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處理方案 篇一
洋協發【2015】012號
洋縣協和醫院 醫療廢物及污水處理方案
醫院各科室:
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危害,根據衛生部、國家環??偩种贫ǖ摹夺t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陜西省有關規定,結合我院目前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組織全院職工認真學習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院感染規范》、《消毒管理辦法》及院感知識,提高全體職工對醫療廢物及污水的安全處理意識,加強,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做好院內感染控制,防止不安全醫療性感染。
每日專人收集交市垃圾處理中心處理。
4、病源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由檢驗科、病理科等產生單位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后,再按感染性廢物收集中處理。
(三)損傷性廢物,即使用后的一次注射器針頭、頭皮針、采血針、縫合針等,產生科室用0.1%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以上,由專人收集于防穿破防滲漏的塑料瓶或盒內加蓋封存,集中交垃圾處理中心處理。
(四)病理性廢物,手術及診療過程中產生廢物及人體組織、器官、斷離肢體、用后的病理標本,市垃圾處理中心處理。
(五)藥物性廢物,即廢棄的麻醉等藥品由藥劑科依照有關法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標準執行。
(六)化學性廢物
①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由藥劑科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②批量的含汞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由設備科由專門的機構處置。
四、醫院污水處理
加強醫院用水管理,節約用水,減少污水排放量,對廢水廢液盡量單獨收集,分別處理,對集中的污水,進行氯化
醫療廢物處理制度 篇二
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制度
一、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感染性廢物和損傷性廢物分別用有警示標識的黃色包裝物或容器物盛裝封閉,病理性廢物必須防腐處理后用黃色包裝物盛裝封閉。
二、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三、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
四、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性廢物,必須首先在微生物實驗室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五、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塵的醫療廢物必須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封閉。其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根據消毒要求進行嚴格消毒后才能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六、放入包裝物或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七、盛裝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容器的 3/4 時,必須進行緊實嚴密的封口。
八、必須使用有警示標識的包裝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或增加一層包裝。
九、禁止在非收集、非暫時儲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或生活垃圾。
十、使用后的一次性輸液器、輸血器(袋)、注射器應將針頭剪掉,針頭按損傷性廢物收集,一次性輸液器、輸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廢物收集。
2001-02-03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制度
一、感染性醫療廢物、損傷性醫療廢物、病理性醫療廢物等需要焚燒的醫療廢物必須由醫院交廢物處理部門集中處置。
二、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相關的廢物管理,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三、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交鹿城區環保局指定的廢物處理有限公司集中處置。
四、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如細胞毒藥物,必須由科主任批準,交鹿城區環保局指定的廢物處理有限公司集中處置。
五、放射性廢物必須按有關規定專人負責處理并有記錄。
六、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傳染性的嘔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七、禁止任何科室及其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違者扣 5000 元的超勞補貼。因科室管理不當造成醫療廢物流失扣 2000 元的超勞補貼。
2001-02-03
醫療廢物事故報告制度 一、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其工作人員特別是負責醫療廢物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工作人員有責任和義務立即向感染管理科報告,感染管理科在 48 小時內向區衛生局、環保局、醫院應急事故小組報告。調查處理結束后,必須將調查處理結果向市衛生局、環保局、醫院應急事故小組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及其簡要經過;
(2)泄露、散落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受污染的原因及醫療廢物產生的科室:
(3)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潛在影響;
(4)已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和處理結果。
二、發生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三、當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人員傷亡或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 2 小時內向區政府、衛生局報告,并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
四、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被醫療廢物污染或損傷時,在采取緊急處理措施的同時立即向感染管理科報告。
2001-02-03
醫療廢物交接制度
一、醫療廢物運送人員應當對收集的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保存二年以上。
二、醫療廢物運送人員在接收醫療廢物時,應外觀檢查醫療廢物的包裝與標識,并盛裝于周轉箱內或桶內,不得打開包裝袋取出醫療廢物。對包裝破損、包裝外表污染時應當重新包裝。對拒不按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包裝的,運送人員應當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員報告。
三、實行危險廢物轉移登記本,鹿城區環保局指定的廢物處理公司管理人員和我院醫療廢物管理人員交接時共同填寫,保存時間為3年。
四、建立填報醫療廢物產生的年報表,并于每年一月份向環保局報送上一產生的醫療廢物年報表。
2001-02-03 醫療廢物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制度
一、在收集轉運醫療廢物當中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溢出、散落時,轉運人員立即向醫院急救事故小組報告,必要時和區應急聯動中心聯系,以取得他們的支持。感染管理人員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二、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人員盡快組織有關人員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四、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要盡量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及現場其他人員和環境的影響
五、轉運人員對泄漏、溢出、散落的醫療廢物迅速進行收集、清理和消毒處理。對于液體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處理。并對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以防擴大污染。
六、清理人員在進行清理時必須穿防護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護用品,清理工作結束后,用具和防護用品均須進行消毒處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員的身體(皮膚)不慎受到傷害,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更換防護用品,受污染皮膚部位用 0.25 %過氧乙酸擦拭 3 分鐘后洗澡,必要時接受醫護技術的救治。
八、清潔人員必須對污染的現場地面用 0.1 — 0.2 %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擦地消毒和清潔處理,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須向院應急事故小組,衛生局、環保局報告事故發生情況,事故處理完畢后,要寫出書面報告交給院應急事故小組、衛生局、環保局。報告的內容包括:(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及其簡要經過,(2)泄露散落醫療廢物的類別和數量、受污染的原因及醫療廢物產生科室,(3)醫療廢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潛在影響,(4)已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和處理結果。
十、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萬一被醫療廢物污染或刺傷時,立即向感染管理科報告,根據不同的處理方法進行相應的處理措施,必要時接受醫護技術救治,進行體格檢查,防治傳染疾病。
。2001-02-03醫療廢物衛生安全防護制度
一、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項工作要求及安全防護知識。
二、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執行。
三、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醫療廢物的人員要有嚴格的防護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每次運送或貯存結束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處置過程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五、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處禁止吸煙及飲食,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六、每日對運送車輛及設施進行清洗消毒,對暫時貯存處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七、在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醫療廢物過程中,要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的發生。要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八、定期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
九、感染管理科經常對衛生安全防護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等工作。
2001-02-03 醫療廢物相關消毒制度
一、嚴格執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
二、暫時儲存室及區域每周用 0.1-0.2 %的含氯消毒劑對墻壁、地面或物體表面噴灑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三、防護用品在每天工作結束后要用 0.25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
四、醫療廢物轉移出去后對其區域及用品用 0.1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拖地消毒。
五、醫療廢物轉運推車及容器每日用 0.1 %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洗消毒。
六、對醫療廢物包裝物表面被污染時要立即采用 0.2 %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
七、每次收集或轉運醫療廢物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手消毒用 0.5 %碘伏消毒液或 75 %的酒精擦拭 1 — 3 分鐘。
八、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在交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前必須就地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用 0.2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 30 分鐘。
九、對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的排泄物用 0.2 %的含氯消毒劑或漂白粉消毒,靜置一小時后排人污水處理系統。十、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溢出、散落時,立即進行收集、消毒處理。
2001-02-03 醫療廢物暫時儲存制度
一、我院建立的暫時儲存室在后勤樓后西邊的一小平房。
二、袋裝的醫療廢物必須裝入暫時儲存室內的集裝箱內,不得露天存放。
三、醫療廢物暫時儲存時間不得超過三天。
四、儲存室要有嚴密的封閉措施,有工人專人管理,不準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五、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六、室內集裝箱必須防滲漏和防雨水沖刷。
七、集裝箱避免陽光直射。
八、室外設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室內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
九、病理性廢物暫時儲存時,要由病理科進行防腐處理。
十、室內要每日進行清潔和消毒,可用 0 . 2 %過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劑噴霧、擦拭。
2001-02-0
3醫療廢物轉運制度
一、醫院安排總務科專人及時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并按照類別分別置于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密閉的容器內。
二、轉運人員收集醫療廢物時要與廢物產生地點負責人進行廢物交接登記并簽名,登記的內容有:醫療廢物產生地點、日期、廢物類別及需要說明的事項。登記材料存檔三年。
三、轉運人員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內部指定的暫時儲存地點。
四、轉運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儲存地點。
五、轉運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必須防止造成醫療廢物盛裝容器破損或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一律實施袋裝封閉運送。
六、本單位內部一般采取每天運送,運送時避免穿越醫療區、人員活動區、食品加工區等。
七、內部運送路線:
各病區→ 西邊電梯→醫療廢物暫時儲存點;
門診各科室→西邊安全通道樓梯→醫療廢物暫時儲存點。放射科→醫療廢物暫時儲存點。
西邊臨時房→ 病房西邊電梯→醫療廢物暫時儲存點。東邊臨時房→樓梯→醫療廢物暫時儲存點。供應室→醫療廢物暫時儲存點。
運送時間: 早上9:00~10:00 下午14:30 ~ 15:00
八、醫療廢物轉交出后,應當對暫時儲存地點、容器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九、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及時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消毒。
2001-02-03
醫療廢物處理協議書 篇三
廢棄物處理協議書
甲方:
單位地址:
聯系電話:
傳真:
郵政編碼:
乙方:中宜環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單位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7號光華長安大廈11層
聯系電話:010-65102628、010-65102629
傳真:010-65102627
郵政編碼:10000
5為促進目的順利實施,甲方委托乙方對甲方生產所產生的工業危險廢棄物(含有毒有害廢棄物)進行收集、裝運及無害化處理。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 協議內容
1、甲方每月產生的廢棄物品種為:類噸;類噸;類噸;類噸;類噸;類噸;類噸;類噸;類噸;
其他,噸;共噸。
并經當地環保局核定。
2、根據國家工業危險廢棄物處理有關規定,本著“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甲方產生的工業危險廢棄物處理費以人民幣元每噸向乙方支付,由乙方負責處理甲方產生的工業危險廢棄物,合計人民幣元每月。
3、無論甲方是否將已核定的各類危險廢棄物交予乙方處理,都應按時向乙方繳納危險
廢棄物處理費。
4、本協議有效期為年月日至年月日,雙方簽字蓋
章生效。
第二條工業危險廢棄物的處理、運輸、交接
1、工業危險廢棄物的收集,甲方工廠內各類廢棄物由指定儲存地點。
(1)在甲方工廠內,各類廢棄物裝車由方負責完成。各類廢棄物運輸出廠直至處
理達到國家標準排放的過程由乙方負責完成。該過程所需自備車輛、工具、人員費用由方承擔。
(2)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運輸承運由方負責,并有相應的國家或地方環保部門認
可的資質。
2、處理方法:按市環保局和乙方共同認可處理方案處理。
3、技術要求: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和___?。撸撸呤邢嚓P環保標準的要求。
4、處理地點:經處理中心處置。
5、交接:甲乙雙方方在指定的交接單上簽字確認。
第三條責任與義務
除本協議其它約定外,雙方還應履行以下責任和義務:
1、甲方責任與義務
(1)為運輸方人員辦理進入甲方工廠的有關手續。
(2)配合乙方及運輸人員進行危險物收集、運輸等工作。
(3)根據本協議規定及時付款。
2、乙方的責任與義務
(1)指派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甲方危險廢棄物的處理。
(2)指派專人負責本協議執行的全過程。
第四條協議價格
1、本協議項下各類廢棄物種類及其處理費用,按危險廢物處置費元/噸,一般固廢處置費元/噸。
2、上述價格為本協議最終價格,包括處理費、藥劑費、運輸費、裝卸車等勞務費、申
報費、排污費、監測費履行本協議的所有費用及處置費由甲方向乙方支付。
第五條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甲方于每月日將上月1日至31日的處理費支付到乙方指定賬戶。
乙方開戶名稱:
帳號:
第六條違約
1、除本協議另有約定外,協議任何一方在協議有效期內擅自解除本協議。
2、因乙方未能按本協議要求履行其應盡的職責,造成污染事故而導致國家有關環保部
門對甲方的經濟處罰由乙方承擔,并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3、甲方未按規定期向乙方繳納核定的危險廢棄物處理費,乙方有權拒絕接收甲方的各
類危險廢棄物,并要求甲方償付月垃圾處理費%的違約金。
4、甲方未按規定期向乙方繳納核定的危險廢棄物處理費,乙方有權向主管部門提出申
請對甲方進行督促與處罰。
第七條爭議、解決
1、雙方因協議發生的或者與本協議有關的一切爭議。
2、甲方沒有履行本代理協議。
3、協議糾紛的解決:在本協議執行期間,甲乙雙方如發生爭議,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協商解決未果時,也可以向本協議簽訂地的人民法院提請經濟訴訟解決。
第八條協議終止
1、除本協議其它條款規定外,本協議在下列情況下終止:
(1)雙方協商同意,并簽署書面終止協議。
(2)任何一方違反規定,且在另一方書面通知其糾正違約后的十五日內未糾正違約,另一方有權終止協議。
(3)一方破產,解散或停業清理,另一方以同該方發出書面通知的十天終止協議
(4)因本協議條款終止,不影響雙方因執行本協議執行已經產生的權利和義務。
甲方:乙方:中宜環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簽字:簽字:
日期:日期:
醫療廢物的處理及焚燒 篇四
醫療廢物的處理及焚燒
摘要:本文從醫療廢物來源及危害入手,通過對醫療廢物處理現狀的分析,對焚燒技術的應用做詳細介紹并簡單改進。
關鍵詞:醫療廢物,處理現狀,焚燒
1、醫療廢物的來源
醫院廢物是指醫院所有需要丟棄、不能再利用的廢物,[1]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生活垃圾。醫療廢物是指在病人進行診斷、治療、護理等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廢物。
醫療廢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甚至會有放射性和損傷性物質,因此醫療廢物是引起疾病傳播或相關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危險性因素。
2、醫療廢物的分類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將醫療廢物分為5類∶ ①感染性
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垃圾等; ②病理性
病理性廢物是指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試驗動物尸體,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③損傷性
損傷性廢物是指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包括醫用針、解剖刀、手術刀、玻璃試管等; ④藥物性
藥物性廢物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棄藥品,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等; ⑤化學性
化學性廢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如廢棄的化學試劑、化學消毒劑、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
3、醫療廢物的危害【1】
醫療廢物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蝕性,排放管理不嚴或處理不當,會被風揚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對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及對人體的直接危害。與生活垃圾類廢棄物不同,醫療廢物由于攜帶病菌的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具有空間傳染、急性傳染、交叉傳染和潛伏傳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國內外因地表水污染而引發流行性傳染病的記載很多。1955年印度某城市因水源遭病菌污染,68%的人口受到甲型黃疸性肝炎感染;中國吉林市江北地區曾因水源污染,引起傷寒流行,400多人發病,5人死亡;中國撫順市結核病院曾因污水污染水源,使附近居民中300多人患結核病 ;1986年上海市爆發的甲型肝炎,也是由于食用醫院帶病毒污水污染的毛蚶引起的。
4、醫療廢物處理現狀【2】
醫療廢物的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在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方面,許多國家和地區對醫療廢物的減量化、分類收集、儲存、運輸和處理處置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有嚴格明確的規定。在技術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醫療廢物的處理處置進行深入研究, 主要方法有焚燒、高壓滅菌、化學處理、微波輻射、高溫分解、等離子體和電弧爐等。與此相對比,中國在法律法規制定、監管體系完善、社會公眾意識增強和科研投入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
一、法律法規制定滯后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危險廢物的產生、運輸、儲存、處置作了相應規定,建設部也早就對醫療廢物提出了集中處理處置的要求,但具體的實施細則制定明顯滯后,對醫療廢物的產生者、運輸者、收集者、處理處置者尚無明確、具體的要求。在執法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執法不嚴等問題。
二、監管體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國醫療廢物的管理體系很不完善,沒有實現醫療廢物的收集、儲存、運輸、處理處置的全過程跟蹤管理,醫療廢物的環境污染問題沒有從源頭得到控制。
①監管體系和運行機制不合理 ② 分類收集體系不完善 ③ 貯存、運輸體系漏洞較多 ④ 處理、處置設施落后
三、公眾對醫療廢物管理知識了解不夠
促進公眾對醫療廢物管理的了解,提高公眾的衛生和環保意識,是對醫療廢物實行有效管理的社會基礎。由于教育宣傳不足和缺乏相關知識,公眾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夠認識。有的回收一次性醫療用品,重新回流到一些“三無”醫院或作別的用途;有的把醫療廢物露天堆放在水源附近;有些醫院未將醫療廢物作為危險廢物對待,直接將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病原體借助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繁殖更快,造成病毒的蔓延。
四、科研投入不足與技術落后
中國在對醫療廢物的處理處置工作的資金投入、科研隊伍培養和技術成果等方面,不僅落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嚴重滯后于國內對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日益增加的迫切需求。
5、醫療廢物焚燒技術【3】
一、綜述
國內外對醫療廢物的處理基本上采用焚燒處理,盡管國外發展了高壓蒸汽消毒、微波處理、等離子處理、放射處理等技術,但由于技術、投資、運行費用等問題,新近發展的這些新技術在我國運用較少。目前國內各地對醫療廢物的處理大部分采取醫院自行處理,條件好的醫院采取了簡易小型焚燒爐焚燒處理,小型焚燒爐焚燒處理規模小,焚燒、自動控制、尾氣凈化等技術水平低、成本高、污染嚴重,并且城市醫院大多數位于城區或居民集中區,極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市醫療廢物的焚燒處理存在許多風險隱患。
二、優缺點
焚燒技術在處理醫療廢物方面得到如此廣泛的應用,是因為它有許多獨特的優點: ①垃圾經焚燒處理后,垃圾中的病原體被徹底消滅,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煙塵經處理后達到排放要求,無害化程度高;
②經過焚燒,垃圾中可燃成分高溫分解后,減量效果好,焚燒篩上物效果更好; ③垃圾焚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其熱能可用來供熱或發電,可充分實現垃圾資源化; ④垃圾焚燒廠占地面積小,尾氣經凈化處理后污染較小,可靠近市區建廠; ⑤焚燒處理可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氣影響。
當然,焚燒法投資大、占用資金周期長,對垃圾的熱值有一定要求,并且還可能產生較為嚴重的“二噁英”問題,對煙氣處理時要消耗大量資金。
三、影響因素
影響焚燒的主要因素:焚燒溫度、滯留時間、程度擾動和空氣需求量。焚燒溫度是指廢物中的有害組分在高溫下氧化、分解直至破壞所需達到的溫度。焚燒溫度是焚燒爐爐襯結構設計與選材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提高焚燒溫度有利于廢物中有害物質的的分解與破壞,并可抑制黑煙的產生,但溫度過高不僅加大燃料消耗量,還增加了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滯留時間是指廢物中有害組分在焚燒爐內,處于焚燒條件下發生氧化、分解、燃燒,最后完成無害化物質所需的時間。停留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焚燒的完善程度,也決定爐體的容積尺寸。
影響滯留時間的因素很多,如焚燒溫度、空氣過剩系數和空氣在爐內同廢棄物的混合程度等。設計時不宜采取提高焚燒溫度的辦法來縮短停留時間,而應以技術經濟角度確定焚燒溫度。同樣,也不宜片面地延長停留時間而達到降低焚燒溫度的目的。
為使廢物及燃燒產物全部分解,必須加強空氣與廢物、空氣與煙氣的充分接觸混合,擴大接觸面積,使有害物在高溫下短時間內氧化分解。焚燒爐有獨特的供風系統,且有足夠的風壓以加強系統與廢物和煙氣的混合程度。
四、醫療廢物焚燒處理工藝
目前國內外用于焚燒醫療廢物的焚燒爐型主要分為一下五種類型。(1)爐排型焚燒爐(2)回轉式焚燒爐(3)流化床焚燒爐(4)熱解一焚燒爐
(5)國外最近發展的高壓蒸汽消毒、微波處理、等離子處理、放射處理等技術
醫療廢物焚燒處置系統包括醫療廢物進料系統、醫療廢物焚燒系統、燃燒空氣系統、輔助燃燒裝置、熱能利用系統、煙氣凈化系統、殘渣處理系統及其他輔助系統。
以下是熱解焚燒工藝流程
五、存在問題
醫療廢物焚燒處理過程中因為人為,天然,儀器種種原因,導致污染物排放較嚴重,處理效果不明顯,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二次污染,影響焚燒廠周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歸納如下:
1、處理人員操作不規范,或者說對污染物處理過程不夠關注,導致處理過程出現問題,進而導致上述問題。
2、處理機制存在問題,焚燒過程不可避免的產生二次污染,但工藝流程對尾氣處理及污染物后續工作考慮不到位。
3、處理儀器因為長期使用破損,效率降低,處理方因經費問題不予更換,造成上述后果。
4、法制對此方面關注不夠高,無法可依或者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使處理方無所畏懼。針對上述問題,有以下解決方案:
1、建立健全法制,并完善監督機制,開展全民監督,全民舉報制
2、研發新技術,從技術方面入手,研發出更經濟有效的手段處理
3、控制醫療廢物的產生和流通,將其控制在可控范圍內,防止惡性污染爆發
4、加強操作人員能力,對其思想、能力進行培訓,使其滿足要求,并從思想上重視自己的工作。
6、結論
我國目前對醫療廢物的處理機制還有待完善,對醫療廢物的處理技術有待加強,如何有效控制并解決醫療廢物問題,在今后的長期工作中,還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研發組應加緊新技術的研發,工程組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新技術未開發出來的時候保證現在的處理效率,防止醫療廢物的惡性積累,預防醫療廢物的不良影響。
7、參考文獻 【1】《醫療廢物管理與污染控制技術》
趙由才 張金 蒲敏 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01 【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3】《醫療廢物焚燒技術基礎》 王華 2007
醫療廢物處理協議 篇五
深圳市社會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
收集服務協議書
甲方:
乙方:
為妥善處置光明新區轄區內社會醫療機構所產生的醫療廢物,防止傳染病的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結合社會醫療機構實際,減少經營負擔,經雙方協商,達成以下協議;
一、為減少醫療機構的負擔,綜合多方面的意見,甲方自行選擇乙方,做為甲方的醫療廢物統一收集、暫存點。
二、乙方負責甲方的儲存醫療廢物轉交處置。
三、甲方醫療機構負責人或醫療廢物管理人員積極配合乙方專職人員做好醫療廢物收集工作,甲方收集人員需定點、定時將醫療廢物按有關規定放置乙方醫療廢物固定暫存點,甲方醫療機構負責人或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要做好每次醫療廢物轉移交接登記簽名。(擬交接地點:乙方醫療機構指定地點)
四、甲方需按時、按規定將醫療廢物收集暫存至乙方的醫療廢物處理站,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提前清理醫療廢物,乙方通知甲方,甲方需及時配合處理。
五、甲方應向乙方支付醫療廢物集中收集運送服務費:元/月
六、結算方式:每半年結算支付一次,甲方應于每年六月三十日、十二月三十一日分別將半年的醫療廢物集中收集運送服務費支付乙方;乙方收到款項后須向甲方開具收款憑證,逾期10天以上不交付醫療廢物運送服務費的,乙方有權停止收運甲方產生的醫療廢物并終止本協議,由此產生的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擔,乙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七、甲乙雙方共同遵守本協議的規定,如需變更,雙方共同協商決定。
八、本協議有效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雙方代表簽名生效。
九、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光明新區衛生監督所執一份。
收運電話:
投訴電話:
甲方代表簽名:乙方代表簽名:
年月日年月日
本文由用戶折月煮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2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