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 篇一
經過近20天的工作,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勝利結束,現將我校評價工作做一總結,為今后此項工作的開展留下可資借鑒的資料。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
1、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計劃。學校領導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非常重視,早在本屆學生還在高一時,就分別成立了學校新課程實施委員會和學校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組,加強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領導。
2、工作主動行動早。
本屆學生在高一學年結束時,學校就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擬定工作計劃,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評定,這為今年高三的評定練了兵,積累了經驗。(高二學年也準備了評價資料進行評定,由于省里的軟件升級,最后評定沒有完成。)
去年底,我們得到高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要在今年3月5號完成的消息,之后,即著手作了一些準備工作。新學期一開學,學校就召開評價領導小組成員會議,討論高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印發評價方案。2月12號,市教育局基教科召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會議后,學校根據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對學校先期制定的評價方案和細則作了修改,并再次召開了評價領導小組成員和高三班主任會議,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了安排。布置高三班主任帶領學生學習《安徽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學生書寫評價三年的學習總結,填寫《安徽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二、落實方案,根據工作流程開展工作
學校制定了《銅陵市第九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和《銅陵市第九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補充通知》,并將兩個工作文件發到了領導小組成員和班主任手上,要求評價工作按照通知中的日程安排進行。
我校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工作流程是:組織培訓—-實證材料的驗證—-學生信息的輸入—-評價—-評價結果審核—-評價結果上報。
1、組織培訓:學校在2月10號、16號召開了兩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成員會議、三次高三各班主任會議,進行工作布置及進行培訓;各班主任分別召開本班學生和學生家長會議,就本次評價的有關內容對學生、家長進行培訓和宣傳。評價監察小組公示學校具體實施程序和細則 https://www.shubaoc.com/ ,使每位參加評價的學生、家長、教師了解評價的意義、內容、評價的標準、評價的方式、評價的程序和要求。
2、實證材料的驗證:2月19號,各班級開會進行學生總結交流,展示學生根據評價標準收集的實證材料,在全班同學無異議的情況下,班級評價小組對實證性材料進行了確認簽字。
3、學生信息的輸入:2月20號,各班學生將實證性材料錄入計算機。(在學生進行實證性材料錄入前,計算機老師(魯大志)已經將評價軟件安裝好,軟件運行和機房里一切都正常,學生的基本信息都準確無誤的輸入。)學生輸入實證材料后,班主任再次根據文件要求對實證材料進行審核,學校評價領導小組成員監督審核工作,并進行抽查,確認班主任的審核過程。
4、評價:2月24號,學生第二次上機進行互評。由于計算機內存小,五十多人同時進行評價時,系統反應非常慢,我們五個班學生,互評進行了兩天半。學生互評結束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花費了較多的時間,第一是機子慢,半天只評價一個班;第二是等在外校借讀的學生回來評價,他們不來評價教師評價不了,等了一個上午;第三是我們分三年評價的,每評完一年再進行系統切換,這些都耽擱了我們的時間。教師評價完成后,班主任給每位學生寫評語,合成評價等級數據。各班評價結果出來后,學校評價小組成員對各班評價結果進行審核,校長最后審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月2號上午,學校接到上級通知,要求把高中分三年評價的改為高三一年進行,把前兩年的實證性材料都納入到高三一年來。這把我們前面分三年評價的工作否定了,我們又通知班主任對部分學生的實證性材料進行集中,修改評價結果,錄入、審核,忙了一天多,好在我們學校優秀學生并不多。
5、評價結果審核:3月4號,學校將高三五個班級公民道德素養方面評為優秀或有其他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定等級為a的學生名單在全校張榜公示,接受學生的質詢并給予答復。評價的結果請學生簽字并書面通知學生家長,如有異議,及時向學校反映,學校給予解釋、處理。學校留存學生和家長簽字的評價結果紙質材料,以便日后備查。
6、評價結果上報:3月5號,填寫兩份紙質高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班主任、教務主任、校長在這兩份結果上簽名,一份蓋學校公章后上報市教育局,一份學校保存。魯大志老師負責通過網上向省教育廳報電子結果。
三、體會與思考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是高中新課改推進的配套措施,這項工作的開展,必將極大地推動高中新課改工作。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對高中新課改不以為然,也沒有感受到新課改與過去有多大的不同(除教材外)。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使教師、學生對新課改有了感性的認識,也觸動了一些學生和學生家長,他們了解到,如果光有文化課的優勢,其他維度考核達不到優秀或a等,想上理想中的大學,也是很困難的。同時,這個考核,也使學校的管理獲得了一個有力的抓手,它使學生重視學校班級、教師、各部門的考核,注重學生之間的團結,參加集體活動,愛護公物,遵守課堂紀律,接受老師的教育。
要搞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我感覺要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1、學校要完善一些制度,如:學生在校日常行為規范、各種獎勵和處罰制度、各種活動開展和評獎制度、班級考勤制度、學分認定制度及公示制度等。
2、各部門、班主任落實工作責任制,按時收集學生活動的實證性材料,班主任要每個月利用一個班會課時間,組織班級學生進行材料整理和自評,每學年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綜合素質評價。各部門定期對獲獎或受罰的學生、獲得學分的`學生進行通報,發文通知。
3、班主任要記錄學生請假、遲到、曠課的情況,并定期在班級公布,并通知學生家長。學科教師要記錄學生課堂學習表現、作業上交數量及質量、考試成績情況,為學生學分評定和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根據。
4、對省教育廳制定的評價細則進行細化,進一步明確b、c等的條件。
在評價中,還要注意幾個環節。第一是評價前,學生的各種實證性材料,都要在班級公示,讓全體學生都知道,這是防止有人作假的需要,也是學生互評的需要,學生還要在班級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第二,班主任在學生實證性材料上要把關,要到學校教務處、教科室、團委、政教處等部門去核對,這包括文字的和錄入計算機的;第三,政教處和教務處要在學生錄入基本材料后進行核對,幫助班主任把好關;第四,微機室設備要確保不出問題,要能夠容納60名學生同時進行電腦操作;第五,評價結果的優秀及a、d等要在學校公示,并將評價結果通知每一位學生和家長,學生和家長要在評價結果上簽字。
高三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 篇二
為了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將綜合實踐活動納入中考綜合素質評價之中,特制定本綜合實踐活動中考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下面,我們從實活動目標設計、評價內容標準、評價方法三個方面來就綜合實踐活動中考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評價進行具體介紹。
一、評價原則
1、關注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有自己不同與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當然也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學生的差異不僅表現在學業成績的差異,還包括其生理、心理特征、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表現出來的特點。這使得每一個學生發展的軌跡和速度不同,發展的目標也就具有一定的個體性。發展性評價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是要關注和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尊重和認可學生個性化的價值取向,依據學生的不同背景和特點,運用多種評價方法,正確地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一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2、體現過程性評價
學生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樣要經歷一個過程。發展性評價強調收集并保存表明學生發展狀況的關鍵資料,對這些資料的呈現和分析能夠形成對學生發展變化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優勢和不足給予學生激勵或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同時,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情緒情感、參與程度、投入程度等。
二、評價的目標
本方案所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所提出的各項指標的具體化。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討論稿)中,將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目標設計為五個方面:“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我的關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的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我實驗區都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如下。
1、能力目標的確定
①收集處理信息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但這一問題的解決所需各種數據資料、事實事例,都靠學生自己去尋找、查閱、選擇、摘錄和分析,社會實踐報告《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是必備的能力。
②社會交往能力
社會交往能力是社會交往的過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較之其他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為學生交往提供充分的機會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環境,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交流機會較多,學生逐步學會與人溝通、合作的技巧,交往能力也隨之提高。
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從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實踐,積極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統整各科知識,增進思考、判斷、應用與創造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并在實踐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體驗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要得到全面提高。
⑤管理能力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多采用小組合作方式,任務的完成并非一人之功,小組之間怎樣協調關系,調動每個學生活動的積極性,需要一定管理經驗積累,活動機會越多、活動內容越豐富、學生管理能力就越能提高和發展。
2、情感目標的確定
①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學生通過某些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自主探究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學會如何為人處事,將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個人的奮斗緊緊結合在一起,樹立民族昌盛,國家發展的積極信仰。
②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道德
創新精神的培養只有同科學態度、科學道德的培養統一起來,才會真正形成對社會、對個人發展有價值的結果,學生在課題探究過程中,從實際出發,通過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同時,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等,也將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③親身參與實踐的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親歷與實踐,其活動過程也是情感活動過程,在活動中獲得親身體驗、產生積極情感,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
④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創造性和認知能力,而且還要學生關心社會的進步、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經濟的發展、環境的保護,爭取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⑤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⑥了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⑦初步了解自我,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3、知識目標的確定
綜合實踐活動并非不注重知識目標,但它更強調知識的綜合性、創新性、廣博性,綜合實踐活動淡化知識的分割,淡化學科間的界限,以任務為中心,將知識學習融于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知識目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①經驗性知識。經驗性知識是指通過直接經驗產生的主觀感受和意識,通過日常經驗而獲得。
②綜合性知識。隨著當代科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科學作為一個系統,不僅僅存在于某個單一的學科。因此,綜合運用學科知識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之一,綜合實踐活動通過主題活動方式來使學生掌握、運用跨學科知識,這些知識都是綜合性的知識。
③方法性知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立足于顯示生活紛繁復雜的生活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掌握各種方法。如信息處理的方法、訪問調查的方法、測量統計的方法、觀察實驗的方法等。因此掌握方法性知識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知識性目標。
三、評價組織管理
由區教育局具體組織領導;區教研室提供測評標準,組織進行抽樣調查;學校自主選擇測評方法:1、學校組織測評;2、學校聘請區教研室培訓的測評人員進行測評。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3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