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防疫工作計劃 篇一
根據《中小學校嚴防新冠疫情輸入校園一日工作規范(實行)》文件精神,為嚴防新冠疫情輸入學校,保證師生安全,保障學校教學秩序正常運行,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食堂一日工作規范。
一、嚴格晨檢,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
1.時間:6:00–6:30。責任人:__。
2.主要措施:
(1)詢問有無疫情病例接觸史。
(2)測量體溫并記錄,發現異常者立即上報并調離。
(3)更換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對工作服進行酒精消毒。
(4)禁止員工將私人物品帶入后廚,對員工手機消毒。
(5)洗手后進入工作區。
二、嚴把進貨關,加強食品原輔料管理
1.時間:7:00–9:00。責任人:__,成員:__。
2.主要措施:
(1)檢查送貨人員是否佩戴口罩,送肉、禽人員是否佩戴橡膠手套,要求彼此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2)索證索票,細查動物檢疫證、肉品合格證,嚴禁野生動物進入。
(3)檢查蔬菜農檢驗合格證。
(4)檢查各類食材合格證,有效期。
(5)逐樣檢查所有食材質量、數量。
(6)各類食材分類存放。食品、非食品、食品相關產品,以及食物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需要冷藏的食材及時放入冷藏柜。
三、嚴格消毒,加強餐用具管理
1.時間:上午9:00–13:00;
下午:3:00–6:00。責任人:__,成員:廚師長__、消毒保潔人員。
2.主要措施:
(1)所有餐具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各進行一次先用84消毒液消毒,清洗后用消毒柜高溫消毒。
(2)廚房內使用的食品加工工具、盛放食品的器皿在每次工作結束后及時清洗消毒,上午:11:40–13:00,下午:4:40–6:00。
(3)每天上午9:00–10:00檢查所有冷藏冷凍設備是否正常運轉。
(4)食堂外環境、食堂內各功能區每天上午9:00-11:00消毒一次,對加工場所、人員通道、樓梯等處地面全消毒,對售飯大廳每餐前1個小時消毒一次。
(5)所有功能區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四、做好保潔,加強場所環境衛生管理
1.時間:上午6:00–13:00,下午:3:00–6:00。責任人:__、成員:廚師長達__、__、保潔人員。
2.主要措施:
(1)早上6:30–8:00外環境徹底大掃除,全員參加。
(2)保潔人員隨時做好保潔工作。
(3)各功能區負責人督促做好本區域衛生并及時保潔。
(4)學生餐前餐后洗手處、員工洗手處配置足量洗手液、肥皂等。
(5)設置收集廢棄口罩、手套的專用的密閉容器。
(6)每天對專用的餐廚垃圾桶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
五、嚴格操作規程,加強加工制售環節管理
1.時間:上午6:00–13:00,下午:3:00–6:00。責任人:__,成員:__、廚師長、保潔員。
2.主要措施:
(1)穿工作服帽,戴口罩、手套等。
(2)生熟分開、葷素分開、成品與半成品分開,分類分池清洗,嚴防交叉感染。
(3)燒熟煮透。
(4)售賣間消毒、殺菌,飯菜加蓋并做好防塵防飛沫工作。
六、保證秩序,加強學生用餐管理
1.時間:早上:6:50–7:20,上午11:40–13:00,下午:6:00–7:00。
責任人:行政值班(值日教師)、__、各年級主任、德育處、各班主任。
2.主要措施:
(1)錯峰就餐,協調好各年級各班用餐時間。
(2)就餐過程中不交談,按學校劃定區域用餐。
(3)就餐后清洗餐具離開。
(4)自帶餐具飯盒,打好飯菜立即蓋好、分散就餐。
開學疫情防控工作計劃 篇二
一、早期預防是關鍵:
總的來說,幼兒傳染病的潛伏期基本限定在3–8天以內,在幼兒處于癥狀不明顯或無癥狀的潛伏期內時,尤其容易將病原體傳染給其他孩子。在幼兒園這樣幼兒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發現某個幼兒已經發病了再進行防治,往往就喪失了最佳的控制時機,為時已晚。所以,傳染病的防治貴在早發現、早干預。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后,我們平時特別注意各項預防工作的落實。
1、加強晨間檢查:
實行每日晨檢和缺課追蹤制度。每天,保健醫生把好第一關,對所有到園幼兒進行認真負責的檢查,觀察其皮膚、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里是否有潰瘍;摸摸兩腮是否腫痛等,做好晨檢登記,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報告,班級老師到園后,首先開窗通風,然后對入園的'孩子詢問、檢查,把好第二關。若發現異常立即要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對于排除了傳染病的幼兒,均需持醫院的相關證明方可入園。同時,老師要負責對每位缺課的幼兒追查缺課原因。
2、加強缺課追蹤登記制度
每天上午10:30由各班負責考勤追蹤的老師打電話詢問未到園的兒童原因并做好登記,診斷情況及醫院后交到保健室,由保健醫生進行追蹤,發現問題及時向相關醫院及上級部門報告并做好登記。
3、疫情報告情況
若在園內出現傳染病及疑似傳染病,應及時對患病者進行隔離并通知家長到正規醫院診治,并由保健醫生跟蹤調查診治結果,及時上報責任醫院、區疾控中心、教育三科等相關部門。
3、落實好各項衛生消毒工作:
對幼兒教學、生活物品以及活動室、寢室的常規衛生工作,我們加大檢查力度,幼兒口巾、擦手巾、水杯、碗筷做到一用一消毒,采取每天兩次以上檢查制,做好各班清潔衛生和環境衛生,每周五進行一次大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每月一次檢查各班口巾、擦手巾、水杯是否和班上幼兒姓名相對應,若發現不足的應及時補上,當場指出,當場改正,及時監督、督促各班更加細致地做好、做實常規衛生工作。
二、措施得當是保障:
1、保持教學、生活環境通風換氣。
2、加強檢查:嚴禁幼兒共用水杯、餐具以及小毛巾等個人物品現象發生。
3、嚴格按照要求,由專人為大型玩具噴灑消毒藥液,定時開展預防性消毒。
4、根據天氣狀況,不定時安排全體幼兒服用具有抗病毒藥效的中藥水,注意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煉,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
5、讓每位老師熟知傳染病應急預案內容,在園期間發現幼兒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精神萎靡等癥狀時,老師知道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措施,及時就醫、及時隔離等。
三、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1、九月份出版報《如何給小兒防暑降溫》。
2、十月份給全園職工上衛生課《細菌性痢疾》。
3、十一月份給食堂從業人員上食品衛生安全課堂《設備與工具衛生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培訓資料》。
4、十二月份給全園職工上衛生課《流行性乙型腦炎》。
開學疫情防控工作計劃 篇三
一、把好幼兒健康入園關。
幼兒新生入園必須體檢,確保幼兒入園健康合格率100%,并做好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幼兒來園,須經保健員晨檢入園。幼兒進班級后,當班教師做好本班幼兒的晨間接待,幼兒一日生活中教師要經常觀察幼兒情緒,遇異常要及時處理(帶幼兒去保健室或聯系家長)。對缺勤的幼兒,教師要及時向家長了解情況,做好登記。保育員做好午檢檢查,發現異常要及時向值班人員匯報。
二、做好春季預防傳染病的宣傳。
春季是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各班利用宣傳櫥窗、家園橋、健康教育課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和幼兒宣傳春季傳染病發病癥狀、特點及預防措施,提高家長和幼兒的知病防病意識。一旦發現孩子發熱,盡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醫生建議住院治療,應積極配合,還應及時告知老師。孩子未徹底治好前,不能來園,防止傳染給別的兒童。治療痊愈后,憑醫生證明才能入園。
三、班級要加強班級衛生保健消毒工作。
做到:
1、每日對活動室和午睡室進行通風、紫外線消毒。
2、每日對個人衛生用品(口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消毒。
3、每日清理垃圾,室內不留垃圾過夜。
4、每日用消毒液對拖把、抹布等進行消毒。
5、每日對班級消毒衛生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并進行每周、每月定期的衛生檢查。
四、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確保二小時戶外活動的時間。
讓孩子多接觸陽光,提高免疫力,并注意隨時給幼兒增減衣服,特別關注體弱兒的護理。建議家長春季要充分利用雙休日和平時散步時間,進行一些孩子樂于接受的親子游戲活動,循序漸進地加大幼兒運動量,同時還要保證幼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注意早睡早起,因為人體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旺盛,這對孩子的生長具有積極的意義。
五、幼兒園加強膳食管理,把好入口關。
廚房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食品“五四”制度,注意食品衛生和營養搭配,合理安排膳食,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正處在生長的關鍵階段,家長要教育孩子不挑食,保證幼兒營養全面,滿足生長需要。
六、家長避免孩子在春季接觸傳染性疾病的傳染源。
不要帶孩子到空氣污濁,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超市、茶館等。有過敏性疾病史的孩子,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春季是疾病的好發季節,應避免讓孩子接觸性過敏源,不帶孩子到花園玩耍,少吃或不吃魚、蝦等食物。
七、幼兒園如發現幼兒傳染病,要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規范報告程序,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本文由用戶南國貓覓海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4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