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不琢不成器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篇一
俗話說得好“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塊玉不經過雕琢,怎能成為一件完美的器具呢?而我,也曾經是一塊“玉”。
那是在上小學五年級時,一開學,老師就用鋪天蓋地的卷子壓向了我們,我簡直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因為承受不住太大的壓力,就讓成績直線式下降,我仿佛是被打回了原始狀態的一塊“玉”。每天回到家,媽媽就對我這塊“玉”冷嘲熱諷:“你怎么這么不上進呀?”、“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怎么會差成這個樣子?”
還記得那天,是一節數學課。老師突然讓我起來回答問題,我十分驚恐地站了起來,但心里并不在乎。“哼,連語文老師都說我沒用,那學什么學呀,哼!”但說實話,我當時連老師在講哪一道題都不知道。我一直站著不說話,同學們在下面議論紛紛,“朱同學,我看還真不愧是“豬”同學呢!”老師還沒說完最后一個字,同學們就開始放聲大笑:“豬,我看他長得跟豬一樣!”,這位七加一的同學,你的豬腦還好使嗎?”聽著這樣的嘲笑聲,我_握緊了拳頭,很想打他們一拳,但身體又無法動。“安靜!坐下吧,反正像這樣的差生也永遠只會停留在班級的最底層!”旁邊的同學見我要坐下,便開始狠狠地嘲笑我。各種嘲笑聲在我腦海里回響,心痛的像傷口撒鹽一樣,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我回到家,心中久久無法平靜,突然我又想起了這句“玉不琢,不成器”。是啊,我還只是一塊未經打磨的“玉”呀!好!那現在就由我來打磨我這塊“玉”吧。
于是,我發奮努力,把課內的知識全都復習了一遍,并且還意外地把課外的綜合測試卷給做了。我一步又一步地把課內外的知識都整理了一遍,同樣,這塊玉也在被打磨之中漸漸地成了一個“器”。
我學著容納那些攻擊我的“意”,并將他們的“意見”轉化成了我的動力。而期末成績發下來的那一天,數學老師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有用的“器”。
“玉不琢,不成器?!币粔K美玉在打磨之后,才能成器,學生何嘗不是如此的呢?以后我要繼續打磨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器。
玉不琢不成器 篇二
夕陽欲頃,縷縷金光灑向廣袤的大地,也擠進我家的窗臺。余暉之下,書柜中那一方印章顯得猶為耀眼,仿佛向我訴說著一斷曲折的衷腸。此時,李老師的諄諄教導又在我耳畔回響,她的金句永遠鞭策我繼續遠航。
李老師是我的篆刻老師,她中等身材,皮膚白皙,戴一副眼鏡顯得特別文靜和淵博。她平時教我們篆刻時話并不多,但字字珠璣,點到要領,傳授心法。
我起初并不熱衷于篆刻,作為一門興趣課草草參加便是,沒有精湛高超的篆刻技術,沒有博采眾長的藝術天賦,更沒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信心。但李老師的那句話,讓我徹底改變了。
記得那一天我們學習了新的刻法——印油上石,可以把我們篆刻技術再次提到新高度。雖然我的書法作品在學校內小有成績,但對于上篆刻課不太認真的我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
眼睜睜地看著同學們在印石上刻了一道一道完美的刻痕,而我的手中的篆刻刀卻那么呆滯。同學們的閑言碎滿分作文網語和冷嘲熱諷不斷地匯集起來,也蓋過了李老師的腳步聲。不知什么時候,李老師已經來到我的身邊,從我手里拿過那塊印石,舉在手中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位同學的印石是我們今天課堂上最昂貴的,貴得你們難以想象,所以他是在構思,要刻出一枚最漂亮的方章。”教室里突然鴉雀無聲,我的臉也漲得通紅。李老師又靠近我的耳畔,輕輕地說:“玉不琢,不成器”。我異常震驚,反復地觀察這塊特殊的印石,找了半天也沒發現它的出眾之處,但還是捧著那塊“最昂貴”的印石,向老師鄭重承諾:我利用課余時間一定刻出最完美的方章。
通過我的不懈努力和李老師的悉心教導,那枚印章獲得了全校篆刻比賽第一名,我為之喜極而涕。
頒獎儀式后,我興沖沖地捧著獎狀和印章來到李老師的辦公室,一來對老師給我的幫助表示感謝,二來想問問這最貴的印石到底價值多少錢?李老師突然神秘起來,輕輕地告訴我:“玉不琢,不成器。”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