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一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社區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大事,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根據區、街道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社區實際,特制定xx年食品安全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食品安全執法力度
1、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對本轄區內的食品安全負總責,全面加強本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積極支持執法監管部門開展工作。同時要確定分管領導、專職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及時調整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村級食品安全網絡監管組織。
2、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強化食品安全執法力度按照一個環節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分工。
3、定期組織召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及時傳達和學習上級有關食品專項整治活動的會議和文件精神。根據各個時間段食品安全情景,在“五˙一”、“十˙一”兩個黃金周期間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食品專項整治工作。
二、宣傳教育工作
1、加強對《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開展行業誠信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
2、進一步做好輿論宣傳工作。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參與的社會監督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采取各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和食品放心工程的`資料,努力營造全社會參與監督食品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圍,增強人民群眾食品消費的維權意識和職責意識。
三、深化“三網”建設,構建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1、大力建設食品安全信用和信息體系。社區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與食品監管、農業、林業、質量技監、工商、衛生等部門建立食品安全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和職責追究制,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網絡,構建信息平臺,構成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實現食品安全信息互聯和資源共享,逐步構成統一、科學、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體系,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
2、著力構建監管職責網。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認真制訂本轄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應急預案并積極組織實施演練。切實健全和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制,對因工作失職而發生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要追究有關職責人的職責。
3、努力健全群眾監督網。充分發揮各級消費者協會及其基層組織的作用,在農村和社區抓緊建立一支群眾性的消費維權監督員隊伍,并做好信息員培訓工作,提高其法制水平和監督本事。同時,積極發揮各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完善監督網絡。進一步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建立方便、暢通的舉報渠道,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增強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總之,要按照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各自工作,使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盡快實現我社區食品安全狀況的明顯改善,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二
一、強化隊伍建設。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對本行政區域內食品安全負總責,實行食品安全監管行政首長負責制。因人事調整,鄉政府及時調整食品安全委員會組成人員,明確了安委會的主要工作職責和組成部門職責。加強食品安全“四員”隊伍網絡建設,由分管負責人任食品安全管理員;衛生院公共衛生人員任食品安全宣傳員;村民委員會主任任食品安全協管員;村衛生室醫生任食品安全信息員。
二、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在相關法律、政策和業務知識培訓和業務操作指導方面,不斷加強“四員”業務能力建設,強化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基本信息采集統計基礎工作。鼓勵組建各類農副產品生產經營、旅游餐飲服務業等經營協會,通過協會自律章程加強企業自身安全責任意識,落實自我主動管理責任。
三、強化日常監管。加大日常監督檢查的頻次和力度,提倡對本轄區食品生產經營業主進行分類指導和管理,及時解決消除群眾身邊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重點對大米、食用油、蔬菜果蔬、肉制品、乳制品等零售流通市場,對食用農產品生產和食品加工作坊;對餐飲服務單位等旅游接待服務單位重點加強日常監督檢查。開展對學校、社會養老機構、工廠食堂等單位的定期不定期檢查。各村要落實農村集體聚餐指導申報備案工作。鄉食安辦要積極參與重大活動和重要節假日期間的聯合安全檢查。
四、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同步發揮村兩委成員、黨員、代表、農村社區網格員和鄉村食品安全監管“四員”作用,及時匯總日常監督、臨時抽檢、投訴舉報、醫療機構等各方反饋信息,主動排查問題,或及時報送主管部門科學分析研判風險,制定應急預案,落實防控措施。加強應急工作的督查和指導,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問題報告制度,加強政府值班工作和信息報告制度,不斷提升應急管理水平。
五、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增加調整公安、司法部門為食品安全成員單位。食安委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嚴格落實主管責任和監管責任。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意識,督促企業建立質量安全控制主體責任體系、嚴格規范操作程序,加強生產經營全過程監管。重視信息公開工作,選取典型反面事例進行曝光。完善投訴舉報機制,發揮12331舉報平臺作用,強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形成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工作格局。
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社會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與發展。我們要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食藥監局、市農委等業務主管部門的有效指導下,腳踏實地、勤廉工作,不斷提高監管工作效能,為保障轄區飲食用藥安全盡最有力的本職責任和社會公民責任。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三
一、普通教育科
圍繞落實制度,主要從人員培訓、宣傳教育、檢查反饋等方面著手,針對往年出現的問題,帶領食品安全工作小組,加強整改,抓好xx年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一)與區紅會聯合組織一期食堂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責任心,了解食品安全工作的一般常識,熟悉食堂操作流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熟練操作食堂內的相關器具。
(二)指導學校落實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1、抓好校園食品安全課程的數量、質量落實情況,按要求食品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學教學課程,每學期20學時,每周1課時。
2、指導學校利用健康教育課、專題講座和墻報、櫥窗、黑板報、宣傳標語、宣傳畫等宣傳陣地,在校園中廣泛開展食品健康和安全知識宣傳。
3、要求學校組織師生代表對學校食堂進行檢查,對周邊小店進行摸排,對購買校外不潔食品、攤販食品的學生進行勸導和管理。
(三)建立檢查反饋機制
1、建立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帶領食品安全工作小組對全區中小學食堂和飲用水進行檢查,特別是檢查中問題較多的學校,將是下步抽查和整改的重點。
2、在檢查的基礎上組織一次現場會,選取硬件設施較為完善,安全管理規范的食堂作為現場會地點,召集食堂管理人員參加,明確標準,提升管理質量。
3、建立飲用水器具、儲水場地消毒制度。一是加強對飲水器具消毒、儲水場地消毒過程的監管,飲水器具要定期消毒,由專業人員,在專門的場所進行,做到程序規范并有記錄。二是及時索取每批桶裝水產品檢驗合格證明,并對到校時間進行登記,對開啟超過5天和到校超過15天的桶裝水要作傾倒處理。
二、學前教育科
針對學前教育辦學性質復雜多樣,管理難度大的特點,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從宣傳培訓、常規落實、督查指導等方面著手,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一)重宣傳培訓
1、幼兒園層面:組織學習,提高幼兒園領導、保教人員及后勤管理人員的衛生安全意識;開展一次區層面的知識競賽及相關技能比武活動;與區婦幼院聯合開展日常業務培訓、法制宣傳、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的食品安全主題活動,提升幼兒園食品安全意識,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2、家長幼兒層面: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系活動,指導和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利用電子屏、校園網、班級博客、主題墻、宣傳展板、家園聯系欄、開家長會及印發食品安全宣教資料等,向家長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科普知識和正確的飲食觀念和食品安全觀念。
(二)重常規落實
1、嚴格落實以園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完善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
2、落實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和健康管理,加強對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3、切實加強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繼續嚴格執行每日晨檢及日報、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認真做好因病缺勤記錄、疑似傳染病排查、疾病監測、消毒隔離和傳染病學生追蹤等工作。
4、加強飲食衛生管理。切實做好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定期做好飲水機衛生消毒。每學期開學前規范做好各種幼兒用品、玩具、室內外環境等的全面消毒工作,食具、毛巾做到每天消毒,并有記錄。
(三)重督查指導
2月19—21日學前科、學前督導中心和民管辦聯合對21所部門街道辦、民辦幼兒園進行了開學工作檢查,對于食堂管理、飲食衛生方面發現的重點問題進行了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下步將采取定期與隨機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強過程控制,并將檢查及整改結果納入民辦幼兒園年度考核內容。
(四)重齊抓共管
xx年將進一步加強與衛生部門的日常合作與聯系,定期安排保育員、衛生保健及后勤人員參加婦幼院組織的業務培訓,開展食品、飲水安全聯合檢查;強化局內部各相關部門在監管工作中的協調、銜接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三、安全管理辦公室
(一)抓好學校食堂煙道的清理工作
定期對煙道進行清理,一是保證煙道污垢不進入食品,引起食品污染,二是保證不出其他安全問題。
(二)抓好熟食配送過程的防范工作
課間餐、個別學校的中餐,都是由食品公司配送,配送途中的食品安全不容忽視,須要求食品公司使用全封閉的車輛送貨,對車廂要定期消毒。
(三)抓好校園周邊小店的排查管理工作
引導校園周邊小店從正規場所進貨,定期對小店的食品進行摸排,發現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四、后勤管理服務中心
圍繞規范后勤保障體系,從設備改造、招標配送、監督管理等方面著手,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
(一)啟動校園食堂煤氣管道改造
完成全區校園管道煤氣改造,促進校園食堂設備安全。
(二)完善食堂大宗食品同意招標配送工作
從源頭上層層把關,杜絕物資采購的隨意性,確保配送率達到100%,20xx年5月開始此項工作,按潛在投標人報名、對投標人經營能力考察、領取招標文件、召開招標會的順序進行。
(三)加大監管力度
1、加強對食堂大宗食品供應商的管理,每雙月召開一次供應商一把手參加的食品安全預警會,通報校園食堂配送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
2、加強農藥、重金屬殘留檢測抽查工作,定期對食品進行抽樣檢測,納入供貨商的考核。
3、加強對食堂管理人員的管理,舉辦一期食堂管理人員培訓。
4、做好上級相關部門需要的數據的匯總上報。
五、基財科
1、參加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會議,做好相關配合工作。
2、做好學校食堂投入的預算工作。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四
根據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xxxx年6號文件精神要求,為切實增強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強化行業道德倫理,確保我鎮食品安全,現就我鎮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時間:xxxx年9月30日
二、地點:xxxx鎮政府會議室。
三、參加人員:鎮相關食品監管部門負責人、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員、鎮轄區內流動廚師
四、培訓內容:
1、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典型案例的講解由鎮政府分管食品的領導負責講解。
2 、農產品生產、銷售環節的講解由分管農業的副鎮長xxxxx負責講解。
以上培訓工作具體由食安辦協調,并負責邀請市級食品監管部門人員參加。培訓完成后寫出工作總結。
五、工作要求:
1、各村要高度重視此次培訓的主要目的,通知相關人員準時到會。
2、通過培訓大家要本著和諧、社會穩定,為人民負責的態度,更加重視食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3、通過培訓工作后,要加大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確保我鎮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大全 篇五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文件及會議精神,以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為目標,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即發展”的理念,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擺到突出位置,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核心,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為主線,提高認識,強化責任,健全制度,加強管理,規范教育,以更加扎實有效的工作,確保校園平安,為學校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營造和諧、安全的環境。
二、工作目標
1、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學校食堂食品要建立索票索證臺帳追溯制度、學校食堂要持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檢查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行演練、聯系相關部分取締校園周邊無證無照經營行為。
2、繼續以“平安校園”的建設為抓手。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使學生得安全知識與安全信息知曉率力達到100%,積極開展學校安全工作主體責任活動。
3、嚴防發生牽涉校方責任的安全事故。堅決杜絕重特大傷亡事故,盡力控制一般事故的發生,確保師生在校安全。
4、加大學生上學、放學道路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與管理大力度。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強安全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全校師生的安全防護意識。
1、做好開學初安全工作教育。在開學初,各校要及時與新入學的學生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和班主任簽訂安全責任書,并要求班主任進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教育。
2、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和科任教師的作用。廣泛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安全法制意識,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學生的自覺行動。學校要邀請法制副校長到學校進行一次遵紀守法、交通安全等重點主題的安全常識教育。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安全觀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識,熟悉報警、求助電話的使用,具備對危險的初步判斷能力,掌握躲避危險和自救的簡易方法。9月、10月在全校組織開展小學生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以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慶活動的順利進行。11月進行一次學校“應急演練”(緊急疏散演練、消防安全演練)。
3、為防止學生在國慶和寒假期間發生事故,學校堅持集中開展安全常識教育,宣傳預防常識。學校在9月底和放假前分別發放《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傳學生假期安全教育工作事項等,以提醒家長監管好自己的子女,防止發生安全事故。12月份要結合“12.1世界艾滋病日”、“平安和諧校園創建”,對全體師生進行班級宣傳教育活動。
(二)大力加強安全工作組織制度建設,努力把校園安全及綜治工作納入正規化軌道。
1、加強工作責任制度。各校要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安全工作職責。建立一支兼 職的學校安全群防工作隊伍,動員和組織師生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學校安全和綜治工作。
2、落實定期檢查制度。各校要嚴格按照“及時排查、各負其責、工作在前、預防為主”的十六字方針,把安全檢查作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校每周和重大節假日前必查的基礎上,查重點、重點查、查反復、反復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結合上級精神制定學校《__小學教師安全責任書》、《家校安全責任書》等,以加強群防群治,共建平安校園。
4、健全安全工作資料檔案制度。要將上級的安全工作指示、年度計劃總結、日常管理檢查、月報通報等工作臺帳系統整理,及時歸類建檔,為領導決策、工作研究、檢查指導、工作講評、年度考評和保障校園合法權益提供第一手資料,使安全工作更具預見性、規范性和針對性。
5、強化安全預案制度。以自然災害、暴力犯罪、重大傷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為設想條件,結合單位實際,認真制定各類事故應急預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處置機制。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六
一、以“學校教育衛生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營造健康衛生的校園環境奠定基礎。
以“學校教育衛生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預防為主、常抓不懈、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方針,嚴謹處理好食品衛生健康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和學校傳染預防工作,營造健康衛生的校園環境奠定基礎。
二、教育目的
通過教育引導青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營養知識,提高食品消費的自我保護能力,從而為打造一個健康、科學、文明的民族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加強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管理,明確食品衛生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
加強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學校成立食品衛生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責任細化,層層落實,有效預防、控制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消除食品衛生安全的隱患,做好食品衛生安全的應急預案及措施,利用周一班會課進行食品安全教育,把食品衛生安全的危害消滅萌芽狀態。
為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我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四、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宣傳力度,營造和諧安全健康的校園氛圍
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隊會、講座、板報、廣播、電視、網絡等形式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教育,使學生學會識別并自覺抵制不合格食品,增強學生的衛生預防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五、突出食品衛生安全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安全制度。
今年,我校將堅持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作為大事來抓,緊緊圍繞既定的工作目標展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落實好食品衛生安全相關措施,力爭取得明顯效果。
六、加強督查督辦力度,推動工作開展
1、加強督查督辦工作,對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食品安全問題重點督查。
2、強化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職責,推動工作開展。
3、由少先隊大隊部設立衛生監督小組,定期對班級進行督促檢查。
4、堅持每天對個人的食品衛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糾正或處理。
5、時時刻刻強調食品安全問題,切實保證師生的飲食安全。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元旦、春節臨近,為了保障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發生,現就做好“兩節”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落實責任
春節、元旦是我國各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也是旅游消費的黃金季節。因此,做好“兩節”期間食品安
全工作,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強化“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公眾飲食安全。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食品安全監管合力,落實各項食品安全工作措施。
二、結合實際,突出重點
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兩節”期間食品消費量大的特點,組織開展本轄區的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果蔬、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水產品、食用油、豆制品、大米、飲料、酒類、散裝食品、米線、面條、卷粉和兒童食品等品種,以及農貿市場、超市、食品批發市場、中小食品生產加工單位、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承辦“年夜飯”宴席的大中型餐飲單位等行業。特別要加大對農村、城鄉結合部、學校及周邊地區、旅游景區小作坊、小食品攤點、小餐館、小商店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檢查,嚴防三無食品、過期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流向市場,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三、履行職責,加強監管
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按照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環節,采取按環節分段監督,聯合行動與各職能部門專項監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大力強化監督檢查和整治,依法查處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及其他不符合標準的違法犯罪行為。
1、縣農業局:
負責農產品源頭的治理,加強對農藥、肥料市場的監督管理,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推進放心農資下鄉;對主要生產基地蔬菜農藥殘留進行重點監測,并及時發布有關信息。
2、縣商務局:
負責對生豬定點屠宰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的違法行為。加大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私屠濫宰高發區域的巡查打擊力度,進一步規范和整頓屠宰市場秩序。
3、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整治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的生產加工企業。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對28類食品的市場準入和區域性、行業性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整治。
4、縣工商局:
負責在食品流通環節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經營秩序,圍繞重點品種等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相關、消費者投訴多的食品開展執法檢查,強化食品包裝管理,集中力量整治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印制品,把農村市場整治作為重中之重,督促企業普遍建立和落實進貨檢查驗收、收購臺帳和質量承諾制度。
5、縣衛生局:
負責在食品消費領域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學校、建筑工地、廠礦及風景區食堂、餐館的衛生監督檢查力度,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并做好突了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準備。
6、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7、各鄉鎮政府做好轄區內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重點是加強對農村自辦宴席的管理,杜絕群體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在加強監督檢查的同時,要利用好“兩節”期間這個宣傳食品安全教育的良好時機,積極行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讓食品安全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常識,普及科學飲食知識,引導公眾正確選購食品,養成科學飲食習慣,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自我防范和依法維權意識,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和監督作用,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廣泛參與食品安全良好社會氛圍。
五、做好應急,落實值班
各鄉鎮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保障責任意識,加強協作,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預警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幫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嚴格執行節日期間24小時值班制度及領導帶班制度,保證通訊暢通,確保群眾舉報和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得到及時處理。一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按照《xx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預案操作手冊規定及時報告和處置。
請各鄉鎮政府、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按通知要求,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做好各項工作,并于20xx年2月5日前將“兩節”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總結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聯系電話: (傳真)
電子郵箱:
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八
20x年,我鎮的食品安全工作將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城鎮統籌,在全鎮繼續推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實現監管與發展,監管與服務有機結合,全面提升監管工作能力,結合我鎮實際制定鎮20x年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一)繼續在全鎮推行“一專三員”(鎮食品安全專干,村級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和聯絡員)監管機制,食品安全專干由鎮政府人員兼任,食品安全聯絡員由駐村干部擔任,食品安全協管員由村委會主任擔任,食品安全信息員由衛生室醫生擔任。
(二)強化目標管理,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對村,各辦、室、站所的綜合目標管理。實行半年督查,年末考核,量化評分。
(三)繼續開展食品安全綜合評價。按照《市食品安全綜合評價細則》標準。結合平時工作完成情況,推動“食品放心工程”的深入開展,促進食品監管長效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四)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在完成市政府農產品,食品監督性和評價性抽檢任務的同時,充分利用我鎮現有的安全檢測能力,逐步建立我鎮食品質量抽檢工作制度。形成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的錯位抽檢機制,提高食品質量監督性和評價性抽查的有效性。
(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防控體系,創新水平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以生產經營單位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為一體的食品安全防控體系。通過生產經營單位強化自律,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全程控制水平。通過社會、輿論機構、公民個人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筑起第三道食品安全防控線。全面提升我鎮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六)全面推動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實施。按照“統籌規劃,整體部署,分布實施”的原則,在全面落實六大類食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擴大食品準入的品種和范圍,提高我鎮食品生產經營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我鎮食品產業又快又好的發展。
(七)健全社會監督網絡。在開展整合各部門現有食品安全監督員,協管員隊伍建設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推廣工作經驗,不斷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工作。
(八)深化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要結合監管職能,以監督性評價性抽檢問題較多的食品為重點品種,各類食品批發市場,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是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九)繼續加強宣傳培訓。加大基層食品安全監督人員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法律規范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加強村監管員隊伍的教育培訓,提高法制意識和業務素質。繼續加強鄉村廚師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培訓,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法人代表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及食品安全基礎知識等內容的培訓,強化食品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繼續開展“五進”活動,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九
一、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
1、明確責任區具體監管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
2、對責任區內的食品企業進行“六清查”。一要清查企業數量;二要清查企業證照;三要清查生產設備能力;四要清查質量狀況;五要清查人員素質和健康狀況;六要清查出廠檢驗水平。
二、完善企業質量安全等級評定,實施分類監管。
一是對全區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等級評定。按食品安全風險程度、產品質量、質量控制能力、誠實守信情況,交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二是對各等級企業實行分類監管。A類企業每年至少巡查1次,B類企業每年巡查4次,C類企業每年巡查6次。D級企業實行停業整頓,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予以取締。
三、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
一是加大對食品企業產品出廠檢驗的監管力度,確保出廠產品質量合格;
二是按省、市局下達的強制檢驗計劃,開展好食品質量的強制檢驗工作,食品企業強檢率達到95%以上。
四、加強對食品小作坊的監管。
1、調查摸底,建立檔案。摸清我區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數量、所加工產品的類別、規模和質量善,建立翔實準確的’質量檔案,做到心中有數,并且實行動態管理。
2、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要逐一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明確承諾不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食品;不偷工減料、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不以非食品原料、發霉變質原料加工食品;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偽造食品標識、冒用QS標志、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等。
3、加強小作坊食品質量檢驗的監管。不具備檢驗能力的監督其實行委托檢驗,保證產品質量。
4、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監管。通過巡查回訪、強制檢驗、監督抽查,加強對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管。
5、嚴格查處。對長期不具備生產加工條件、產品質量屢次出現不合格的小作坊,特別是生產假冒偽劣、濫用食品添加劑、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以及冒用QS標志的小作坊,要及時提請有關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
五、繼續加大食品安全的執法力度。
1、加大無證查處力度。
2、嚴厲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和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
3、實行食品“黑保單”制度,對無證生產、制假售假的,開入“黑名單”,予以曝光。
六、繼續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一是加強宣傳,使食品企業提高對市場準入制度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加大幫扶力度,幫助企業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三是嚴格許可準入,確保獲證產品的質量安全。
二○xx年十二月七日
食品安全工作計劃 篇十
一、總體要求
各學校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從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大局出發,深刻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頒布施行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切實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深入學習,全面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準確把握《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精髓,切實增強學校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和水平;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板報、專欄、升旗、班會等宣傳陣地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內容,做到全員知曉,進一步增強師生、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貫徹實施營造一個學法、懂法、用法、維權的良好氛圍。在學校構筑起保障食品安全堅實的法律屏障。
二、學習、宣傳活動要求
在這次開展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活動中,各學校要開展好“三個一”活動,即:組織學校食品衛生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一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專題會,二是對學校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進行一次《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普法培訓;三是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全校師生進行一次專題宣傳活動。
三、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步驟和內容
(一)動員準備階段(6月2日一6月5日)
1、各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2、布置《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
3、安排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時間、形式及內容。
(二)培訓階段(6月8日一6月12日)
1、各學校分別開展對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和師生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培訓工作。
2、對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培訓的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進行考核。
(三)自查階段(6月15日—6月19日)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領導小組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條款,對本校食堂、小賣部進行認真清查。并根據自查結果制定整改方案。(將整改方案于6月19日前上報保健所,以便對照檢查)
(四)整改階段(6月22日—8月24日)
以此次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契機,抓住暑期時機,全面開展學校食堂軟、硬件整改、建設工作。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各項細則,加強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使其真正發揮作用,確保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落到實處。
(五)檢查階段(8月31日—9月11日)
教育局食品衛生安全領導小組將開展對學校學習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行全面檢查。
(六)總結階段(9月14日—9月25日)
各校按照學習宣傳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方案,將完成此項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學習宣傳活動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積極籌劃,精心組織實施,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確保學習宣傳活動落到實處。做到領導重視,嚴格把關,組織嚴密,不走過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全員參與,宣傳到位。
(二)加強協調,增強宣傳力度。各學校要加強各部門協調配合,及時溝通,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全員的參與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三)突出重點,確保學習宣傳實際工作效果。各學校要將學習《食品安全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領導干部帶頭學,全體師生參與學,學校食品管理人員和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重點學,確保學習效果。宣傳活動要突出主題,貼近生活,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抓住師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展開宣傳教育,確保宣傳效果。
本文由用戶liao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4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