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化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一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化學必修1》是高中化學課程必修部分的第一個模塊,承擔著與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育的銜接,為高中學生學習化學打好基礎和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任務。本冊教材通過《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從礦物到基礎材料》、《硫、氮和可持續發展》四個專題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的物質分離和鑒別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掌握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及氧化劑、還原劑。通過對一系列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的學習,使學生對元素化學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本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物質的量、以及有關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的簡單計算。
2、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3、氧化還原反應
4、離子反應
5、元素周期律
三、教學設想與措施:
基于普通班和重點班的區別,所以要區別對待。
重點班的同學在課上要多一些自主學習,在其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組織討論,自己歸納、總結。自己動手探究等多種方法。同時,對優生強化學習,進行提優,對差生同樣要做好補差工作。
對普通班的學生,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知識點盡量簡單化,力求學生能夠理解。同時降低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也能適當放進一些學生活動以提高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進度
周次日期
教學內容
教時數
周次日期
教學內容
教時數
第一周
9月1日
9月4日
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
6
第十二周
11月14日
11月20日
從礦物到基礎材料
8
第二周
9月5日
9月11日
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
6
第十三周
11月21日
11月27日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
4
第三周
9月12日
9月18日
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5
第十四周
11月28日
12月4日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4
第四周
9月19日
9月25日
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5
第十五周
12月5日
12月11日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4
第五周
9月26日
9月30日
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
3
第十六周
12月12日
12月18日
核外電子排布與周期律
3
第六周
10月1日
10月7日
國慶節
第十七周
12月19日
12月25日
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3
第七周
10月8日
10月16日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9
第十八周
12月26日
1月1日
從微觀結構看物質的多樣性
3
第八周
10月17日
10月23日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9
第十九周
1月2日
1月8日
期末復習
第九周
10月24日
10月30日
鈉、鎂及其化合物
4
第二十周
1月9日
1月15日
期末復習
第十周
10月31日
11月6日
從礦物到基礎材料
8
第二十一周
1月15日
1月31日
期末考試
第十一周
11月7日
11月13日
從礦物到基礎材料
8
第二十二周
月日
月日
高一化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二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二、現狀分析
1、教材分析:
選修內容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包括反應速率、反應方向及限度等問題。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酸、堿和鹽的本質及其在溶液中的反應。對于大家已經熟悉的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系,將以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定量關系為主。以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為基礎的電化學過程和裝置,如電池、電冶金和金屬腐蝕等,是富有時代氣息和應用廣泛的領域。作為化學原理應用于實際的每個實例,都是那樣的有趣和富有啟發性。
2、學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數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由于高一課時緊,內容多,部分學生必修1、2的知識遺忘較嚴重,理解掌握上差別較大。有極個別學生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目標
1、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后,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 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布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F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后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與備課組每周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只有我們堅定信心,師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學期我們一定能圓滿完成高二年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為高三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一化學教學計劃 篇三
近年來許多學生感覺學化學困難,學習化學的興趣下降,且高考報考化學的人數也不斷下降。基于這種情況,我們本著以學生為本,主要從學生和老師兩方面入手,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在學習化學中的各種情況,希望從中得到一些于化學教育教學工作有用的東西,用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發展學生學習化學能力,解決上述問題。
這次調查采取了問卷式的調查方式,我們發處出了1010份問卷,調查對象均為東莞市第一中學高一的學生?;厥章蕿?5.1%。調查內容涉及學生對化學課的認識、了解、態度,對化學課的安排、手段、方法、效果的評價以及對化學課的期望。調查問卷為學生提供了選擇和問答兩種題型,選擇題作答情況較好,問答題作答情況不太令人滿意,不少學生根本沒作回答,或敷衍了事。但還是反映了一些問題。(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附后)
一、調查研究過程和方法
1.問卷設計:(1)我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的角度出發考慮設計題目,力求貼近學生。
(2)問卷共有14道題目,力求簡潔,以免學生產生厭倦感。
(3)每到題目2個至5個選項,便于最后統計結果。
(4)采用無記名的方式發放問卷,以求得到學生最真實的想法。
2.調查說明:(1)本次調查對象為高一級的20個班級,共發放問卷1010份,回收有效問卷961份,有效率95.1%。我選擇其中的11班至20班作為研究對象。
(2)學生比較認真地做這份調查問卷。
二、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的內容主要為高中學生對化學課程學習興趣的自我評價,喜歡(不喜歡)學習化學課程的自我歸因,對現行化學教科書的內容、篇章結構與文字表述的認可程度和期望,對化學教師的教學內容處理能力、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對化學課程考評方式的滿意度與期望,以及對學習化學課程的價值和意義的認知等幾個方面;調查還涉及到在各類化學學習內容中學生的主要興趣點,目前高中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主要方式,以及所具有的化學思維能力等方面。
三、調查結果統計和分析
從這份調查問卷可以看出:
第一道題: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以前相比,你對化學興趣怎樣?
A.興趣更濃了 B. 和以前一樣 C. 興趣降低了 D.沒興趣了
調查結果:21.38%的同學選擇了A,理由是:老師教得好,內容有趣豐富,知識面廣,能發現一些規律感到化學的奧妙,有用性。因為知識難,覺得有挑戰性,學好它有成就感。新的知識使我更充實;49.27%的同學選擇了B,理由是:和初中差不多,少實驗課,只是為學而學,因為他是必修成績又不能掉下來。27.25%的同學選擇了C,理由是:沒有興趣,作業太多,部分內容難學,抽象,學習進步比較小,計算麻煩,缺乏生動性,脫離生活,沒有實驗。思路亂,講課快。抽象與生活不夠貼切,且老師的教學與理想相差太遠。1.47%的同學選擇了D,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對化學興趣和以前一樣,興趣濃了的學生和興趣降低了的學生差不多。
第二道題:你每天課外花在學習化學的時間有多少?
A.2小時以上 B.1-2小時 C.1小時以內 D。半小時以內 E.幾乎沒花時間
調查結果:0.63%的同學選擇了A,11.32%的同學選擇了B,43.40%的同學選擇了C,36.27%的同學選擇了D,8.18%的同學選擇了E。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每天課外花在學習化學的時間在一小時以內,其次是半小時以內,一部分同學每天花一到兩小時學習化學,小部分同學幾乎沒花時間學習化學,個別學生花每天2小時以上學習。
第三道題:你認為實驗對化學學習有必要嗎?
A. 很有必要 B. 一般必要 C. 沒有必要
調查結果:83.02%的同學選擇了A,理由是:實驗是化學的基礎,能夠發現問題,產生假設深入研究,幫助理解,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動手能力?;瘜W實驗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做實驗可以提高興趣。初中時就是由于實驗對化學感興趣;加深記憶,實事求是;只有做過才能真正掌握;激發興趣,影響更深15.72%的同學選擇了B,理由是:浪費時間,重要性的實驗有必要做,大部分重要的是老師的講解。應高考要求不允許花太多的時間做實驗
1.05%的同學選擇了C。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實驗有必要,只有個別學生認為沒有必要。
第四道題:你覺得自己是怎樣對待實驗課?
A.每次都很認真對待 B.一般 C.敷衍了事,隨便應付算了
調查結果:64.99%的同學選擇了A,33.75%的同學選擇了B,1.05%的同學選擇了C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都很認真對待實驗課,少部分同學態度一般,個別同學敷衍了事,隨便應付算了。
第五道題:如果請你來設計實驗課的內容,你會開設哪些方面的?
調查到開設內容有:煉金術,物質的燃燒與爆炸,檢驗食物與衣物的安全,高考要求的一定要做,金屬的還原,與課本有關的、生活中常見的,值得注意的且安全的,反應現象明顯的。制備膠體,蒸餾,電解,物質的分離與提純。學生自己聯想的;化學與醫療;難度較大的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實驗內容
第六道題:你有沒有閱讀過與化學有關的科普讀物?有的話請列舉出來。
調查到學生閱讀過與化學有關的科普讀物有:元素之謎、化學與生活、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有關文章、課堂上學不到的化學,化學武器,天體地球演變。《我們愛科學》 《化學與生活》 《化學全解》 《十萬個為什么》 《newton大世界》 《中學化學》 《生活中的化學》 美國的《科學》 《discover》
煉金術之謎 古代煉金術 現代農業 尋找身邊的科學——化學篇 化學家的故事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閱讀過與化學有關的科普讀物,只有少部分閱讀過。而且
第七道題:你是否參加過化學第二課堂(比如化學學科興趣小組之類的)?
A.有 B.沒有
調查結果:27.88%的同學選擇了A,71.70%的同學選擇了B。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沒有參加過化學第二課堂,小部分學生參加過化學第二課堂。
第八道題:如果要開設化學第二課堂,你希望安排些什么內容?
學生希望安排的內容有:實驗,有趣的課外知識,郊外考察,習題講解計算,專攻難題,提高性拓展性的知識??从嘘P化學電影;化學講座;實驗競賽;介紹儀器的使用;課外知識研討。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
第九道題:以后高二分科時,你選化學為X科的可能性有多大?
A. 一定選 B.很大可能 C.可能 D.沒可能
調查結果: 2.52%的同學選擇了A,21.59%的同學選擇了B,57.86%的同學選擇了C,14.47%的同學選擇了D。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覺得是有可能選化學為X科,只有小部分覺得沒可能,
第十道題:很多同學認為高中化學比初三的難,你覺得難了多少?
A.非常多 B.很多 C.一點吧 D.差不多,沒變難
如果難了,說說你的理由:
調查結果:8.81%的同學選擇了A,33.75%的同學選擇了B,44.65%的同學選擇了C,9.64%的同學選擇了D。
難得理由:概念不理解,內容較多,計算題較多,知識較亂,內容抽象,與初三的知識跨度較大。物質的量太抽象,腦子不夠靈活,化學題有時無從下手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認為高中化學難很多了,一部分學生認為難了一點,小部分認為和初中化學差不多。
第十一道題:你是否覺得:要學好高中化學,應該比學習初三化學更加刻苦,努力?
A. 是 B不是
調查結果:88.05%的同學選擇了A,6.08%的同學選擇了B。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覺得要學好高中化學要比學習初三化學更加刻苦,努力;很小部分覺得學好高中化學不比學習初三化學更加刻苦,努力。
第十二道題:高中化學第一次月考的成績與你期望的相比?
A.非常失望 B.比較失望 C.和我預期的一樣
D.比預期的好 E.大大超過預期值
如果沒有達到你的預期目標,你認為原因有哪一些?如果成績比你所預期的好,你認為那些方面你作得比較好?
調查結果:17.40%的同學選擇了A,43.40%的同學選擇了B,18.45%的同學選擇了C,10.69%的同學選擇了D,2.31%的同學選擇了E。
沒達目標的原因:沒掌握好實驗內容;平時懶;不懂的沒及時問;平時公式掌握的不好;知識點記得不牢;粗心大意;沒及時復習和預習;課外作業沒做好;心情緊張;做的練習不多;不重視化學,花的時間少;沒整理好知識;沒理清思路,糊里糊涂。
超出預期目標的原因:比以前更勤奮;認真弄懂習題;運氣;多問多看多練;試卷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對第一次月考失望,小部分同學和預期的一樣,小部分同學比預期的好。
第十三道題:你對現在的化學課堂和教師有沒有什么意見與建議?
劉老師:
老師很負責任;上課應該再生動活潑點;多給活動學生;多舉例;多插課外知識;安排多些實驗;給多些時間抄筆記;知識點講透澈點;聲音大點;重點要突出點;課件的背景變化多點;多講點習題。多提問;自習多下去輔導
李老師:
有一整理課,然我們能有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課堂盡量不要太死板,要顧及學生;多舉些例題,讓學生分析;盡量把知識點講得更清楚點,使課堂更活躍;給我們親手做實驗;多上實驗課;多插課外知識;上課別太強調字寫得漂不漂亮,黑板字并不重要。
有時很悶;抽時間評講練習;良好,講課清晰;對我們嚴格點;講課快點,大聲點;多做測驗;多做筆記;少說些與課堂無關的;多提問;自習多下去輔導
老師不要未完成教學任務而趕時間講課;很棒;作業太多,多開設試驗課;教學生動,講課慢點,思路清晰易懂點;課堂氣氛活躍;幽默點;重點突出;適當加些拓展內容;老師只顧自己講,表達能力不太好,經常出錯;實驗現象應該給全班人都看見。
萬老師:
不要拖堂;多講練習和鞏固知識;作業布置太多;講話不夠清晰;多給學生發言時間;講課慢點;多做試驗;多去班里幫學生解決問題;給學生留思考時間;評講詳細;少講練習;不要太悶;不要太羅嗦;表情放溫柔點;課堂氣氛幽默點,生動點;多講課外知識;生活知識;配合多媒體演示;多舉例;對知識進行系統總結;重點的多重復幾遍;多問學生是否明白;補充的一些被新教材刪掉的知識點;講課是結合高考題和考試題;筆記些整齊點,板書清晰點;穿著樸素點;有必要復習初三知識。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
第十四道題:你在學習化學過程中,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
A. 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當堂消化
B 作好課堂筆記,有利于課后的復習
C 不懂的知識,及時向同學或者老師請教
D 課后多做一些練習題
調查結果:86.37%的同學選擇了A,77.78%的同學選擇了B, 77.36%的同學選擇了C, 70.65%的同學選擇了D。
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認為這四種學習方法好。
高一化學教學計劃 篇四
本學期,我校高一年級化學學科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學課程教材研究中心編著的普通高級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2》(必修)及其教師用書開展教學活動。為更好的開展工作,特制訂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負責高一年級5、6、7、8、9班五個班級的化學教學任務。其中5班是藝術班,6、7、8、9班是文科班。7班、9班就這兩個班級來說學生還是有一定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5、6、8班在學習的各個過程之中都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如思考問題不深刻、不全面、思路不清晰等。針對這些不同層次的班級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總體情況分析:學生文理分科以后,文科生和藝術班學生對化學學科重視不夠,而且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熱情不高,不求上進。而其中的優等生大多學習熱情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等方面不夠好。
二、教材分析
高一下學期主要以學習化學必修2為主,共包括了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有機化合物、化學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四部分知識。在這些知識內容中大多涉及到原理性知識。例如化學反應原理這一部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力進行理解和分析;又涉及到計算,對學生的計算能力又會有所要求。有機這一部分知識涉及一些有機物的性質和實驗。采用實驗教學對學生去理解記憶會有所幫助;再有就是有機反應原理??傊詫W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根據教材知識內容為背景,因材施教,為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儲備最充分的能力。
三、工作目標
認真籌備每一節課,以豐滿的熱忱上好每一堂課,力爭每一堂課都打造成精品。對學生的作業要精選,在不給學生造成可以累贅的前提下,科學合理的安排作業,并及時給與全批全改。對于作業中呈現的問題,在課堂中進一步講授、鞏固。
四、教學措施
1.認真研究當前教育改革發展趨勢,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注重學生能力培養,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為重點,重視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與課堂教學之中,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提倡以科研帶教學,以教學促科研,使教學工作課題化。教師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識和能力,積極探討科學合理、適應性強的實驗方案,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積極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探索,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開拓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備課活動中,要把課堂教學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學目標、方法、內容的確定、作業的布置與批改、單元的測試與評估、課內外輔導活動中要從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去思考設計。
3.做好調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科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認真研究學法,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加強分類指導,正確處理對不同類學校和不同類學生的教學要求,注重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教學中,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教學效率。提倡向40分鐘要質量,反對加班加點磨學生的低劣教學方法。
4.注重知識的落實,加強雙基教學,加強平時的復習鞏固,加強平時考查,通過隨堂復習、單元復習和階段復習及不同層次的練習等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及時鞏固和逐步系統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強實驗研究,重視實驗教學,注重教師實驗基本功培訓,倡導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6.要發揮群體優勢,發揮教研備課組的作用,依靠集體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五、課時計劃
本學期共21周,其中有2課時安排期中、期末考試,放假占用3課時,教學時間為37課時。
本文由用戶蒼笙踏歌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5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