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水平結合起來;
2.認真備課,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把握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3.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4.認真積極批發作業、試卷等,及時反饋得到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調節教學;
5.認真做好教學分析歸納總結工作,教師間經常互相交流,共同促進。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1
一、劃時代的發現;二、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第四章電磁感應)
2
三、楞次定律;四、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3
五、電磁感應現象的兩類情況;習題課;六、互感和自感;
4
七、渦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復習課;單元測試;試卷分析;
5
一、交變電流二、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習題課;(第五章交變電流)
6
三、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四、變壓器;
7
五、電能的輸送;習題課;復習課;單元測試;試卷分析;
8
一、簡諧運動;二、簡諧運動的描述;(第十一章機械振動)
9
三、簡諧運動的回復力和能量;習題課;四、單擺;
10
實驗: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五、外力作用下的振動;復習課;單元測試;試卷分析;
11
期中復習;期中考試;
12
一、波的形成和傳播;二、波的圖象;三、波長、頻率和波速;(第十二章機械波)
13
四、波的反射與折射;習題課;五、波的衍射;六、波的干涉;
14
六、多普勒效應;復習課;單元測試;試卷分析;
15
一、光的折射;實驗:測定玻璃的折射率;二、光的干涉;(第十三章光)
16
三、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習題課;四、光的顏色色散;五、光的衍射;
17
六、光的偏振;七、全反射;八、激光;復習課;單元測試;試卷分析;
18
一、電磁波的發現;二、電磁振蕩;三、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第十四章電磁波)
19
四、電磁波與信息化社會;五、電磁波譜
20
期未復習;
21
期未測試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物理下學期教學計劃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3篇《高二物理教案》,能夠幫助到您,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本文由用戶fe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