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视频_成人福利视频网站_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人爽爽人爽爽

論文參考文獻范文參考 論文參考文獻(優秀8篇)

論文參考文獻(優秀8篇)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篇一

[I]商務部關于促進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商商貿發[2010] 41號)[EB/OL]。 2010-02-11.

[2]由然,趙旭,仲兵。國外非油品業務漸趨成熟[J]。中國石油企業,2011 (07)

[3]鐘成索,由然。美國非油品銷售領域寬闊[J]。中國石油企業,2012 (1)。

[4]吳金林,畢港峰土編。加油站經營與管理[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 23 s } 240.

[5]張海潮。中國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石油石化,2010. ( 06 )。

[6]陳青松。非油品業務成加油站新利潤點[N]。中國企業報,2011.2.2 (11)。

[7]覃志剛。企業多元化經營績效:理論與實證。[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09. [8]

[8]劉冀生。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清華人學出版社,2010.

[9]田景惠。加油站營銷理論與實務[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

[10]田景惠。中國成品油行業 十一五 發展回顧與 十二五 展望[J]。國際石油經濟,2011(04)。

[11]馬興芹。構建加油站非油品業務新機制[J]。中國石油企業,2011 (07)。

[12]任征兵。石化雙雄:非油也憂[J]。中國連鎖,2011 (02)。

[13]韓祥峰。北美成品油零售經營特點及其啟示[J]。理論學刊,2011. (06)。

[14]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編著CEI中國行業發展報告一汽車服務業「R]。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03 )。

[15]王旭東。便利業務[J]。中國石油企業,2008 (1)。

[ 16]董仕華。連鎖便利店快速成[`期的競爭力提升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5)。

[17]李秀山。加油站便利店顧客需求分析與運行模式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16)。

[ 18]悉早加油站媒體戶外傳播新藍海[J]。市場觀察,2011 (OS)。

[19]楊波。7- I 1連鎖業真經[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20]朱明。我國石油加油站便利店的現狀與發展探析[J]。知識經濟,2011 (O1) 。

[21]閔志民。中石油終端銷售策略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大津人學,2004.

[22]劉宇。中石油沈}I{加油站便利店營銷案例研究[DI.碩士學位論文。大連理I一火學,2009.

[23]彭未然。中石油S銷售公司1h油品業務發展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國石油人學,2011.

[24] 景仲林。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發展策略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蘭州人學,2011.

參考文獻的要求 篇二

1.在正文寫作完畢后,空兩行(宋體小四號),居中書寫“參考文獻”四個字;“參考文獻”使用宋體四號加粗,前后兩個字之間不空格。“參考文獻”書寫完畢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書寫,并用數字加中括號表示,如[1],[2],[3],[4],[5]…,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號“.”結束。

2.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閱讀、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主要參考過的文獻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論文參考的先后順序排列。參考文獻與正文連續編排頁碼。參考文獻不少于6篇。

3.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1)專著:〔序號]作者。專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獻:〔序號]作者。題(篇)名[J]。刊名,出版年 (期號)。

(3)論文集:〔序號]作者。 題(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篇)名[D]。授學位地:授學位單位,授學位年。

(5)專利文獻:〔序號]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6)報紙文章:〔序號]作者。題(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

(7)電子文檔:〔序號]作者。題(篇)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網址,發表日期。

關于參考文獻的未盡事項可參見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

4.常用參考文獻范例

[1]馬紅中、邱小立。空調市場分析報告[J]。成功營銷,2004:1-2

[2]徐新鼎?市場營銷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205-224

[3]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M]。第十版。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569

[4]朱玉童。渠道沖突[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20—21

[5]李先國。分銷[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13

[6]沈立權。百事可樂公司營銷渠道沖突管理策略研討[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5:23-65

[7]Stern, Marketing Channels[J]。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1998:224-225

[8]張繼焦,葛存山,帥建淮。分銷鏈管理一分銷渠道的設計、控制和管理創新[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240-257

[9]路易斯。W.斯坦恩,伊爾。安薩里,安勒。T.科蘭恩。趙平。市場營銷渠道[M]。第五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190

[10]于俊秋。企業營銷渠道新變革。經濟與管理研究[J],2001,20: 125-250

[11]劉永炬。渠道[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3: 25-62

[12]牛海鵬。銷售通路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5:62-85

[13]月馬唯星。如何管理好經銷商[J]。經營與管理,2003: 20-36

[14]牛海鵬。渠道合作與伙伴營銷[J]。銷售與市場,2000:56-96

[15]王自勤。工業品分銷渠道的沖突與協調[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45-85

[16]趙霓君。營銷渠道沖突的博弈分析[J]。市場周刊,2004:1-25

[17]莊貴軍、周筱蓮。權力、沖突與合作[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74-78

[18]黎永生。2003年空調行業市場回顧[J]?成功營銷,2004:21-30

[19]董明珠。棋行天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188-220

[20]傅勇、楊華。國美互下封殺令一新舊渠道的最后博弈[J]。經濟參考,2004:2: 2-6

[21]彭劍峰。中國企業營銷建設團隊建設與組織管理[J]。銷售與市場,2005,4: 4-5

[22]張煒。中國家電企業分銷渠道的變革與創新[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4: 5-9

[23]陳濤。國外營銷渠道沖突及其管理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8:78-85

注釋的標注方法 篇三

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以及未公開發表的私人通信、內部資料、書稿和僅有中介文獻信息的“轉引自”等類文獻的引用著錄,排印在該頁地腳(數字加圓圈,如①、②…)。

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 篇四

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或有明確收藏地點的善本、檔案,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順序,用數字加方括號集中列表于文末。正文中的標注方法是:1.引用文獻原文需要在正文中標出序號與頁碼(如:“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在競爭中是以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的”[1]251),文后參考文獻中不出現頁碼項;2.引用參考文獻中的觀點可以只標出序號或者序號與頁碼同時標注(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3]);3.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參考文獻內容,在文后參考文獻表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4.參考文獻的編排格式見附注。

例文

國內外現有的’競爭理論文獻,或者忽略了馬克思的競爭理論,或者只把它作為競爭理論發展的一個階段或眾多競爭理論中的一個流派,停留在馬克思對市場競爭過程的描述上。然而,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在競爭中是以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的”[1]251。“只有了解了資本的內在本性,才能對競爭進行科學的分析,正像只有認識了天體的實際的、但又直接感覺不到的運動的人,才能了解天體的表面運動一樣。”[2]352

……

……而且可以說明,當時政治經濟學沒有理解的“關于資本主義競爭的基本規律,即調節一般利潤率和由它決定的所謂生產價格的規律,也是建立在商品價值和商品成本價格之間的這種差別之上的,建立在由此引起的商品低于價值出售也能獲得利潤這樣一種可能性之上的”[1]45。

……

……隨著許多偶然的改進,產品系列趨于增大,零件數量趨于增加,會產生大量的多樣化成本。[3]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安德森·派恩二世。21世紀企業競爭的新前沿——大規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產品開發[M]。: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附注:

關于論文文獻綜述 篇五

文獻計量論文

【摘 要】從文獻計量學角度分析了河北省八所高校在―發表的科研論文總體情況,從發文量、高產作者情況、基金資助情況和論文被引率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對比,找出科研水平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 科研能力 高等學校

科研論文發表情況是評估、衡量學術機構及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的重要尺度。對高校來講,是衡量一個高校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和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目前對科研論文分析方面的研究,國內學者做出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往往以某一學科、某一高校或者某一專業方面分析科研論文,得出的結論是某個學科、某個高校或者某個專業方面的研究情況和發展趨勢,對于某一地區的多個高校發表論文總體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比較少。

本研究通過對我省八所省屬重點高校近5年發表論文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八所省屬重點高校為河北工業大學(簡稱河北工大),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簡稱河北師大)、河北科技大學(簡稱河北科大)、河北醫科大學(簡稱河北醫大)、河北農業大學(河北農大),河北經貿大學(簡稱河北經貿)、燕山大學,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萬方期刊數據庫以及一些公開發布的官方數據為依據,時間選擇從1月1日―月31日期間,對河北省八所重點高校公發表的論文,從發文量的情況、論文作者情況、論文獲得基金項目資助情況、論文被引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1.八所高校基本情況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各高校最新的資料報告,河北大學現在有高級職稱人數為1118人,博士點為12個,碩士學位點為133個;河北工大現有高級職稱人員677人,博士點17個,碩士點56個;河北師大現有高級職稱人數為854人,博士點25個,碩士點92個;河北科大現有高級職稱人數為653人,碩士點50個;河北醫大現有高級職稱人數2058人,博士點18個,碩士點64個;河北農大現有高級職稱人數為942人,博士點38個,碩士點65個;河北經貿現有高級職稱人數為600人,碩士點28個;燕山大學現有高級職稱人數為827人,博士點48個,碩士點156個。從高級職稱人數來看,河北醫大人數最多,源于河北醫科大學除了學校的高級職稱人數,還包含了各附屬醫院的職稱人數,由于醫學教育的特殊性,其附屬醫院也是其教學單位,所以人數最多。從博士點和碩士點數量來看,燕山大學數量最多,其工科實力在河北省是最強的。

2.近5年發文量情況

根據統計,2008―2012年5年期間,八所大學共發表論文是85638篇,平均每年每所大學發表論文2141篇。總體上來說從年代來看,這5年發表論文總數基本上平穩,20發表論文總數最多的一年,為18203篇,占總論文數的21.26%。從單個學校來說,河北大學5年發表論文數最多,達到3篇,占發文總數的23.56%;其次是河北醫大,發文數為17471篇,占發文總數的20.40%;排名第三的是河北農大,發文數為10975篇,占發文總數的12.82%。總之,從近5年的發文量來看,河北大學、河北醫大以及河北農大是河北省高校中發文量是比較多的,顯示出它們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較強的科研隊伍。具體發文量見表1。

3.作者分布情況

分析作者分布情況,可以了解學科研究隊伍的分布狀況,也可以獲知該單位結構在某些領域具備的科研實力。據統計,八所高校近5年論文涉及的作者106914人,其中人數最多的前三位是河北大學、河北醫大、燕山大學,說明這一個時期三所高校學術水平高,是河北高校科研的主要力量。八所高校中,發表總數為48篇以上高產論文作者共有128人,共發表論文8530篇,占論文總數的9.96%。位于高產作者之首的單保恩共發表論文數是191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總篇數的2.24%,發表論文總數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劉懷軍、崔煒,三位均來自河北醫大。統計結果表明高產作者中以河北醫大人數最多,河北醫大發表48篇以上作者有39人,共發表論文2757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總數的32.32%;其次是河北農大,高產作者33名,共發表論文2123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總數的24.89%;河北大學20名,共發表論文1341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總數的15.72%;燕山大學18名,共發表論文1157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的13.56%;河北工大13名,共發表論文826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的9.68%;河北師大4名,共發文263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的3.08%;河北科大1名,發文63篇,占高產作者論文的0.74%,河北經貿沒有。高產作者排在前20名見表2。

4.基金資助情況

基金資助論文是指由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各類基金組織和事業單位提供科研經費而產生的研究論文。它是科研活動的主要產出形式,代表著某研究領域內新動向、新趨勢,具有較大的難度和較高的水準,受到研究人員的普遍關注與重視。基金論文的生產能力是衡量一個學科科研實力和水平、科研組織能力及學科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八所高校2008―2012年來獲得基金資助論文總數為20771篇,占全部發表論文的24.25%,也就是將近四分之一的論文是獲得基金資助。其中國家級基金為10367篇,占全部基金論文總數的49.91%;省部級為9973篇,占基金論文總數的48.01%;廳局級為344篇,占基金論文總數的1.66%;國際合作基金87篇,占基金論文總數的0.4%。基金項目的論文往往代表著一個研究領域內的新動向、新趨勢,具有較高的難度和較高的水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的科研創新和學科前沿動態。從國家級基金論文來看,八所高校中發論文最多為燕山大學,為2770篇,占八所高校國家級論文總數的26.72%,占其發表基金項目論文總數的60.99%,發國家級論文第二多的是河北農大,為1835篇,占國家級論文總數17.70%;排名第三的`是河北大學,發文1703篇,占國家級論文總數的16.43%;從省部級基金來看,河北大學發文數最多,為1844篇,占八所高校省部級論文總數的18.49%,發文數第二的是燕山大學為1704篇,占八所高校省部級論文總數的17.09%,排名第三的是河北農大,為1641篇,占八所高校省部級論文總數的16.45%;從廳局級基金發文來看,八所高校均相差不大,只有河北經貿大學發文最少只有2篇。從獲得國際合作基金論文來,河北農大沒有獲取過國際合作基金,發文為0篇,其他高校都獲取過國際合作基金的資助,燕山大學還獲得過霍英東教育基金。總之,從基金資助情況來看,燕山大學、河北農大、河北大學三所高校在河北省高校中顯示出較高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基金論文情況見表3。

5.八所高校論文被引用情況

論文被他人引用數量的多少是表明論文影響力的重要指標。論文出現比較高的引用率表明該論文在某領域往往是熱點,甚至是該領域研究的先驅者,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單位在該領域處于同行業領先地位。一般而言,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越多,其對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影響就越大,學術影響力就越強。據統計20―2012年間八所高校發表的論文中,被引用次數最高的是河北農大的1篇論文,被引用了490次;其次是河北大學的1篇論文,被引用了224次,排在第三的是河北大學的1篇文獻,被引用了124次。被引頻次前10名中,河北農大占4名,河北大學占4名,河北經貿一名,河北醫大一名。具體見表4。

6.結束語

通過對河北省內八所重點高校所發表論文的統計分析,研究發表河北省內高校之間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從總體實力來說,燕山大學、河北農大、河北大學這三所大學在省內科研明顯處于領先地位,其科研實力和科研水平都要強于省內其他高校。從單個指標來看,五年發文量比較多的是河北大學、河北醫大和河北農大;高產作者比較多的是河北醫大、河北大學和燕山大學;獲取基金資助較多的燕山大學、河北農大和河北大學;論文被引較多的是河北農大、河北大學。但是與全國同類高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與全國重點高校相比,差距更為巨大,所以省內高校一方面要加大科研資金的投入,保障科研資金足以支持科研工作,培養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另一方面大力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給他們創造非常優良的科研環境,再者就是營造和諧寬松的科研環境,做好切實有效的科研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潘寧。情報學核心期刊基金資助論文定量分析[J].情報科學,,27(1):78-82.

[2]孫育華。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08年載文、引文、作者及基金資助分析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28-32.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篇六

1] 高珊珊。基于三維激光掃描儀的點云配準[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8

[2] 李寶瑞。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建筑測繪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

[8] 劉洋。基于編碼結構光的三維掃描儀原型系統研發[D]。杭州:浙江大學,2005

[3] 楊永。古建筑數字化保護關鍵技術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0

[4] 林源。古建筑測繪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5] 王其亨。古建筑測繪[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6] 沙黛諾。古建筑測繪方法和技術的適用性和可靠性[D]。天津:天津大學,2009

[7] 毛方儒,王磊。三維激光掃描測量技術[J]。宇航計測技術,2005,25(2):1-6

[8] 代世威。地面三維激光點云數據質量分析與評價[D]。西安:長安大學,2013

[9] 劉濤。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及其誤差分析[J]。工業工程與技術,2014,(1):40-43

[10] 李剛。基于逆向工程的自由曲面重構技術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9

參考文獻著錄項目 篇七

1、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注意在本項數據中不得出現縮寫點“。”。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2、文獻題名;

3、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4、其他責任者(譯者);

5、版本(初版省略);

6、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

8、文獻起止頁碼;

9、文獻標準編號(ISBN,ISSN,…)。

論文的文獻綜述 篇八

金融生態文獻論文

金融生態文獻論文【1】

摘 要:目前關于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的論述較多,但有關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不清晰。

為此,本文首先對前沿學者有關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界進行梳理,使得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更加清晰,然后從金融生態評價體系、金融生態評價方法、金融生態評價未來的改進方向等方面進行梳理,為未來研究者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研究參考,最后是分析國內有關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研究的一些成功和不足之處,以供未來各級政府、金融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進行金融生態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生態;金融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一、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

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助于整個金融系統的快速、高效發展,高效運行的金融體系反過來又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統一和協調發展。

因此,在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要提升其競爭力,就得有一個運轉良好的金融系統,要有這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就必須重視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關于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早在白欽先就已提出,但是,直到,周小川才首次把生態學引入金融學,并且系統而較為深入地分析了金融生態問題。

自此以后,有關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的相關論述大量涌現。

(一)金融生態

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二者并不等價。

金融生態是一個開放、復雜的動態平衡系統,它不但包括金融生態環境,而且還包括金融生態主體和金融生態調節等。

徐諾金指出,金融生態是金融與其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總和,是各種金融組織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及其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的長期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

李揚等(2005)認為,金融體系的運行不但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制等基本要素,還包括這些要素的自身構成及其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金融生態系統的影響,它是由這些要素以及要素變化所形成的一個動態平衡系統。

(二)金融生態環境

金融生態環境則主要從金融外部運行機制、金融基礎條件等方面來探討改善金融生態的相關運作機理。

白欽先()最早闡述了金融生態環境,他認為金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開發利用過程和效率狀態則構成一國經濟的金融生態環境。

同時,還闡述了維持保護和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的作用,得出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金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為前提。

周小川()認為金融生態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機構的內部運作,而是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即金融生態環境。

他認為金融生態就是指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包括法律、社會信用體系、會計與審計準則、中介服務體系、企業改革的進展及銀企關系等環境以及這些環境的改善。

徐諾金(2005)認為,金融生態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由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構成,軟環境由社會習俗、文化傳統等構成,無論是硬環境還是軟環境都對金融生態主體的行為及運行情況有重大影響。

二、影響金融生態的主要因素及評價體系

毫無疑問,不同金融發展水平的地區,其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不一樣,由此構成的評價體系也各不相同,以下就影響金融生態的主要因素和評價體系方面的相關研究進行討論。

(一)影響因素

就金融生態的影響因素而論,金融生態環境觀的學者多從造成不同區域金融生態巨大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從中尋找改善的關鍵要素。

如李揚、王國剛(2005)、徐小林(2005)、鐘敏(2005)、湖南大學金融管理研究中心()等幾乎都從法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金融發展水平、金融機構獨立性、信用體系和文化等幾個方面研究影響金融生態環境的因素,認為這些因素是造成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差異的主要原因。

中國人民銀行德陽中心支行()認為金融生態環境的條件狀況、金融主體的形態狀況、金融生態關系的互動狀況等是影響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

其中金融生態的條件狀況包括經濟、法制與誠信環境,金融主體的形態狀況包括風險、結構與活力狀況,而金融生態關系的互動狀況則包括維護與協調狀況。

金融生態系統觀的研究者則側重于分析金融生態系統失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從金融生態系統主體、生態環境和生態調節等方面進行闡述。

其中,金融企業的產權治理是其分析的重點。

皮天雷()認為,我國金融生態法制缺陷的深層次原因是沒有真正實現從“人治”、“權治”到“法治”的根本轉變,以及非正式約束與市場經濟還存在諸多矛盾。

趙振宇(2009)認為,金融生態失衡的原因在于內部環境失調和外部環境惡化,主要包括金融市場缺乏競爭、國家過度保護、地方政府干預、缺乏有效中介服務、金融企業產權不明晰、金融體制落后、監管不力、退出規制不完善和信用環境不良等。

郭佳(2009)從法律制度缺陷、信用法律環境和金融執法環境等方面分析了金融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

黃可權(2009)從委托代理交易成本、產權制度、制度變遷形式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二)評價體系

除了影響因素外,一些學者在對金融生態或金融生態環境的評價中構建了相應的一些指標體系,由于各自視角不同,指標體系的構建也存在差異。

人民銀行南充中心支行()在做金融生態環境分析時,其指標體系的構建分為三個層次:一級指標包括經濟運行、社會信用、交易保障和金融綜合指標等四個方面,每個一級指標包括若干個二級和三級指標,共計14個二級指標和40個三級指標。

其中經濟運行包括經濟規模和增長能力、產業結構與城市化水平、企業競爭力、居民生活和保障水平四個二級指標;社會信用指標包括企業信用、居民信用、政府信用和征信制度發展四個二級指標;交易保障指標包括法律環境、政府行為和中介服務三個二級指標;金融綜合指標包括金融業務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部門獨立性三個二級指標。

胡濱(2009)在做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時,指標體系由政府對經濟的主導、經濟運行的質量、地區金融發展和信用基礎以及基礎建設四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構成。

①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指標體系構建及將其運用范圍最廣的是中國社科院的李揚等(2005、2007、2009)所做的研究,他們對全國各省市和核心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評價中都構建了相應的指標體系。

另外,像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2006)、人民銀行西安分行(2009)、湖南大學金融管理研究中心(2009)等都對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構建了相應的指標體系。

不過,這些指標體系的構建主觀性比較大,各自之間共性較少,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三、金融生態的評價方法

在構建了指標體系之后,接下來是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客觀、科學地評價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差異問題,與評價指標體系一樣,不同的研究者在對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做評價時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即使是相同的研究者,他們在不同的時期,或者面對不同的評價主體時所采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如中國社科院的李揚等(2005)在對各省市和核心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做評價時采用的是數據包絡分析法,之后,他們進行了持續的跟蹤研究和指標修改并在采用因子分析和層次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各省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評價。

人民銀行南充中心支行(2007)、劉偉玲()等在做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時所采用的則是加權函數法。

胡濱(2009)采用多元統計因子分析法構建了多因素綜合模型。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金融生態辦公室課題組(2010)在對湖北省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評估時所使用的則是因子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法。

韓占兵()則使用面板數據回歸的方式對河南省的18個省轄市的金融生態環境水平進行測評。

蔡則祥(2011)等在對長三角地區的金融生態系統運行環境績效評估時所使用的是DEA模型。

總之,不同的研究者在對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時使用了不同的方法,這與研究者的喜好和所掌握的方法有關系。

同時,不同的研究方法對數據要求的差異,也是造成研究方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然而,相同研究對象,相同的數據,如果使用不同的測評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這是金融生態環境測評中遇到的難題。

四、金融生態的改進和優化

由于金融生態不但包括金融生態環境,而且還包括金融生態主體和金融生態調節等,而金融生態環境則不但包括金融外部運行機制、金融基礎條件,還包括如何改善金融生態的相關運作機理。

因此,金融生態的改進和優化也是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

周小川(2004)從五個方面提出金融生態的改進和優化方向:其一是建立良好的法律和執法體系,其二是加快企業客戶的市場化改革,其三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其四是提高審計、會計、信息披露等標準,其五是提高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的專業化服務水平。

徐諾金(2005)指出我國金融生態環境在法律上存在立法思想滯后、體系不完善、執法效率低及司法不規范等問題。

李揚等(2005)分析了非均衡制度是如何加大地區間金融生態環境的差距。

他們認為,在統一的經濟體內,各個地區之間不應當存在明顯的金融生態環境差異,但我國各地區之間的金融生態環境卻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造成金融生態環境巨大差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均衡制度加大了地區間金融生態環境差距。

同時李揚等還強調,無論造成各省市金融生態環境差異的原因有多復雜,但在這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地方政府行為。

因此,他們建議改變地方政府行政手段干預地區經濟發展的傾向,轉而以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搞好經濟調控為主。

侯連卿等(2005)認為,由于金融業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特殊行業,因此,金融生態狀況的改善,首要的問題就是在全社會范圍內建立并形成良好的誠信機制。

他們分析了信用缺失對金融生態的制約及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重建社會信用,改進金融生態環境的措施。

與侯連卿的觀點類似,張紫平(2007)通過分析社會信用體系和金融生態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研究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李揚、王國剛、劉煜輝等(2008)分析了地方政府行為模式及其對地區金融生態的影響,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是一個從中央向地方分權的過程。

分權化改革曾經極大地激發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活力,但過于強調下級政府自主動員資源的能力,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的行政化不斷加強,從而導致當前的金融運行出現各類問題。

五、各省(部)市有關金融生態的研究

各省市有關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研究,主要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來進行闡述,其中定量的居多。

在定量研究中,一般是先構建一定的指標體系,而后采用一定的評價方法對各地區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進行評價,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前面所述的方法。

在所有這些研究當中,最為權威的當屬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為組長的課題組的研究,他們歷經四年,對金融生態環境作了三次評價:,對全國291個地級以上城市的金融資產質量進行評級,對50個大中城市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進行排名并做出評價;20,進一步深化20的研究成果,將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的地域范圍大幅擴展,包含了30個省份和90個核心城市;2008-進一步擴大,對我國30個省份和100個核心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以及338個地區的信貸資產質量等級進行了評估。

除此之外,部分省市、中國人民銀行部分省市的分行或中心支行、高校的課題組以及某些個人研究者都對地區生態環境評價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

人民銀行南充中心支行(2007)構建了一套評價指標體系,不過遺憾的是沒有帶入數據進行實證;胡濱(2009)采用多元統計因子分析法對黑龍江省13個地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都做出了評價;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金融生態辦公室課題組(2010)運用主成份分析法對湖北省16個州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評價;劉偉玲(2010)對黑龍江的金融生態環境體系進行了分析。

段福印(2011)構建了一套指標體系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金融生態和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對比分析,韓占兵(2011)通過構建一定的指標和評價方法對河南省18個地級市的金融生態建設進行了評價;蔡則祥(2011)等利用包絡模型(DEA)對長三角地區的金融生態系統運行環境績效進行了評估。

注釋:

① 這20個指標是政府經濟實力、預算內外財政收支、財政缺口、預算內外財政收入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比重、行政事業收入比重、政府消費比重;人均GDP、投資效率、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鄉收入比、非國有工業總產值比重、非國有固定資產投資非國有金融部門金融支持、私人部門獲得的金融支持、消費信貸;律師比重、注冊會計師比重、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面、事業保險制度建立面。

參考文獻:

[1] 白欽先。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2] 周小川。完善法律環境打造金融生態[N].金融時報,2004-12-07.

[3] 徐小林。區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

[4] 徐諾金。論我國的金融生態問題[J].金融研究,2005,(02).

[5] 鐘敏。欠發達地區金融生態建設的路徑選擇[J].中國金融,2005,(15).

[6] 李揚。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 侯連卿。論金融生態的信用基礎[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5,(11).

[8] 皮天雷。金融生態中的法律制度探討一個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J].財經科學,2006,(03).

[9] 人民銀行南充市中心支行。區域金融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研究[J].觀察與思考,2007,(02).

[10] 張紫平。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J].西南金融,2007,(03).

[11] 李揚、劉煜輝等。地方政府行為模式及其對地區金融生態的影響[J].新金融,2008,(03).

[12] 中國人民銀行德陽市中心支行。中國縣域金融生態評價指標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13] 李揚。中國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評價(2008-2009)[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14] 黃可權。新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的金融生態建設研究[J].理論觀察,2009,(01).

[15] 郭佳。構建和諧金融生態與金融法制化[J].決策探索,2009,(04).

[16] 趙振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問題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9,(04).

[17] 胡濱。區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方法與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9,(06).

[18]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關于西安分行轄區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EB/OL].中國人民銀行網頁,2009-07-07.

[19] 湖南大學金融管理研究中心。衡陽市縣域金融生態評估報告[N].衡陽日報,2009-11-04.

[20] 劉偉玲。黑龍江省金融生態環境體系評價分析[J].理論探討,2010,(02).

[21]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金融生態辦公室。湖北省金融生態監測評價實踐與思考[J].武漢金融,2010,(10).

[22] 韓占兵。河南省金融生態水平的實證評估研究[J].企業經濟,2011,(03).

[23] 段福印。城市金融生態比較與上海金融生態改善[J].上海金融,2011,(05).

[24] 蔡則祥。長三角區域金融生態系統環境運行績效的測算[J].經濟問題,2011,(05).

金融創生態環境建設文獻研究【2】

[摘 要] 20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了“金融生態環境”這個概念:要求整個金融發展在更高層次上追求生態環境的質量和經濟性,也是實現內生機制對外生機制的替代,最終形成良性的循環機制。

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學者和金融實踐者開始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進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由用戶南國貓覓海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5650.html

(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手机黄网www8xcn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高清成人 | 人人做人人澡人人爽欧美 | 精品国产三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 日本激情网 | 日韩午夜影院 | 免费岛国片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 国内精品视频 | 91午夜理伦私人影院 | 视频1区2区 | 久久成人精品 |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黄色三级免费网站 |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女人精品 |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日本欧美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免费日韩精品 | 久久久久亚洲 |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动 | 亚洲成人高清 | 中文视频在线 | 日韩影院在线 |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免费中文 |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久久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