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中國共產(chǎn)黨自建黨以來,經(jīng)歷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年代以及近二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的年代,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優(yōu)秀黨員,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每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牢記鄧小平同志的告誡:堅持黨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作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黨是一個執(zhí)政黨。
……但是,執(zhí)政黨也不是很容易當?shù)摹?/p>
執(zhí)了政,黨的責任就加重了,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就加重了,我們領導干部的責任就加重了。
因此我們共產(chǎn)黨員都要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始終保持先進性,才能勝利完成我們的使命。
首先,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以基本理論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要自覺地加強思想改造,清除頭腦中非無產(chǎn)階級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真正理解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扎扎實實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其次,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模范地履行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職責。
無論自己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和敬業(yè)精神,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
一切都要以黨和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飄浮虛榮的工作作風,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
再次,要善于學習,掌握工作的本領。
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內(nèi)容,沒有雄厚的文化知識,管理知識,現(xiàn)代科技知識,盡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在任何時候都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善于在工作中開拓創(chuàng)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見解,這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實現(xiàn)動機與效果的統(tǒng)一。
共產(chǎn)黨員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文化,學習科學技術,才能具備建設社會主義的業(yè)務能力;只有通過學習政治理論,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鄧小平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卓越的領導能力,防腐拒變的能力。
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頭腦。
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了攻堅階段,我們面臨著復雜的形勢,要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遵守政治紀律,提高政治鑒別力、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種錯誤思想和傾向的干擾。
要做到這些,不學習、不用科學的理論武裝思想是不行的。
沒有科學理論的武裝,就不能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就不可能有高度自覺的政治意識、堅強的黨性和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
我們要聯(lián)系實際工作和思想實際,認真學習今后,我們要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勝利,仍然要靠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仍然要靠全黨全國人民深入學習、認真實踐這一科學理論。
我們要按照黨的xx大的要求,掀起學習的新高潮。
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yǎng)和塑造的。
講正氣,必須養(yǎng)正氣,這就要不斷的學習和讀書,知識多了,本領就會增大,精神境界就會提高。
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做合格黨員要有 “書卷香”。
黨員干部要始終把學習作為一種美德、一種責任、一種追求,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在學習中提高素質(zhì)、提高能力,在學習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弄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自覺培養(yǎng)健康生活情趣,正確選擇個人愛好,自覺遠離低級趣味。
做合格黨員要有“汗水香”。
黨員干部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要認真踐行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多接些地氣,多些家長里短的細節(jié)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權衡,不搞形式主義,不蜻蜓點水,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文章。
做合格黨員要有“清廉香”。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權、慎欲、慎獨、慎微,自覺品讀為政“清正氣”。一要做到防微杜漸,黨員干部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時刻保持高度警覺。二要劃清公私界限,正確對待親情友情,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不以義氣犯原則。三要嚴守紀律規(guī)定,黨員干部要自覺把自己置于紀律的約束、組織的管理和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不干歪門邪道的事,不干違法亂紀的事,不干背信-白話文§www.baihuawen.cn 棄義的事。
做合格黨員要有“泥土香”。
基層是個鍛煉人才的大熔爐。黨員干部要放下身段,品讀田間“泥土味”。黨員干部應當卷起褲腳深入地頭,帶著問題走向基層,帶著思考進行實踐,帶著感情融入群眾,體察民情、體驗民生,真正與群眾建立起深厚感情。把改作風落實到黨的基層組織和“末梢神經(jīng)”,堅決把服務群眾工作做到位、做到家。
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20xx年開展的“興學風、轉作風、清政風、樹新風”行動,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zhì)、轉變工作作風、加強效能建設、改善干部形象的重要舉措,通過本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思想上行動上都得到進一步提升,對我本人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黨的xx大以后,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向全黨發(fā)出轉變作風、改進黨風的音。開展“四風”行動,就是要進一步落實好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各項規(guī)定,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著力解決干部。
一段時間以來,有些黨員干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拼搏進取、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有的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缺乏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作風;有的推諉扯皮、不顧大局,缺乏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魄力;有的高高在上、衙門作風,缺乏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有的信心不足、精神不振,缺乏攻堅克難、動真碰硬的勇氣。凡此種種,與黨的建設背道而馳,不利于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開展“四風”行動,就是為促進廣大黨員干部“振奮精神干事業(yè)、提升能力強素質(zhì)、改進作風優(yōu)服務、樂于奉獻勇?lián)敗彼_出的一副良藥。
“四風”行動中,興學風是基礎,轉作風是主線,清政風是關鍵,樹新風是導向,四者一脈相承、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相輔相成。本人要通過這次“四風”行動,達到工作能力上有提高、工作作風上有提升、廉潔自律上有改善、務實為民上有進步。今后要在加強學習上下功夫,加強論知識學習、業(yè)務知識學習、工作經(jīng)驗學習,要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掃除思想障礙、突破思維定式,樹立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學以致用的新風氣。
積極參與“深入基層摸實情”,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堅持從自身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堅持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起,著力整治庸懶散慢等不良習氣,擺脫“老經(jīng)驗”、“舊習慣”的束縛;不斷強化“領導就是服務”的意識,真正變管理為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做到困難面前不推諉、不退縮,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風險面前敢作敢為、勇于擔當,以改進作風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淡泊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樹立和維護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要嚴格執(zhí)行工作紀律,嚴格遵守組織紀律,真正使自己的作風更硬、工作更實、服務更優(yōu)、效能更高。
本人將以“四風”行動為契機,努力全面提高個人素質(zhì)、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塑造個人良好形象,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干部,克己奉公,忠于職守,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拼搏,努力為王店孜鄉(xiāng)的經(jīng)濟社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如果只是這樣泛泛而論,或許我們不能夠很好地了解到底什么是民主集中制,而為什么我們黨又要采取民主集中制來作為根本組織原則。然而,老師在課上給我們播放了關于蘇聯(lián)解體的一段視頻,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當蘇共宣布解散,一個諾大的國家頓時四分五裂。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面對這樣的結局,竟然沒有一個人甚至是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人出來抗議。可見,人們已經(jīng)對蘇共黨徹底失去信心了。
人民冷漠不是人民無情,反倒是蘇共應當自我檢討。早在列寧逝世前,蘇維埃國家官僚化過程已經(jīng)開始。斯大林上臺后,強化了官僚體制,建立起一種盲目服從上級的“等級制度”,并賦予各級官員種種特權,在龐大的干部隊伍中形成了一個被稱之為“官僚特權的階層”。在當時進行調(diào)查得出的數(shù)據(jù)更是鐵一樣的事實,超過半數(shù)乃至80%以上的人們認為蘇共代表的是高層領導人的意志,而基本不代表人民的利益,無情地指責了蘇共在民主上的嚴重錯誤。
中國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黨的民主集中制是維系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根本制度,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與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黨內(nèi)民主更是黨的生命所在。民主集中制執(zhí)行的好,就能增強凝聚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就能形成合力。同心山成玉,協(xié)力土成金。
然而,并非只要民主就足夠。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和前提,集中才是民主的指導和歸宿,民主與集中是辨證的統(tǒng)一。在尊重個人意見的同時,我們還是需要建立起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這樣一種集中制度。
在這方面,蘇聯(lián)仍然是我們的前車之鑒。赫魯曉夫以反對個人崇拜為借口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歷史攻功績,由此撕開了脫離共產(chǎn)主義信仰的第一道裂口。后來的勃列日涅夫又以同樣的手段否定了赫魯曉夫,推行大國沙文主義的霸權行經(jīng),引起國際共產(chǎn)主義陣營的分裂,從而加劇了蘇聯(lián)內(nèi)部隱含的矛盾。最終導致戈爾巴喬夫徹底背叛了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根本原則,把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拖入了走向崩潰的泥潭。
可見,民主集中制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關鍵。如果只是一味的集中而沒有民主,那必將導致官僚主義甚至集權統(tǒng)治;如果完全走向民主而喪失集中,那就要徹底地喪失黨的領導權。所以,只有將二者很好地融合起來,才能夠使黨內(nèi)黨外氣氛和諧融洽,增強黨的團結統(tǒng)一。
本文由用戶唯憾夢傾城分享,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3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