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一区二区_日本不卡视频_成人福利视频网站_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人爽爽人爽爽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精選合集7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的意思是對三年級數學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概括和歸納。這些知識點通常包括基本概念、計算方法、幾何圖形、數據分析和邏輯思考等。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復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總結通常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述,突出重點和難點,同時也可以結合實際例子進行解釋,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總結的過程中,應注意知識點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使學生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通過總結,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素養,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精選合集7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1

一、時分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時針最短,秒針最長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5、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6、公式。(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1分=60秒;60分=1時;

7、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年、月、日、世紀等。

1世紀=100年,1年=12個月

二、分數的初步認識

1、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比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分數加減法:①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和分子相加、減。②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在計算。

5、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作分母,所取的份數作分子。

6、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先用這個數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數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幾份是多少)

三、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3、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4、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5、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6、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四、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2、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位上的數,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五、倍的認識

1、倍的意義:要知道兩個數的關系,先確定誰是1倍數,然后把另一個數和它作比較,另一個數里有幾個1倍數就是它的幾倍。

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計算方法: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3、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這個數×倍數=這個數的幾倍

六、長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或長×2+寬×2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七、多位數乘一位數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數的近似數,再進行計算。如497×7≈3500)

2、

①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原來的數。

3、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4、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與哪一位相乘,積就寫在哪一位下面。

5、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

②因數中間有0,用一位數去乘多位數每一位數上的數,與中間的0相乘時,如果后面沒有進上來的數,這一位上要用0來占位,如果有進上來的數必須加上。

6、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筆算時,可以把一位數與多位數0前面那個數字對齊,再看多位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7、(關于“大約)應用題: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估算”、“估計一下”,條件中無論有沒有大約都是求近似數,用估算。→(≈)

8、減法的驗算方法:

①用被減數減去差,看結果是不是等于減數

②用差加減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9、加法的驗算方法:

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減一個加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2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位上的數,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被減數=減數+差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符號/是什么意思數學

/在數學中是“除”的意思。例如:4/5我們可以說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數學符號的發明及使用比數字要晚,但其數量卻超過了數字。現代數學常用的數學符號已超過了200個,其中,每一個符號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實數知識點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3

第一單元混合計算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

計算連加式題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連減

786-284-249=253

計算連減式題時,可以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也可以先把兩個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減去兩個減數的和。

786-(284+249)=253

加減混合

259+148-342=65

不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問題

求兩地間的路程,要找準起點,用較遠的路程減去較近的路程就得到兩地間的路程

里程數=終點數-起點數

第四單元乘與除

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年28天

閏年29天

3.日歷:學會看日歷,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幾

4.鐘表:24時記時法12時記時法

4.公式:

1時=

60分1分=60秒半時=30分

60分=1時

60秒=1分30分=半時

第八單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確定的現象。‘可能’,表示不確定的現象。

2.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說一說。

一定:太陽一定從東邊升起;月亮一定繞著地球轉;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轉動;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風;下周可能會考試。……

不可能: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地球不可能繞著月亮轉;我不可能從出生到現在沒吃過一點東西;鯉魚不可能在陸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蓋樓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4

小學三年級要重視和加強發展學生“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數和形是不可分開的。因此,學生掌握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也是小學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給大家帶來關于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時分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時針最短,秒針最長)

2、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60分=1時1分=60秒60秒=1分

半時=30分30分=半時

3、(1)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

(2)計算一段時間,可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

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7、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3點整)、(9點整)。

第二、四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筆算加減法時:(1)相同數位要對齊;(2)從個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2、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3、加法公式:加數+加數=和

加法的驗算: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4、減法公式:被減數-減數=差

減法的驗算:①被減數=差+減數②減數=被減數-差

5、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第三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長度單位從大到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3、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4、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5、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6、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000千克=1噸

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

7、單位換算:小到大除,大到小乘。

第五單元倍的認識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是前”除以“是后”。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1、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1)相同數位對齊,(2)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與哪一位相乘,積就寫在哪一位下面。)(3)哪一位上的數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4)搬答案。

2、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3、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

(1)先算0前面的數(2)添0

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原來的數。

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公式:總價=單價×數量

單價=總價÷數量數量=總價÷單價

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估算”、“估計一下”,一般都是求近似數,用估算。→(≈)

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①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②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①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②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1、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作分母,所取的份數作分子。

2、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幾分之幾: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3、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4、比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分母越小,分數反而越大。

②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分子越小,分數越小。

5、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在計算。

6、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先用這個數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數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幾份是多少)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集合

會用集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5

《四邊形》

1、知識點:認識四邊形的特征,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①能正確辨認四邊形。

②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應注重引導學生在長、正方形的對比中找出圖形邊和角的特征。

2、知識點: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3、知識點: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①能正確辨認平行四邊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行四邊形。

注:學生尋找平行四邊形時,要注意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逐步讓學生在對比中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4、知識點:周長的含義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周長的含義。

5、知識點: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①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周長。

②能運用周長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6、知識點:長度和周長的估計

在估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空間觀念,養成估計的意識和習慣。

注:應注重引導學生說出估計相應長度的依據,逐步建立長度單位的表象。

《測量》

1、知識點: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

①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

②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

2、知識點:單位間的進率

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知識點:估計、測量物體的長度

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會選擇不同的方式準確測量給定物體的長度。

4、知識點:質量單位噸及1噸

①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②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5、知識點:1噸=1000千克

知道1噸=1000千克,并會進行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6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高位上的數,如果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較大的三位數是位999,小的三位數是100,較大的四位數是9999,小的四位數是1000。較大的三位數比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差=被減數—減數

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7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4.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

5.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時間的簡單計算;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6.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會進行相應的口算;知道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簡便算法;

7.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8.理解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法。

二、學習難點: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3.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4.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毫米: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符號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于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符號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噸:質量單位,公制一噸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

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

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稱:“+”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是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是和。

例:100(加數)+(加號)300(加數)=(等于號)400(和)

加法性質:(1)加法交換律:a+b=b+a

(2)加法結合律:a+b+c=a+(b+c)

7.減法:四則運算之一,將一個數或量從另一個數或量中減去的運算叫做減法。

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減法的性質: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8.驗算:算題算好以后,再通過逆運算(如減法算題用加法,除法算題用乘法)演算一遍,檢驗以前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驗算的作用: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但對解題思維上的錯誤無太大用處,通過驗算(用結果來推導條件)所得的數據與原數據比較來建議運算是否正確。

9.四邊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四條線段依次首尾相接圍成的封閉的’立體圖形叫四邊形。由凸四邊形和凹四邊形組成。

10.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11.周長: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周長的長度因此亦相等于圖形所有邊的和。

12.估計:根據情況,對事物的性質、數量、變化等做大概的推斷。

13.余數:在整數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兩種情況。當不能整除時,就產生余數,取余數運算:1.指整數除法中被除數未被除盡部分。

例:27除以6,商數為4,余數為3.

余數的性質:余數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質(a,b,c均為自然數):

(1)余數小于除數;

(2)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除數×商。

14.秒:時間單位時間單位秒(second)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

15.分:時間單位,等于1/60小時,或60秒。

16.乘法:將相同的數加法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

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后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叫做積。

例: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于號)20xx(積)

18.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當做除法來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為用分數表示。

19.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中間的一條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讀作幾分之幾。

分數可以表述成一個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數,分數線等于除號,2分母等于除數,而0.5分數值則等于商。

20.分數由來:分數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的表現形式跟現在不一樣。后來,印度出現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分數的表示法就成為現在這樣了。

200多年前,瑞士數學家歐拉,在《通用算術》一書中說,要想把7米長的一根繩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為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數來表示它。如果我們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種新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

21.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發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預示著事物發展趨勢的量化指標。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本文。如果您覺得三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我們非常希望您能夠將其分享給更多的人。最后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由用戶Thomas Hill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ingqu1.cn/64486.html

(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1区2区 | 在线不卡一区 | 少妇自摸视频 | 黄a在线| 亚洲免费不卡视频 |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 | 在线观看亚洲 | 在线你懂得| 欧美一级精品 | 精品伊人久久 |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 成人av观看 | 欧美综合一区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av资源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天天操天天拍 | 激情图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操| 国外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九九九九国产 | 能在线观看的黄色网址 | 91视频大全 | 91在线免费看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亚洲精 |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 | 欧美日韩久 | 日日干夜夜干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小视频 | 一级片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观看91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 | 日韩在线欧美 |