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跡 篇一
劉高威,20xx年9月進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攻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20xx年6月畢業后,在中國龍工(福建)機械有限公司從事工裝設計與制造工作。20xx年3月辭職,開始自主創業,從事家用、商用水處理設備銷售。20xx年3月申請YBC援助,并于當年12月獲得援助。20xx年5月成立“威斯夢水家電商行”。也許有過太多生活的磨礪,他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健康的事業倍感珍惜。他認為,無論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夠坦然的樂在其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人們帶來更健康更精彩的生活。
20xx年對劉高威來說,絕對是難以忘懷的年份——在這年5月份,他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威斯夢水家電),并在年底破百萬的營業額,賺到了對于他具有生死意義的第一桶金,他所代理的“Angel安吉爾”牌凈水設備銷量在龍巖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在這年12月份,他的經營項目成為YBC的扶助項目,獲得創業導師的輔導和創業基金,為他事業的后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當我接受龍巖人民廣播電臺就業創業與你同行頻道采訪時,我的內心充滿了興奮與自豪,但我更有一份責任和信心,就是一定要把我的事業做得更好更強!”劉高威說,當時節目主持人小雪問他有何創業感言,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們的創業團隊雖然年輕,但我們的團隊是充滿著活力、富有創新并深感責任與使命,我們一定能為龍巖就業創業做出重要貢獻。”
和劉高威認識的人總能感受到他這位閩西人特有的豪氣與激情——喝酒總是一口干;唱歌卻更喜歡民族與美聲,他說這樣更能抒發情感。朋友戲說他缺少商人的詭譎,而他總是認真地說,我不是商人,我是“80后”的創業青年!
是呀!一位“80后”創業青年,會有怎樣的創業故事呢……
創業的種子在校園埋下
20xx年9月,劉高威從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第二中學考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開始了三年的大學生活。
也許是家境的貧寒,大一的劉高威除了學習外,他此時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課余時間去打工掙錢,一方面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體驗社會的酸甜苦辣。開始,他在一家海鮮排檔做傳菜生,可是,他馬上發現,這條路不是他的興趣所在———他覺得工作單調,學習機會少。與身邊的同學朋友們相比,劉高威有年齡上的危機感,他希望得到的那份工作,除了能夠解決生存問題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能讓他積累經驗、拓展人脈,使他能迅速成長。于是,他開始把目光轉向其它領域。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大城市的中國人開始講究生活的品質,注重身體健康。龍巖市區的自來水硬度偏高、漂白粉多,居民大多飲用桶裝水。但桶裝水售價5至10元,價格偏高,大多數居民只用桶裝水解決飲用和泡茶用水。如何讓居民用上經濟、安全、方便、時尚的飲水方式,直飲機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
劉高威憑借他敏銳的市場嗅覺第一時間發現了這一商機。
在20xx年以前直飲機在龍巖還屬于導入期,不被大眾所接受。劉高威只好利用課余時間邊了解直飲機邊做其它產品銷售。曾經做過“移動動感地帶手機卡的校園代理”、“MP3專賣合作”、“電腦專賣合作”等各種各樣的校園市場合作項目,劉高威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校園市場的經銷人,欣喜于成功的同時也讓劉高威賺到了第一桶金……從此劉高威便不再為上學生活費而發愁了,也不再因看到父母為了自己的學習而日漸柔弱的背影而暗自傷心!
有朋友曾問過劉高威,當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支付大學生活費時是何心情?他很自豪地告訴我,就是從這時起,他變得自信了,也萌發了大學畢業后要自己創業的念頭。
可能是因為劉高威在大二的時候就能把校園市場的開發、經營做得如此出眾,因此,他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和信任。在他讀大三時,劉高威當選為系學生會主席。他成了名副其實的領袖,知名度越來越高。這為他進一步開發和經營好校園市場、為學校開展各種活動爭取贊助打下了更好的基礎。
大學三年,劉高威是邊讀書,邊實踐著如何經商。這樣的經歷讓他變得性格開朗,懂得與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積累了很多對日后創業很有價值的經驗。
籌借創業金圓創業夢
20xx年6月劉高威大學畢業,來到一家業內很有名氣的企業工作。
劉高威心里很清楚,他不會在這家企業干很久。他之所以選擇這家企業,是因為雖然有了想法,但劉高威缺少項目的啟動資金,缺少經營的實戰經驗,這樣的創業難免會成為空中樓閣。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高威從系團總支書記曹熠城老師口中得知YBC這個組織。他立即查找到了相關的資料,并對這個組織進行了更加詳細的了解。他發現YBC所提供的正是自己苦苦找尋又最缺乏的兩樣東西——資金和經驗,便立即向YBC龍巖辦提交了創業扶助申請的材料。他的創業項目通過了YBC的審核,并得到了創業項目的導師,接受在創業方面導師一對一的專業指導。但當時YBC龍巖辦剛成立,到后期YBC活動又多,申請的資金到12月份才到位。劉高威說,當時真是困難,我和合作伙伴二個人都是大學剛畢業,又沒有什么家庭背景,只有四處籌借了20多萬元。
20xx年5月,福建省龍巖市威斯夢水家電正式注冊成立。這家業務主打提供“Angel安吉爾”牌為主的凈水設備銷售、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為用戶提供安全、健康、時尚的飲水方式。
創業路上遇攔路虎
公司剛成立,流動資金短缺,人脈關系少。開業不久就遇到了銷售難題,一個月的銷售額才二三萬,還不夠場地租金和人員工資,更談不上還借來的錢了。但他們有自信、拼搏、吃苦、團結的信念。公司憑借著團隊的力量,創新學習不斷壯大自己,慢慢突破公司的發展困境。面對著不斷倒閉或轉型的同行業企業,他們依然執著于自己的計劃、自己的夢想,決不放棄!到20xx年年底,威斯夢水家電商行在全市已擁有4家專賣店,每個大型商場都設有專柜;經營范圍已擴展從事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電子業、制藥業用超純水設備,桶裝水設備等大型農用、商業、工業水處理設備;年營業總額突破千萬元大關,這在龍巖水處理行業是史無前例的。
有朋友問劉高威,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他說,是一個好的團隊。
他和合作伙伴,真是志同道合,相互信任。這種信任不是說在嘴上,而是發自內心,體現在行動上。而他們二人在性格、專長和知識結構上的互補性,又是這個團隊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在年底聚會上,劉高威面對全體員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夢想和自信點燃了威斯夢人創業的火把,執著和用心實現了威斯夢創業之火的加速燎原,創造出威斯夢亮麗的今天!威斯夢的發展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是大家共同的發展,更是與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所有威斯夢人都應為“推進水技術應用,為人類提供安全、健康、時尚的飲水方式”的企業發展使命同甘共苦、攜手前行。
這就是一位“80后”創業青年的創業故事!
在校大學生創業例子 篇二
7月24日,禹化普制作的金黃的臺灣手抓餅。
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板,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
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臺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后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板,在兩年時間里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面團、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后,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這么多人包圍著店,為什么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嘗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_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并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板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借這樣的人氣,禹老板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打開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
“每賣一個面團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面團,一年僅靠賣面團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連鎖店堅持手工制作
_年10月,仍在電子校攻讀信息管理的大三學生禹化普認識了在大學城西街做手抓餅的許少波。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連鎖經營,許少波專注于技術改良,而他負責開店營銷。
隨著_年大學城西街兩家分店步入正軌后,禹化普開始擴張腳步。去年他新增了一家直營店和5家加盟店,殺入了大學城。“大學城八所院校差不多15萬人,70%都吃過我們的手抓餅。”如果說4成靠營銷,那么口感占六成。油酥面團是手抓餅口感的關鍵,禹化普一直堅持在自建的加工廠里手工制作,拒絕機器加工。
禹化普計劃最近2-3年在西南片區打開手抓餅市場。現在他的困惑是,隨著市場不斷擴大,管理、資金、人員問題就顯得力不從心。
大學生創業事跡 篇三
“生活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窮人與富人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有的只是對于生活的努力程度。”90后做德升移動互聯網購物商城的楊青松說
但是,誰能想到,半年前的他還只是一個月入六七千的花藝師,現在他已經成了一個月入十萬以上的移動電商大咖。
楊青松出生在四川宜賓一個工薪家庭,家庭條件還算優越,學習成績也不錯,他本來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上學,但是母親的一場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打亂了他平靜的生活。讀高中的他不得不一邊讀書,一邊打零工賺取生活費。
生活的打擊讓楊青松變得成熟起來。在學校里,他省吃儉用,把節省下來的錢給母親治療。
人窮不能志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楊青松高中畢業沒有選擇繼續求學,而是決定去打工掙錢,一方面可以養活自己,另一方面還可以補貼家用。
楊青松首先來到一家花店打工,從學徒做起,當時月薪只有1000元。但花店不包吃,這點可憐的工資根本不夠生活費。為了省錢,他經常一天只吃一頓午飯,有時候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喝涼水充饑。
剛開始做學徒,沒有人會尊重自己。有時楊青松插花不到位,就會招來主管的一頓呵斥。但是無論日子有多苦,楊青松都咬牙堅持著。因為他深知,只要不放棄,日子就有希望,如果一旦放棄了,就徹底失敗了。
楊青松憑著自己的韌勁,刻苦學習,不懂就問,不會就摸索,終于熬過了學徒期,成為一名真正的花藝師。憑著出色的插花技藝,楊青松的工資直線上升,最后達到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標準,生活似乎越來越好。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母親生病住院,需要手術,楊青松當時就傻眼了:自己根本沒有那么多積蓄,只能靠父親東拼西借。來自一個男人的自尊一下警醒了他,他暗下決心要想徹底駕馭自己的命運。要改變命運就不能滿足于眼前的茍且,他決定單干去做生意。
從那以后,楊青松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終于,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大家都在討論移動互聯網創業話題,他眼中迅速閃出一個想法,能否也做移動電商呢,不投入太多,可以邊銷售邊投入。”
但是該選擇什么項目呢?這時,他在朋友圈里發現了一個叫德升移動互聯時裝購物平臺的、投資小、回本快、效果好,他認為很符合他的創業目標。
為謹慎起見,楊青松決定做一番市場調查。他先從朋友處加盟了德升移動互聯網時裝購物商城就辭去了花藝師的工作,全職做起了移動電商。
萬事開頭難。做移動電商開始的時候,“起初做德升商城的時候被懷疑是傳銷,朋友不相信我,把我拉黑。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無理取鬧的客戶。”楊青松說,只要保持一顆真心,真誠待人,就能贏得客戶。從最開始的幾個客戶,到現在的成千上萬名客戶,楊青松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
現在,楊青松基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客戶。“每天咨詢的人都很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現在月收入可觀,我用成績證明了我能夠給母親幸福了,也能幫助更多有夢想的人,這也是我做移動電商的驕傲。”
楊青松現在已經是個成功的移動電商,自己開奔馳豪車,旗下有上千人的團隊,月流水過千萬。成功后,他開始幫助很多當初跟他一樣有夢想的人,不少人在他的幫助下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大學生創業勵志故事 篇四
他們是大四學生,已創辦了商貿公司,他們的白領團購網正在建設中創業的艱辛讓他們萌生了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分享經驗的念頭
記者面前的兩位大學生,穿藏藍色西服,打著領帶,典型的白領形象。“為了接受采訪,我們從兩天前就琢磨應該穿什么。”昨日,孫永帥和包磊坦率地告訴記者,每次出去跑業務,他們都會認真斟酌衣服,為的是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很難想象,兩位尚未畢業的大四學生,已經創建了一家商貿公司、一個商業培訓基地、白領團購網正在建設中。創業的艱辛讓他們萌生了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念頭。睡過地下室,當過工地小工。
24歲的孫永帥是朝陽喀左人,他評價自己的人生是個“傳奇”。原來,小孫自小學習挺好,上初中后開始迷戀玩游戲機,以至于輟了學,跟著一位表哥跑到沈陽打工。“當時我才15歲,但因為長得高大,順利找到了小工的活。”他和表哥睡在一幢剛蓋好的樓房地下室里,環境潮濕,早晨起來被子能擰出水,臉上滿是霧。那時候他一天的工錢是50元,辛苦不說,總是遭工頭欺負。僅僅干了半個多月,他就受不了了,老老實實地回到課堂上。如同變了一個人,小孫的學習成績從班級最后一名一點點進步到第一名,并順利考入重點高中。
再一次的挫折發生在高考時,他考出了540分,卻因為志愿報得有問題,從一本一直掉到三本,最后被大連一家外經貿學院錄取。他十分沮喪,在媽媽的鼓勵下,才勉強背起行囊來到大連。賣過壓縮袋,做過校園代理。
大一下學期,孫永帥處了個女朋友,因為對方家庭條件挺好,而他卻囊中羞澀,便萌生了賺錢的念頭。“我們學校在旅順新港,三面環海,空氣潮濕。尤其放一個暑假,被褥衣物都長毛了。”真空衣物保存壓縮袋一定極有市場!他通過網絡從義烏訂貨,將壓縮袋、干燥劑、抽氣筒搭配起來販賣,三五元的進價,可以賣到20元左右,他和女友賺了幾千元。
“那一次的推銷方式是挨間宿舍敲門,跑腿不說,還遭到不少白眼。”小孫開始琢磨,有沒有什么不跑腿也能賺錢的買賣?他發現有不少培訓機構來到學校里發宣傳材料招生,“我為什么不利用跟學生熟的有利條件,替他們招生?”就這樣,他做起了校園招生代理,一干就是兩年,再沒朝家里要過生活費。
跑遍商戶,瘦了12公斤
20xx年暑假,孫永帥本來已經買好回家的火車票了,突然接到師兄的電話。“他和另外3位大學畢業生準備創建一個大學生購物網,拉我入伙。”小孫當即退掉車票,留在大連。整整一個暑假,5個年輕人晚上構想未來,白天分頭做市場調研。
小孫負責批發市場調研,為了了解各種商品的最低進價,他每天早晨4時就跑到雙興市場,跟商販交談。“雙興市場所有的樓層,所有的商戶我都跑到了。一開始人家不愿意理我,也不說實話,,但后來都被我感動了。”調查的結果是如果做大學生購物網,從批發市場進貨并非最好的渠道。他們又開始聯系廠家,給對方發商函,希望拿到商品的出廠價。“發了很多封,終于有一家回復了,說如果你們要合作,最起碼得懂商函的寫作格式吧……”走了很多彎路,終于拿到了大量一手資料,小孫的體重硬是從176斤掉到了152斤。因為創業艱難,也因為意見不同,5個人中先后有4人退出,只有小孫仍在苦苦堅持。 一再修改方案
回想半年多的創業歷程,小孫坦言他們走了很多彎路。一開始他們想做大學生購物網,后來發現維護網站需要花費很多錢,于是又轉而尋找校園代理,進行商品的直接銷售。全市招了150名代理后,只有幾個人推銷出去了商品,絕大多數人怎樣拿貨又怎樣退了回來。無奈,他們又對代理進行培訓,發現既費時又費力……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最初的’創意早就被推翻了,啟動資金也全賠進去了,公司仍無頭緒。就在創業陷入艱難中時,該校外語系大四學生包磊加入,而且找到了新的投資方:“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定得太空太大,操作性不強。”
記者了解到,眼下他們在凱旋廣場有了個面積不大的實體店,售賣皮包、裝飾、布絨玩具等物,與其對應的白領團購網正在建設中。同時,一場面向大學生的創業營銷大賽即將開始:“我希望將自己的創業經驗與大家分享,讓他們在走出校門前切實接觸市場,積累實戰經驗。”孫永帥表示,在缺少指導、缺少經驗的情況下,他和伙伴們走了很多彎路,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大學生創業者。
老師看法 記者就小孫等人的創業經驗采訪了我市一位高校就業指導老師,他表示,大學生創業將面臨很多問題。一是需要有效地籌措資金。學生剛剛踏上社會,很少有足夠的資金積累,學生創業者應更多地具有“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二是要組建優勢互補的團隊,有效進行創新與經濟管理的互補。組建創業團隊時,應注意創業團隊成員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對公司遠近期目標、策略制定、股權分配的認同等等。三是應建立廣泛有效的社會關系,以擺脫在與社會創業者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困境。四是要有長期規劃,注意勿好高騖遠,必須重視經營體制,步步為營以求創造利潤。
大學生創業勵志故事 篇五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南湖區第二屆網絡創業大賽的網貨供應商比第一屆增加了22家,供應商品擴展到農產品、小家電、床上用品、數碼產品、電池等多個行業的130多個品種,吸引了500多名學生和社會選手參賽。
“本次比賽選手進入狀態快,銷售業績好。網店產品分類更合理、查找更方便、裝修更精美、手段更多樣,能夠嫻熟運用‘包郵、套裝折扣、買就送’等優惠措施,提高人氣和信譽。”有關負責人說。
電子商務 三大集聚區
據南湖區工商分局統計,20xx年,南湖區新增電子商務企業50家,注冊資金高達3572萬元。其中注冊資金過百萬元的有13家,“草鞋網絡”等3家公司超過了500萬元。南湖街道南湖創業園、東柵街道創意產業園、新興街道耀城廣場成為電子商務企業集聚區域,集中了32家電子商務企業成為南湖區網絡經濟產業中的骨干力量。
在傳統產品領域,一批本地龍頭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得有聲有色。五芳齋的網上銷售業績從20xx年的200萬元發展到20xx年的2600萬元,去年突破了3000萬元。20xx年,麥包包成立了北京物流中心,日本箱包購物網站也正式運營,,年銷售業績達到7億元。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5篇《在校大學生創業例子》,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本文由用戶海底星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