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工作總結 篇一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我在中心小學任一年級班主任,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可以看出全班學生中有6人學習成績比較好,其余8名學生語文基礎相對薄弱,了解了該班基本情況后,我著手做了下面幾點工作:
一、配合任課老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在依照“新課程標準”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指導綱領的基礎上,繼續尋求自己在工作中進一步完善的突破口,緊密結合語文第二冊教學要求,把素質教育貫穿在課堂內外,使全班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多方面都有了一個新的起色,使“教”與“學”,“動腦”與“動手”,“書本知識”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學生知識面得到拓展,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從而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改進班級管理方法
結合小學生的成長特點,我對該班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度”,讓他們“競爭上崗”,同時讓學生在五個教學日里實行“值日班長制度”,并且把“賞識制度”首次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之中,學生在老師的肯定聲中得到了自我激勵繼續努力的勇氣,班風、學風與日俱濃,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幫學互助蔚然成風。
三、成長檔案記錄
讓成長記錄袋成為主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必定有許多值得開懷值得欣慰的地方,那是他們成長的足跡。我們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總不可能面面俱到,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便為學生的自我評價提供了可能。只要學生覺得是好的,那都能在自己的記錄袋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在評價中我便將成長記錄袋貫穿于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富有個性的過程,富有張揚的一面,從而達到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的有機結合。
回顧這一學期,讓人倍感欣慰,學生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信心,不論這一系列教學實踐能否帶給我最終的榮耀,我都將凝聚自己全部的熱情去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一年級工作總結 篇二
家訪是維系教師、家長、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擔任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剛開學我就發現了一個非常“好動”的男生,名叫樂樂,他的“多動”不是一般地“多動”,是每分每秒都在動的那種,這樣下去,無疑影響學習效果。我為此非常擔憂,希望能與他的家長進行一番溝通。開學第三天,我特地把樂樂留下來,想請他的家長來接,順便可以當面和他的家長聊聊。可是,我等了很久,終于來了個老爺爺,我以為是樂樂的爺爺,就說:“您是樂樂的爺爺吧,你們樂樂好像比較多動,都不愿意聽,希望家長可以多教育、多督促。”樂樂的“爺爺”趕緊說:“好的,我會跟他的爸爸媽媽說的。”接著他們就回家了。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我發現樂樂的情形完全沒有好轉,上課仍舊不聽,做自己的事情,下課就是出去玩,作業不做,人都找不到。我想: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的啊!我一定要再去了解一下情況,他之所以目無紀律,好動貪玩,估計還是與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一天下班后,我帶著樂樂回他家了。
到樂樂家后,樂樂的“爺爺”很熱情地接待了我,我們一起聊了會。通過閑聊,我終于知道,原來我一直以為來接樂樂的是他爺爺,現在才知道不是,他爺爺癱瘓在床,那個是他的太爺爺。樂樂的爸爸媽媽在樂樂三歲的時候就離婚了,他爸爸又結婚了,不久前剛生了一個小弟弟,平時樂樂也不跟爸爸一起住,全是太爺爺和太奶奶在接送,所以他從記事起就沒有享受過正常孩子應有的父愛和母愛關懷。我一想,原來是這樣啊,樂樂平時的行為只是想要獲得大家的關注,他也缺少母愛,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
老師和家長之間多溝通、多交流。老師在學校里抓住一切機會,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善于發現他的閃光點,如搞衛生很積極、愛幫助同學等,及時表揚鼓勵他,讓他知道自己的價值。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和時間的合理安排,并按照計劃嚴格執行,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
在后來的教學中,我發現樂樂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課知道聽講了,下課知道寫作業了,能幫助老師做事情了,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了。
其實小家伙本質并不壞,只是沒有人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系統的培育。我下定決心,以后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多給他一份關心、耐心和細心。讓他在班級這個大家庭里享受家的溫暖,健康的快樂地茁壯成長。
一年級工作總結 篇三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個學期就過去了。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熱情支持和幫助下,我做好了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并在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方面取得了進展。接下來,我將對2010年的工作做一個簡要的報告和總結。
一、師德表現
平時積極進取,參加全校教委會,認真學習學校下達的上級文件,關心國內外重大事件,并注重政治理論學習,在教學和科研活動中與小組合作。每周按時參加升旗儀式,永不曠工。服從安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本學年全勤。
二、教育教學情況
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以下幾點:
1.深入細致地準備每節課。在備課中,我認真學習教材,力求準確把握難點和難點,注意閱讀各種雜志,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注意弱化難點,突出重點。精心編制教學計劃,不斷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對待每節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技能的培養,自覺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保證每堂課的質量。
3.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聽取學生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4.堅持講課,注重學習小組教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本學年,我平均每周上一節課,極大地促進了我的教學。
5.重視教育理論的學習,把一些先進的理論運用到課堂上,使學習變得有用。
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我們班有XX名學生,后進生人數比較多。因此,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我認為我們應該特別關心后進生。思想上不搞歧視,情緒上不搞疲勞,態度上不搞粗魯。我們應該用我們對貧困學生的真摯愛敲開他們的心門。善于發現他們的亮點。例如,不要盯著班上的尖子生看。為后進生創造更多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不要故意給他們布置太多的作業,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休息,因為他們真的需要休息更多。多聯系家長,讓這些孩子多讀書,爭取家校合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
四、班主任工作情況
今年,我繼續擔任一班班主任。一年的工作讓我意識到,作為班主任,除了要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外,更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我通常非常注意與學生的交流。通過與學生談心、家訪等方式,消除學生的思想顧慮,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目前,班級形勢穩定,學習氛圍濃厚,同學們互相幫助,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作為一名一年級班主任,我多少有些苦澀和疲憊,但我決心,無論多么艱苦,我都要做好普通班主任和普通班主任的工作。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紀律松弛。我從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入手,在課堂上進行有趣的教學,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學生的紀律。利用晨會課和思考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備課,課后觀察學生行為,根據學生表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始終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逐步養成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課后休息、禮貌待人的良好習慣。
以上是我上學期工作的總結,不足之處顯而易見。領導和老師可以糾正,我必須加倍努力,努力工作。
本文由用戶南國貓覓海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4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